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同学们带来了题为“文学如何重返现实?——‘梁庄’与中国”的讲座。本次讲座为燕京学堂2024—2025年必修课“中国专题系列讲座”的第七讲,由燕京学堂院长董强主持。
采访札记
在讲座之前,我们采访了梁鸿教授。她首先回顾了从最初创作《中国在梁庄》到后续的《出梁庄记》和《梁庄十年》的经历,描述了自己多年来持续记录和书写梁庄的动力。梁鸿教授坦言,对学术生活空洞感的反抗、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研究,都成为她持续记录梁庄的原动力。作为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梁鸿教授希望透过书写揭示真实的中国乡村生活和发展变迁。在回到家乡梁庄时,她发现在乡村内部隐藏着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变迁和生命的波动。她深入调查和书写,不仅关注留在梁庄的妇女和儿童,以及当地的宗族状态,还将目光投向在外打工的梁庄人,描绘他们的生活、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梁鸿教授认为,只有将留在家乡的和在外打工的梁庄人的生活融合呈现,才能完整展现当代中国乡村的生活。她表示是对村庄的爱让自己不断地去发现和书写。她希望以长河式的叙述延续书写梁庄的生活,直至自己老去,这种书写对她来说非常重要。
接着,梁鸿教授谈起她转向虚构类写作的原因。她认为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创作方式,对于她来说,是体裁选择了她,而不是她选择了某种体裁。体裁的选择是基于情节本身的考虑。她在思考要写“梁庄”系列时,最初不打算写成小说,也不想以日记形式呈现,而是希望展现村庄内部的生活。为了更贴近农民的内部生活,她努力寻找一种合适的创作方法,最终选择了现在这种人物自述的方式。而在《四象》中,她描写了三个死去的人和一个活着的人之间的故事。在这本小说创作之前的一个安静的秋日下午,她在父亲的坟头看到一个人在放羊,羊在坟头吃草,将每个坟头啃得干干净净。这个场景让她突然感觉到地下传来一种声音,让她想要吸收这种声音。因为父亲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她想象着地下有许多人陪伴着他。因此,她决定以虚构的方式来书写这段故事。
最后,梁鸿教授就跨学科研究给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学科只是现代学术的分类,不应成为思想的壁垒。例如,研究文学的同学不应局限于文学作品,而是应该涉猎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以拓宽思维视野。同样,其他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受益于这种跨学科的探索。梁鸿教授主张自由开放的思维方式,强调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可以相互启发。她举例说明,她的文学作品在社会学领域引起了一些关注,展示了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她认为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内容可以成为其他学科参考的样本,这体现了知识的真正意义。梁鸿教授呼吁大家拥有自由吸取知识的心态,以便在面对思考对象时能够融会贯通。
讲座回眸
在讲座中,梁鸿教授回顾了她的梁庄生活,以及“梁庄”系列的写作缘起,思考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为什么要写梁庄?这就引出另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梁鸿教授指出,文学与现实是一种复杂辩证的关系,是象征和审美层面的关系,而非简单的客观和朴素层面的关系。文学是通过语言和象征来达到对现实的书写,而不是严丝合缝地和现实重合。现实并非单一的现实,而是一个无限深远的领域,本身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写作旨在表达一种复杂性。梁鸿教授所创作的是她所看到、所思考到的梁庄,是复杂的生活本身。
梁鸿教授指出,“隔离性”是今天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中国的发展迅速且高效,然而在这个进程中,无数普通人被忽略了。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传统与现代、官方与民间彼此都是熟悉的陌生人。在高速发展中,很多普通人的观点被批评为落后和愚昧。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返”,去探寻在书桌生活之外,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梁鸿教授前后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在梁庄》的调查。在书中,她对梁庄的老人、妇女、儿童,以及梁庄的自然环境、文化结构、伦理结构和道德结构进行了考察,试图呈现梁庄人的故事,勾勒出梁庄在这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命运、生存图景和精神图景。农民们的言谈充分地表达了他们最真实的情感状态、生活方式与生命形态。这实现了梁鸿教授最初的愿望:尽可能地向读者展现这个村庄的内在景象。通过她的穿针引线,让读者能够倾听农民们的故事。
梁鸿教授希望能够形成一种长河式的记录。她表示,她一辈子都要写梁庄,满怀着好奇与兴奋,去书写梁庄的下一个十年。这不仅是因为这是她故乡,也不单单是因为它是中国的某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未来的不可知的生活。正是这种未知所带来的好奇与兴奋,让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将目光投向梁庄。
在梁庄中存在多种空间,既有梁庄农民自己生活的空间,也有梁鸿教授作为“我”看梁庄的空间,更有读者看“我”和梁庄的关系的空间。写作即是描述梁庄与中国的现实的关系,也是梁鸿教授让梁庄能够更深层次地反映现实、进入现实的方式。不管从梁庄看到了谁,看到了中国,看到了世界,但是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一个个人。因为跟一个个人之间有了关联,生命才会更加充实和丰满。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北京作家协会主席李洱也应邀参加了讲座。他认为,梁鸿教授的创作是一种“回到子宫”的写作,带有复杂的情感。作者以第一人称描绘了人与物、以及与村庄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回归故乡的动机,并真实表达了对所有事物产生的共情和疏离感。这种写作与一般的非虚构文学有所不同,它并非为了讲述而讲述。中国在现代化转型中所伴随的痛苦异常复杂。作为人文学者,我们有责任发表声音,因为我们都处于同一个语境之中。
来着美国的Andrew Rule(陆安德)同学曾专门研读过梁鸿教授的书,并翻译过她的短篇小说《明亮的忧伤》。他推荐每位同学都来阅读梁鸿教授的书,这类作品有助于国际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和当代乡村社会。
最后,董强院长指出,梁鸿教授的讲述为大家揭开她心目中的村庄,一个真实的村庄,这种讲述构成了人类非常珍贵的经验库。课堂上、书本里的知识与梁鸿教授的讲述呈现出不同视角,同学们得以从多维度更全面立体地了解中国当代社会。
采访/文字:李独怡
讲座内容整理:张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