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IAAC)年度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燕京学堂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Henry T.Yang(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Elizabeth Perry(美国哈佛大学政治系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和张旭东(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纽约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以及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副院长John Holden、办公室主任姜国华出席了会议,远在美国与加拿大的燕京学堂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Alison Richard(耶鲁大学高级研究科学家、荣誉退休教授、剑桥大学荣誉退休校长)和Meric Gertler(多伦多大学校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了会议。
姜国华主任首先围绕燕京学堂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向IAAC委员们进行了汇报。姜主任指出,燕京学堂在过去的一年中工作成效显著,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
学生方面,第一届燕京学子从学堂内课程到外出实践调研,收获颇丰。课程方面,学堂对中国学项目与跨文化研究的思路加以完善,对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定位也更加清晰。管理方面,今年年初全职院长的设立为学堂的运转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资金方面,基金会的支持,奖学金的融资与发放也取得了良好进展。随后,姜主任介绍了学堂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地调研课程、中国专题系列讲座及语言课程。
袁明院长指出:“通过在学堂的学习,燕京学子不仅提高了中文,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姜主任也回顾了过去一年学堂举办的“全球青年中国论坛”“大使讲座系列”“中非记者交流论坛”“贪吃舌俱乐部”等特色课外培养项目。“看到燕京学子举办了这么出色的‘全球青年中国论坛’,真的很棒!” Meric Gertler称赞道。 Henry Yang也肯定了学堂一年来在工作上取得的巨大进步与成就。Elizabeth Perry表示:“燕京学子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多样化的文化背景造就了燕京学堂独特的国际化环境。这种环境之下,学生的体验与经历是与众不同的,这非常难得。”姜主任也就燕京学子的构成、学堂体系、员工情况进行了介绍。
IAAC委员针对学堂目前情况,对学堂工作建设提出了问题与建议。建议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学堂教学、招生选拔、研究与授课的关系、学生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张旭东教授对课程安排与学生学业进行了询问并提出意见。Alison Richard说道:“燕京学堂能够融合北大多方优秀的资源,有中国研究领域的专家能为学生提供课程,这种方式应该一直继续下去,同时,授课方式与内容还应继续研究,不断改进。”
中午,三位IAAC委员与学堂学子代表在静园三院共进午餐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反馈。
下午,北大副校长高松来到学堂与IAAC委员及学堂领导进行了座谈,围绕学堂建设、学生反馈、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学堂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建议。“课程人数的设置是否需要调整?”“考试内容与研究深度如何进行设计?”“核心课程的开设需要注意哪些?”高松副校长提到:“通识与专业结合或许是一个新思路。希望今后能够减小院系间壁垒,使学堂课程向更广泛的范围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袁明院长表示,北大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积淀,应该在此深厚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优秀师资资源,发挥北大优势,营造学堂优势。
文字:杨光
图片:黄箭锋
编辑: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