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Q

Q:持中国大陆护照者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才有资格申请?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中国大陆学生(中国公民并且在大陆院校本科项目就读、不限专业)。中国大陆的院校中只有一部分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详细信息请见https://yz.chsi.com.cn/kyzx/kp/201809/20180905/1718817601.html。

Q:筛选的流程是怎样的?

招生委员会将对申请者提交的网上申请材料进行筛选。申请者在通过材料初筛后将接受面试。


入选终面的中国大陆申请者将在夏季或9月进行面试,国际及中国港澳台终面入选者将于冬季或者初春进行面试。学堂招生办公室将于面试前一周左右联系终面入选者,安排面试时间。


中国大陆申请者最晚将于10月收到录取结果,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申请者将于4月左右收到录取结果。确认接受录取的申请者还将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进一步确认资格,并在入学前的夏天收到北京大学正式的录取通知书。

Q:我已经有一个硕士学位,可以申请吗?

        国际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申请者,可以在已经获得过硕士学位的情况下申请。2021级燕京学生中,约有24%已有硕士学位。但是无论拥有硕士学历与否,都会在选拔过程中得到同等对待。

Q:我可以同时拥有两个或以上学籍吗?

根据北京大学规定,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拥有两个及以上学籍。

Q:如果我之前的专业与中国学不相关,可以申请吗?

学堂欢迎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的申请者,并且也会充分重视这些来自不同背景学生为项目带来的与众不同的视角。虽然我们对申请者在来学堂学习之前的中文水平及是否系统学习过中文不做要求,但在学堂学习期间,他们应积极提高中文、了解中国,并制定与职业规划相关的学习目标。

Q:每年招收学生的国籍是如何分布的?

        燕京学堂每年从国内外招收约120名学生,其中约20%为中国学生、80%为国际学生。国际学生中,约25-30%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约30-35%来自欧洲国家,其余30-35%来自世界其他国家。

Q:我要如何准备线上面试?

请选择一个光线充足,网络信号强的地方进行线上面试,使用有线网络通常会更稳定。请在正式面试前测试软件(具体操作指南会在面试邀请中发布),以保证话筒和摄像头的正常使用。请提前20分钟做好所有准备工作,打开软件并查看邮件中是否有更新的通知。一切就绪后即可等待燕京学堂的面试视频邀请。

Q:燕京学堂颁发什么类型的学位证?

毕业时,燕京学堂学生将收到北京大学颁发的中国学硕士的学位证书。具体的学位类型将由学生的研究方向决定。例如:中国学法学硕士(政治与国际关系);中国学法学硕士(法律与社会);中国学经济学硕士(经济与管理);中国学历史学硕士(历史与考古);中国学文学硕士(文学与文化);中国学哲学硕士(哲学与宗教)。关于硕士学位,中国教育部课程系统下分设13个学科类型,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科学、工程学、农学、药学、军事科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学堂的学位类型与中国教育部学科类型一致。

Q:燕京学堂提供什么样的居住条件?

燕京学堂学生将入住北京大学勺园6号楼国际学生综合宿舍楼的双人套间。大多数学生将与另一名学生(同性别)共享一个卫生间。

Q:怎样的申请人成功几率较大?

成功的申请人除了出色的学术背景和广泛的兴趣点之外,还应展示出其在所选择的领域中具备成为领导者的潜力。申请人应在个人陈述里说明,希望从燕京学堂的中国学交叉学科学习经历中得到哪些收获。筛选标准包括:学术水平、领导力潜能、国际化经历和长期规划等。

Q:对于申请者的年龄有什么要求?

燕京学堂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但是截至目前,学堂还未招收过超出28岁的申请者。学生入学时的平均年龄为23岁。

Q:如果我没有被录取,是否还可以在第二年继续申请?

国际和港澳台地区申请者可以在第二年继续申请。重新申请时,应展示出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哪些提高,为实现职业目标做了哪些努力。

Q:课程目录什么时候可以提供?

最新的课程信息,将于秋季学期开始前提供给新生。

Q:如果在学堂选择了和本科期间不一样的方向,是否会吃力?就业时是否有阻碍?

学堂为大家提供跨学科的综合学习环境。如果进入学堂之后选择了和本科期间不一样的方向,可以通过选修学院相关课程、选修其他学院相关课程、跟随相关方向导师学习、课外自主学习、与相关方向中外同学讨论的方式进行多元化学习。

 

目前,毕业的学生中大约有30%选择继续深造,申请到的学校有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乔治城大学和北大等。毕业生的就业面也很广,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英国驻北京大使馆、美联社、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以及谷歌、华为、小米、联想、腾讯、海南航空等。

Q:学院日程将如何安排?

