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 孔德湧:在跨文化成长中发现自身和世界的多样性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23级日本同学Tokuyu Ko(孔德湧)本科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部。他的成长经历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的父亲来自北京,母亲来自福建,而他却在日本出生、长大。为了让他能够流利地说中文,从他四岁到八岁,父母安排他和祖父母一起在北京生活。

与许多成长于跨文化环境中的孩子一样,孔德湧也曾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陷入身份认同的冲突。这种内在的冲突带给他困扰,同时也促使他不断反思和探索,发现自我与世界的多样性。在不同的文化间穿梭,他渐渐发现了自己对跨文化学习的浓厚兴趣。

情系北大

孔德湧在日本出生,四岁来到中国生活,八岁回到日本时却已经完全忘记了日语。由于孩子天生的适应能力,他很快重新学会了日语,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融入了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然而,不管是外界眼光还是自身认知,都不把他视作一个“典型”的日本人,因为他的名字、性格、饮食偏好、性格特点等都深受其他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影响。

进入大学后,孔德湧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他与同样身为第二代华裔的同学进行课堂内外的交流 ,撰写关于华侨身份的报告,并积极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其中,在2018年和2019年参加“京论坛”的经历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京论坛”是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学生联合创建的平台,每年举办为期两周的讨论活动,一周在北京,一周在东京。

在孔德湧所参加的“文化多样性”分论坛中,他与来自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的学生共同讨论各种议题,其中包括在中国和日本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互相交融等等。这些学生中也有一些是具有少数族群背景的,例如韩裔日本公民和像孔德湧这样在日本成长的第二代华裔,他们也彼此分享了各自的人生故事。参与“京论坛”使孔德湧对北京大学充满神往,他心中对北大的美好印象无疑激励着他继续前行。


在“京论坛”中,孔德湧听到人们对自己身份的不同看法,并由此受到启发。他意识到即使社会中存在同侪压力,每个人都有权利保留自己的文化背景。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重身份,就像非裔美国人同时为自己的非洲血统和美国公民身份感到自豪那样。一个人的身份由自己决定,而不是由他人定义。他还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价值观,欣赏并接纳自身的多样性,从而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求学之旅

孔德湧至今仍清晰地记得2023年秋天到达北京时激动的心情。他记忆中的北京还停留在17年前,而如今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铁路线四通八达。孔德湧被中国的传统和现代之美深深吸引。在燕京学堂,孔德湧和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相遇,大家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真切感受到了燕园的多元和包容。

在燕京学堂的求学过程中,孔德湧收获良多,其中有两门课程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一门是秋季学期由燕京学堂副院长Brent Haas教授的英文课程“History of the Field”,另一门是春季学期由哲学系(宗教学系)副教授孟庆楠教授的中文课程“儒家经典选读”。

在“History of the Field”这门课中,孔德湧学习了汉学、中国学在不同国家研究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脉络,包括十七世纪西方传教士给汉学研究领域带来的重要影响等等。他也意识到在人文社科领域,没有任何学术研究能免受历史、政治与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做研究时需要时时反思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促使他开始反思日本近现代中国研究的特征。一方面,中国研究在日本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而另一方面,也和近代以来日本试图重新定位自己在东亚秩序结构的需求密不可分。

“儒家经典选读”这门课主要从《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文本出发,探讨“礼”的概念。这门课让孔德湧更好地理解了儒家的“礼”在当代生活中的含义,它关乎我们日常生活的结构与秩序。

对孔德湧产生深刻影响的还有与他的导师、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安乐哲的交流。安乐哲教授以研究中国哲学知名,他始终要求学生从中国思想本身的背景出发理解中国哲学,而不是套用看似合理的外来概念。他从儒家的角度理解人与人的关系,并提出了“Human Becoming”(成人)的概念,将人类看作是持续变化的实体而非固定的存在,强调人的个人实现必须“包含他者”,每个人都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通过自身行为不断改变。这种“成人”所包含的“实现的可能”不仅给予孔德湧学术上的启发,还影响了他对生命和自我的内省和探索。

孔德湧从安乐哲教授的哲学著作中获得许多启发。安乐哲教授在其著作《儒家角色伦理学》中提到:“我们塑造并被塑造于我们所生活的共同、相互依存的生态之中。所有的创造力都是反身性的:在作用于世界时,我们也在作用于自己;在修养自我时,我们也在改造世界。”孔德湧意识到,人们能够通过有意识的选择积极地利用变化。与他人的关系是我们存在的关键,或者说,我们存在本身就反映出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复杂网络。

有朋为伴

在燕京学堂,与同学的交流无疑是孔德湧学习和成长的源泉。在这里与同伴相处时的光不仅使他快乐,也引发了关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活的深入对话和思索。在学堂,孔德湧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通过与大家的交流,他发现许多同学在成长过程中有着与他类似的经历,对自己的多元身份有着相似的复杂感受。他们努力接受自己复杂的背景,克服挣扎,积极向前,这无疑给了孔德湧很大的鼓舞。

春季学期在上海的经历尤其令孔德湧难忘。在学堂的必修课“China in Transition”(转型中的中国)中,他所在的小组探讨的是民族主义和媒体相关的课题。在这门课中,他和同学们有机会一同参访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那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发生激烈交战的地方。他们还参观了观察者网。他清晰地记得,参观结束后的当晚,同学们就民族主义等话题展开了多角度的热烈讨论。这些探讨激发了孔德湧进一步思索,他意识到历史和文化环境对于塑造个体和社会观念的重要影响,而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塑造民族认同和价值观念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角色。

在孔德湧看来,燕京学堂更像是一个多元而包容的大家庭。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在这里汇聚学习、相互了解,通过课堂内外的对话和学习,突破“文化”或“国家”等大框架,将彼此视为独具特色的、不断变化的个体。在交流中,孔德湧学习着用不同文化视角看待事物,细致地洞察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更深刻地理解彼此的生活,包括他们的成就、挣扎,以及那些与所处文化主流对抗的挑战。他深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持续推动自己的进程,并通过主动选择或自发改变来塑造自己。

尾声

在燕京学堂,孔德湧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不断重新定义自己,以开放的态度面对一切变化,不拘泥于特定的身份,不断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他将自己的转变归功于在这里的美好经历,他珍视自己与老师和同学们的每一次互动与对话。目前,孔德湧正在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他打算探究明代末的公论思想以及中西政治思想比较。他期待在中国学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不断反思和探索,收获新的启发与成长。


文字:Tokuyu Ko(孔德湧)、李独怡、吴欣璇

图片:受访者提供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