媒体 | CGTN: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董强谈《奥林匹克宣言》

编者按2022年3月7日上午,CGTN法语频道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董强院长讲述《奥林匹克宣言》,阐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心目中的奥林匹克精神。董强院长在静园四院接受了专访。



以下为采访内容的中文翻译。

Q:2008年1月2日,为纪念顾拜旦诞辰145周年,中、法、英三种文字的《奥林匹克宣言》特刊全球首发。您参与翻译了《奥林匹克宣言》,能分享一下这个过程么?

A:对,我作为主要翻译者参与了这份重要历史资料的翻译,对此我感到非常快乐,也非常荣幸。事实上,这是一份罕见的珍贵资料,是14页的手稿,写于1892年。当时,年轻的顾拜旦是法国一个体育协会的秘书长,确切说应该是法国田径协会。当时是为了纪念协会成立5周年。顾拜旦为此做年度报告。报告中,他细腻地分析了各个不同国家的体育状况:瑞典、德国、英国、美国,当然还有法国。最后的结论部分,他仿佛有了一个特别的灵感,有点神来之笔的意思,因为他把原来已经写好的一个普通的报告结尾全部划掉了,重新撰写了一段,提出他接下来要去“复兴奥林匹克运动”。这是19世纪末,首次有人正式宣告要在现代社会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此人就是顾拜旦。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资料。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手稿在很长时间内丢失了,人们不知道它在哪里,后来又被人找到。当时我受委托翻译此文。更有意思的是,这份手稿现在已经“回归故里”,因为有人将这份珍贵的手稿捐给了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两年前,为此举办了盛大的捐赠仪式,奥组委主席巴赫非常感动,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了这份资料的珍贵性,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年轻的顾拜旦的手稿,回归了洛桑博物馆,永久收藏。

《奥林匹克宣言》手稿(共14页)

Q:涉及到内容,宣言中有哪些地方是让您感触颇深的?

A:这件历史资料后来被称为《奥林匹克宣言》,当时的奥组委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激动地阅读了全文之后,深感其重要性,因为里面首次提出了要在现代社会“复兴奥林匹克”。这是这一想法的首次出现,因此被称为《宣言》。我本人深受震撼,感受到了一种高瞻远瞩的预见性。当时,可以说一个如此重要的事件的条件,根本就不成熟。顾拜旦细致分析了各个不同国家的体育状况,强调在不同国家出现了不同的体育趋势。比方说,德国的田径运动带有军事的目的,瑞典的体操更适合于老人和孩子,等等。但令人赞叹的是,在分析之后,他的远见卓识让他指出,体育不是为了各个单一的国家的,而是为了全人类。而且,体育是和平的手段,是实现世界和平的良好途径。他敏锐地看到,体育将要成为某种大众化、国际化的运动,因此,时机已经到来。可以说,他准确地预见了后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一远见卓识使得他在两年后成功地组织起了一个奥组委。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是在雅典成功举办了首届现代奥运会。

Q:对于您来说,奥林匹克精神意味着什么?

A:当然,现在大家都在提卓越、“更高”、“更强”,等等。同时,假如我们认真阅读顾拜旦的《宣言》,我们发现,最首要的想法,还是促进和平。促进世界和平。以及体育,田径运动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体验现代生活。人们可以更好地相互了解,各个国家可以互相接近,等等。这就是他所说的“大众化”和“国际化”。体育是有益的,可以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更好地团结在一起,让全人类更好地团结在一起。

董强手书《奥林匹克宣言》(节选)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Q:您对奥林匹克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关系有何见解?

A:很有意思的是,在19世纪末,年轻的顾拜旦看到,各个不同的国家都在发展不同的体育运动。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不同,有的国家地处北部,有的国家位于南方,等等。人们在某些体育项目方面尤其擅长,有的项目却不行,等等。而且,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体育运动之间会相互妨碍。比方说,你的一个体育项目特别强的话,如果再去从事另一个体育项目,这个强项就会被减弱。顾拜旦的想法则不一样,他不认为项目之间会相互妨碍,而是要全面发展,而且是要在各个国家共同发展。也就是说要有一种共同的目标。体育发展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国家。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国家的利益。而是为了所有民族的利益,各个国家具有同样的目标。可以说是某种“共同的命运”。当然,这个说法当时还没有出现,但精神上是一致的。

Q:去年奥林匹克格言中加入了“更团结”。今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更团结”一词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我们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A:如果我们细致阅读顾拜旦这篇奠基性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是为了全人类的。我们可以就此进行思考。刚才我提到了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了夏天的奥运会,还需要有冬奥会,必须能够覆盖一年四季。必须让全人类都能够被覆盖。必须有女子参与,还包括残奥会,因为残疾人也不能被排除在外,等等。因此,这种团结性是非常重要的,它意味着奥运会的普及性。奥运会的精神是超越于每个国家的差异之上的。在当今疫情之下的隔离、国界关闭等情形下,我特别希望体育,无论是奥运会还是其他体育竞赛,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走出家门和国门。能够到竞赛的所在地去看比赛,欣赏比赛。能够出国,能够更好地流动。

年轻时的顾拜旦


Q:您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有哪些契合点?

A: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回顾中国古代文化,我们首先会发现,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的官方是不太关心体育的。中国古代更多是一种文官体制。强调文人必须能够写书法,写诗,写文章,等等。但同时,如果我们回溯到某种源头,比方说,我们来看看孔子。孔子大家都知道他是大思想家,但同时,如果我们用一种现代的眼光去看他,其实他是非常注重体育的。他天生身材高大,而且孔武有力。在他的教育体系中,运动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比方说他强调射箭,认为是“礼”的一部分。古代人心目中的完人是“能文能武”,而且中国古人强调身体与精神的结合,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身与心同属于一个更为广袤的宇宙体系,要尊重大自然,尊重身与心的健康。因此,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中国刚进入了现代社会,像蔡元培这样的伟大教育家就非常重视体育,认为是男女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了后来,在中国,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已经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原则。

Q:双奥之城的北京将为中国和世界留下怎样的奥运遗产?

A:我们可以明眼看到的,首先就是城市规划的完善和城市的飞速发展。我是在08年奥运会几年前回国的,北京这座城市在规划和建筑的现代化方面的变化,是令人惊叹的。非常了不起。我觉得奥运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08年的鸟巢、水立方等建筑,真是改变了北京的都市面貌。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又有其他建筑应运而生,整个城市的规划与交通也为之更加完善。这是人们第一眼就可以看到的。

同时,能够同时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代表了一种开放精神。中国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度,中国人善于学习,学得非常快。这是中国人的优秀品质。我们善于学习。以前我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知识其实并不多,有许多项目我们并不熟悉。比如说,冬奥会有哪些项目,人们并不清楚。结果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跟冰上运动有缘。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的地理概念也有所增强。中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是幅员如此辽阔的国家,体育项目可以非常的多样,并不局限于人们已经知道的一些著名的田径项目。因此,对于我来说,两次奥运会的举办很好地开放了我们的思想,刺激了我们的想象。对于孩子们,学生们来说,则将拥有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甚至更好的整体意义上的教育的条件。


董强造访巴黎索邦大学的顾拜旦厅


延伸阅读:

《奥林匹克宣言》首席翻译董强北大解读奥运

《奥林匹克宣言》在北京举行首发仪式

《奥林匹克宣言》的人文内涵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