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系列文章,介绍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在培养沟通中国和世界人才道路上的探索。本篇为第三篇《北大燕京学堂的探索3:带着中国底色影响世界》。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原文题目:北大燕京学堂探索3:带着中国底色影响世界
作者:王庆环
燕京学堂作为北京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存在”,探索了如何通过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文授课、全额奖学金制度在全球吸引顶尖人才。同时,这一“特殊存在”也承载着对“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中国高校面临的迫切课题的探索。
一流大学要站在学科交叉前沿
当今世界,全球化作为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对于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它直接促成了教育的国际化。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各国开始着手从全球大背景出发来整体设计课程体系,组织和分配知识结构,建构具有世界水平的课程。
北大创设燕京学堂,正是因为深刻地认识到当代科学的发展和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如果想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就必须发展交叉学科。2006年,北大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培养交叉学科的优秀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是立足于理科、工科、医科等学术领域的交叉学科实体,然而众所周知,北大的人文、社科具有百余年的历史积淀、悠久的学术传承、厚重的思想根基、浓郁的学术氛围,可谓大师云集、群星璀璨,它们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同样意义重大。
开设“中国学”硕士学位项目,促进人文、社科领域的前沿、交叉研究,这是燕京学堂创立的初衷。“跨学科培养是我们的主旨之一。”燕京学堂执行副院长姜国华说。
据他介绍,燕京学堂的中国学硕士项目下设六个方向: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与管理,法律与社会,哲学与宗教,文学与文化,历史与考古。各方向的学生均需从7门核心课中国学导论、中华文明的形成、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的伦理与价值、变革中的中国、中国社会,中国艺术史中选取4门。另外,还有语言必修课、中国专题系列讲座、实地调研以及独立研究。同时,学生还可以去选修其他学院开设的英文授课课程。
“我们在招生中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力量对世界各地学生的吸引力,但如何将吸引力转化为对中国的持续热情,最重要的还是课程和培养本身是不是精品。”燕京学堂执行副院长姜国华说。
一流大学要聚焦中国关怀世界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的扩大,中国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然而,无论是西方大学里东亚研究范畴的中国研究,还是传统的“汉学”,或是由政界、军界、情报界、政策智库和媒体人出身的中国观察家组成的“评论式”中国问题研究,相对于中国文明整体,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缺乏整体的观察和研究,因此不太可能带来对中国文化、文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研究的现实相关性。
然而,未来的世界将是不同文明进一步交流、碰撞、相互学习、相互提升、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将是一个竞争过程:道路的竞争、理论的竞争、制度的竞争,而这些竞争的根本是文化的竞争。
中国的大学,必须在中国文化竞争力上有所作为
从学术上讲,燕京学堂以“中国学”学术研究牵引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探究,是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必要工作。
同时,中华文化五千年,打不乱、割不断、绵延传承,有着优秀的内涵。用现代的研究范式提炼出这些内涵,用国际化和学术化的语言传播这些内涵,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经济繁荣但又动荡不断的世界上发挥正面引领的作用,是中国大学应当承担起的责任。
北大燕京学堂将学生比例确定为65%的国际学生、35%的国内学生,采用住宿式学院的方式,恰恰为中外学生一起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了解彼此的文化心理和世界观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现在燕京学堂就读,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赵宇恒说:“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迥异的同学,在讨论问题时总能带来独特的国际视角,比如中国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模式的对比,我们之间的讨论远比我们从书籍、论文和网络上获取的信息更为全面、直观。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也很丰富,在课程的小组展示的准备过程中,同学们发挥所长,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综合政治、经济、法律的视角去研究一个固有的问题,相对于单一专业的研究,这种讨论很有助于我们有新的发现。”
郭永沛本科就读于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他打算在燕京学堂取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北大攻读人文地理学博士。“我的启发是,我们中国人也要有世界人的心态,那样我们才能掌握国际话语权。”
留学生是文化交流的“大使”。可以期许的是,经过一年共同的学习、生活、交流、理解,燕京学堂的学生们无论是留在北大或是到其他高校深造,还是回到本国服务,当未来他们进入学术界、企业界、政界或其他各领域服务的时候,他们都将带着中国的“底色”,为世界的概念注入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