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菲 | 从《诗经》到互联网:为什么诗歌在中国如此重要

2022年9月22日上午,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师生带来了题为“从《诗经》到互联网:为什么诗歌在中国如此重要”(From The Book of Songs to the Internet: Why Poetry Matters in China)的讲座。本次讲座是燕京学堂2022-2023学年必修课“中国专题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由燕京学堂学业主任陆扬主持。

讲座回眸

田晓菲教授以《诗经》的第一首诗歌《关雎》开启讲座,通过《孟子》《尚书》和《诗大序》中对于诗的理解和定义切入,引导同学们思考诗如何以其传统定义——即个人内心的直接反应,是个人的情志所在——在儒家道德教育和传统政治哲学里占据一席重要的地位。

田教授接下来结合《诗大序》、《孟子》选段,用《诗经》的“风”来解释兼具道德和政治功能的诗歌如何通过音乐和自由言说发挥作用。

首先是音乐的特点:《诗经》里的诗篇原本不是供阅读的文本而是歌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如“风“字之所示,具有摇动性和影响力,不仅从情感上让人触动,甚至也能让人的身体不自觉地受到影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其次是自由言说的特点:如果相信诗歌可以在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上传达民意,那么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民众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诗大序》里有一段重要的话:“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这是说如果以文辞优美委婉的诗歌来传达意见,那么就不会得罪于上。换句话说,诗歌成为一介平民在不敢使用其他渠道传达心声时、能够借以畅所欲言、和统治者进行沟通的合法媒介。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诗歌一直在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诗歌进入科举考试,这一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中古以来,诗歌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资本,也是参与社会精英生活的基本技能,不仅用于向上级展现自己的才华,也是精英成员彼此之间交流的方式。即使在今天,传统诗歌也仍然具有文化光环。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中,田晓菲教授提出,除了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之外,古典诗歌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读者可以从古典诗歌中获得很多精神资源,比如说诗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外界的变化,这在近两年疫情肆虐和世界充满变动不安的情况下有格外的意义。田教授选择以诗人陶渊明特别是他的《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诗,来讲解诗人如何用诗歌来面对和“想通“个人生活中出现的危机。她认为,人们最感到焦虑的往往并非变化本身,而是面对变化时的失控感。田教授首先介绍了陶渊明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生平,并结合诗歌解读陶渊明在面对艰难处境时情感思绪的起伏转折。诗人以“且遂灌我园”结束全诗,为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无论世事如何改变,我们每个人要做好自己应该做和有能力做的事情。

在第三部分中,田教授介绍了现当代中国新、旧体诗歌的发展,并表示对中国诗歌的未来感到非常乐观。一百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尝试挣脱中国传统经典,创造了“新诗”,即“白话诗”,但事实证明旧体诗并未终结,从文化精英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仍然继续写作旧体诗,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出了一个以混合和多元为特点的空间,在此空间里新诗和旧体诗都在蓬勃发展。

二十世纪末,互联网让人们更意识到传统诗歌的创作广受欢迎。2007年,田教授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做《现代汉诗的另类历史》讲座时,英语学界还很少有人对当代旧体诗特别是网络旧体诗写作进行研究,时至今日,这一题目逐渐吸引越来越多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田教授表示,学者的责任永远是研究,而不是庆祝,希望未来汉语诗歌研究把新体诗和旧体诗这两种形式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从“空间”的角度探究中国现当代诗歌,把其当做一个多元和多维的空间。同时,人们在社会媒体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诗作,很多作者并不把自己视为“诗人”,他们只是在用新体、旧体诗歌形式来反映心声,在此意义上,就像古典传统所描述的那样,诗真正成为民众的声音。

师生互动

Q:您讲到赏析和诵读诗歌能够带来一种情感上的共情,这让我想到了美国学术界讲到的叙事性共情,您认为这种共情对不同国籍和时代的读者意味着什么?

A:文学作品一方面能够让读者深切感知人类所共享的情感,一方面又给我们看到在不同社会、文化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一些基本的共同问题的理解和处理可以是很不一样的,这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和完善共情的能力。过去是另一个国度,从这一方面来看,不同历史时代远比不同国籍要对理解和共情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掌握不同的文化和时代知识去读文学作品非常重要。

Q:陶渊明的《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诗人在面对困难境遇时写下的诗,但是他们的心态和关切却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差别是诗人的性格特征还是时代特征造成的?

A:杜甫经常会从自身遭受的苦难联想到他人,不同的作者在面对相似境遇时确实回应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把诗歌当成了一种面对生活的方式,而读诗歌帮助我们窥见作者如何思考和解决他们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处境和问题。

讲座内容整理:唐恬悦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