燕京学堂的日程与北京大学的校历保持一致。主要节假日包括国庆节(10月1日前后开始,为期一周)和春节(1月或者2月开始,为期一周)。学年将于每年九月初开始,次年七月初结束。

Q:有哪些研究方向?

学生可以从六个中国学研究方向中任选其一,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研究方向的选择将不会影响课程的修读,但会关系到毕业证上硕士学位的类型。


研究方向如下:


●  经济与管理

●  历史与考古

●  哲学与宗教

●  政治与国际关系

●  法律与社会

●  文学与文化

Q:项目修读有什么要求?

所有学生须修读下列四门课程:


  • 中国专题系列讲座,该讲座提供专家视角下的、对中国相关问题的研究;

  • 转型中的中国,该课程从经济、社会、法律和环境等不同学科角度探讨1978年后中国的发展情况;

  • 实地调研,学生将于秋季学期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参访,通过参访历史文化遗迹和现代工业园区,从历史、建筑、宗教、民俗及当代经济发展等方面了解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 学术写作与学术诚信,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写作讲座以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和写作规范。


学生可以在六个研究方向下自由选课。学生毕业证书上的“中国学”学位研究方向的确认将与其所选择的论文题目以及论文导师相关联。


所有国际学生都要学习中文课,但如果学生中文已经达到修读北大中文课程的水平,则可免修中文,并选修相应学分的中文授课课程来取得应修的学分。国际学生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学生需要修满至少31学分,提交硕士论文并且通过论文答辩,方可获得学位证书。


中国大陆的学生必须要选修政治理论课和外语(可免修),修满至少34学分,提交硕士论文并且通过论文答辩,方可获得学位证书。

Q:是否需要撰写论文?

所有燕京学子均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硕士论文,并在评审委员会面前进行口头答辩。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学生须进行面对面答辩。提前离开中国的国际学生,在经论文指导老师同意后,也可通过Skype进行视频答辩。硕士论文和论文答辩必须在报到入学后的两年内完成。

Q:硕士项目的时长?

燕京学堂中国学项目学制两年(22个月),奖学金为期12个月。在此期间,燕京学子需按要求完成课业,也可开展硕士论文的写作。


所有获得燕京学堂奖学金的学生第一学年必须住校。国际学生第二年可选择是否留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学生第二年必须留京。选择留京且学术表现良好的学生可在第二年继续接受奖学金支持. 若第二年奖学金生担任燕京学堂学生助理岗位,学堂还会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


学位将基于课业的完成情况和论文答辩的表现等进行授予,并在每年一月和七月颁发。

Q:燕京学堂的奖学金包括哪些内容?

被燕京学堂正式录取的学生获得第一年奖学金,包括学费、住宿费、学生国籍所在城市和北京之间的一次性往返交通津贴、基础医疗保险、生活与学业津贴和实地调研课程费用。


学术表现良好且第二年继续留校的学生将获得第二年奖学金,包括学费、住宿费、基础医疗保险、和生活与学业津贴。

Q:是否会提供实习和志愿者工作机会?

燕京学堂提供职业咨询服务,积极鼓励并推荐学生在第二年参与实习或者志愿者工作,但对此不做要求。

Q:学堂中国学生在北京大学校内的发展情况如何?

学堂中国学生在北京大学校内表现活跃和优秀,近一半同学曾任职于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北京大学研究生青年工作部、北京大学校报、北京大学学生记者团等校内学生组织,并担任主要学生干部;部分同学曾担任北京大学社团负责人,工作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

Q:中外学生交流机会是否仅局限于课堂和学院活动中?

就目前的反馈和调研来看,中外学生的交流不仅局限于课堂和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而是存在于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院提供的住宿制学院环境,也为中外学生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强彼此了解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

Q: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学院,学堂中国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时是否会因学院年轻而受到阻力?

中国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成果喜人。总体来看,学生就业情况多元,就业单位包括国家部委、事业单位、知名媒体、大型国企、知名民企等,且大部分学生收到不止一份录用通知。升学学生录取学校包括美国常青藤名校、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经过两年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就业和升学中具备优势和竞争力。

Q:燕京学堂是如何筹款建立的?

燕京学堂最初是由北京大学设计并发展的。当提案获得通过后,筹款活动便开展起来,以确保资金的保障。YCA的运营预算来自中国企业家和商人的私人捐款资助,主要用于奖学金的发放、教学设备的建设和翻新以及学堂的行政管理等。百贤教育基金会的Mr. Ronald Chao是燕京学堂主要捐助者之一。其他私人捐助者则希望保持匿名。北京大学也欢迎其他外部途径的支持,并为实现燕京学堂的使命做出贡献。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