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3日晚,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张隆溪来到燕京学堂中国专题系列讲座,以“马可波罗在我们时代的意义”为题发表公开演讲。
四月是勃发生机的时节,也是孕育希望的时节。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张隆溪,此时到访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张教授一贯主张中西互通,学术功底深厚,堪称最有资格讨论中西文化交融的学者之一。这一次,他除了与燕京学子进行午餐会交流之外,还以“马可波罗在我们时代的意义”为题发表公开演讲。
在午餐会中,张教授谈了自己在比较文学领域的研究见闻,以及与中西方文化大家如德里达、钱钟书等的旧事,席间的讨论话题涉及到文学、跨文化交流、文学批评、宗教、语言等等。张教授的分享让同学们不断产生共鸣和表达的欲望,并更加期待之后的公开演讲。
【听者言】
周一的午餐会中,大家时而陷入深思,时而开怀大笑,气氛轻松愉快。借用一个时髦表达,可以说是“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让所有参与的同学意犹未尽。
燕京学堂 田梦
4月13日演讲开始之前,燕京学堂院长袁明教授首先为张隆溪教授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这一环节似乎也与主题呼应——马可波罗主张了解东方、扩展西方视野,开启了13世纪以来中西方交流的大门,这种对话精神从19世纪殖民时代以来似乎已经被渐渐遗忘,但这一幕是对回归这种精神的很大证明:一方面,张教授回溯800余年来的中西交通史,提出借鉴马可波罗的新意义;另一方面,北大也正以类似的精神为感召,开展包括燕京学堂在内的、以学术沟通世界的新探索。张隆溪教授带着他的巨大影响,加入到建设“中国自己的中国学”这一事业中来,也是身体力行实践马可波罗精神,可以说是学者“行以载道”的典范,在场师生对此由衷感佩。
演讲中,张教授并未简单地叙述马可波罗的故事,而是从“马可波罗是否曾经来华”这一近年西方学界的争议话题出发,进行了仔细剖析。除了用互证的手法引用大量的中西典籍反驳上述观点之外,张教授特别论及,马可波罗在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认知,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行者——在游历中国的远行之后,他已经将中国视为“家”,患上了另一种思乡症。显然这种认识,相较于之前的种种隐微来说,意义更加深远。
【听者言】
张教授关于马可波罗将“异乡”当作“故乡”的阐述,不由使人对照荷马《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回家”之路。西方中国学如果追求更具贡献的研究,似乎应该更重视马可波罗笔下,中国为何以行纪中的“异邦”形象出现。
国际关系学院 董成龙
张教授探讨了“中国性”(Chineseness)的丰富内涵,认为马可波罗描述的中国是多元的,启示我们对于中国的认知应该具有包容的特征。他特别引述《孟子》选段“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来证明,倘若换一个角度,这种包容的精神也与儒家经典相吻合。进一步来说,用更广义的文化角度理解中国性,才是参与当下东西文化交流的新起点。
【听者言】
从演讲中很容易想到我自己感兴趣的明清耶稣会士问题。明清两代,来华耶稣会士与马可波罗一样,对西方的中国观有巨大影响,塑造了启蒙时代欧洲思想家的许多观念,并掀起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风”(Chinoiserie)浪潮。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这些耶稣会士们,主要活跃在明末与清代早期,在许多观点看来“征服王朝”并不能算正统“华夏”。但张教授的观点不光可以证明“中国性”的博大面向,同样也启示我们从更广阔的比较视野对待“他者观我”。
国际关系学院 陈宇慧
“中国性”也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限制,体现出一种流动而包容的气度。这场相遇颠覆了萨义德《东方学》中的殖民主义理论叙事,为中西交流提供了另一种值得借鉴的可能。
外国语学院 沈静思
从这一观点出发,张教授最后强调了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他指出,决定人属性的首要因素并非国籍、身份等,而是文化背景。它深藏于人的思考谈吐,乃至其言行选择;而寻找到相似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平衡点,正是跨文化交流的灵魂。具体到青年学生如何继承马可波罗的精神、如何参与到跨文化交流中来,张教授给了一个开放的空间留待思考。中外学子也纷纷参与到问答与讨论环节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张教授的观点进行回应。
【听者言】
马可波罗可以被当作现代个人的行为榜样。往常在面对跨文化交流这样大的主题时,作为青年学生总觉得和个人关联有限,应该是国家或者社会主导。而在仔细讨论马可波罗的经历及其影响之后,似乎能发现个体层面上的跨文化交流会更有积极意义。
燕京学堂 黄立奇
张教授的发言使我想到,文化并非只有一个面向,可以是多元的。只有认识到无限的可能,才能使我们直面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中文系 黄舫湲
这是燕京学堂中国专题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张隆溪教授选择马可波罗这一中西交通的先驱人物,带领我们回顾了其中国远游的点滴,恰似种下了春天里希望的种子。作为新一代的“世界青年”,燕京学子乃至所有青年学生,都可以顺着马可波罗的步履出发,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在中国研究方面做出新的贡献,构建当下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倘若这千千万万个新的“马可波罗”与八百年前的先辈一样,用更多元包容的心态参与不同文化的碰撞激荡,也许一个和平的、崭新的全球化时代便由此呼之欲出。
文字:陈宇慧 黄舫湲 董成龙 黄立奇 沈静思 田梦
图片:赵娟 孙小萌
编辑:王方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