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洪越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师生带来了题为“李白、杜甫,和他们在当代的意义”(Li Bai, Du Fu, and Their Relevance Today)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燕京学堂学业主任陆扬主持,是燕京学堂2020-2021学年必修课“中国专题系列讲座”的第九讲。
讲座之后,我们采访了洪越老师。洪老师首先谈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她认为对于诗歌而言,唐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比如杜甫,在诗歌的形式、内容、语言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创新,这种创新性在其所生活的年代还未能突显出来,一直到了中唐和宋代,才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并成为中国诗歌传统的一部分。整个唐代的诗歌创作是创新的,并且是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唐诗逐渐形成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造成了“诗必盛唐”的现象。其实,在后来的时代仍然涌现出了许多好的诗人,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歌,但已经不像唐代那样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经典化”随着时间的累积已经形成。直到今天,人们在进行诗歌创作、吸取古代文学资源与智慧的时候,仍然会去唐代的诗歌里汲取灵感。
接着,洪老师谈到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学习和理解不同语言的诗歌。首先,她认为,诗歌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会失去一些内容,因为中国古诗是靠平仄来掌握节奏的,而英文主要是通过重音和非重音来表现。两者都有各自的音律之美,但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同时,洪老师也指出,诗歌翻译与理解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止是中国古诗与英文互译之间存在,也是大家在不同语言文学交流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共通的问题,许多译者都曾对此产生过思考与讨论。她认为,针对同样的诗歌,我们可以尝试阅读不同译本,并进行对比研究。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类型,所被翻译的频次也都是有所不同的。这背后所蕴含的是不同文学、文化、语言的内涵与差异,这样的研究和讨论也能进一步展开人们的思路。我们面对文学作品在翻译中的变化,应该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鼓励不同版本翻译的创作和讨论的展开。
最后,洪老师向燕京学堂的同学们分享了一些建议。在授课过程中,她发现燕京学堂的同学们对待阅读作品的态度都十分认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非常强,这都是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难得可贵的品质。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聚集到学堂这一平台,共同学习欣赏文学作品并由此展开讨论,找到自己与创作者及作品的连接点,这样的经历是很难得的。她希望同学们不片面单一地去欣赏文学之美,而是尝试通过文学来了解中国,了解历史政治之外一些更细腻的领域,深度挖掘人们情感和思想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讲 座 回 眸
本次讲座中,洪越老师从李白和杜甫在他们所处时代的独特性出发,讨论这两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引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对李杜和他们的作品更深层次的思考。
洪越老师先从李白和杜甫的生平入手,对他们的背景和当时的时代状况做了简要介绍,提供了同学们理解李杜的性格和作品的切入点。首先,他们都是公元八世纪的蜀地诗人。李白出生比杜甫早了十一年,去世早了八年。李白飘逸潇洒被称为“诗仙”,杜甫则是用诗词来表达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思考,被称为“诗圣”。虽然李杜的生活经历和作品内容风格大相径庭,但杜甫仍对李白颇为敬仰,写了《赠李白》《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等十五首诗赠予李白。
当代学者应该如何去理解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洪越老师从诗歌风格和内容出发,提出了思考的着力点。李白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极致的浪漫主义手法。他擅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表达出有排山倒海气势的感情,诗歌有明朗的流动性和音乐性。如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和描写蜀地地势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不同于李白诗中豪迈奔放的逍遥游,杜甫文风内敛。洪越老师认为,从杜诗中始终能看出他对庙堂和江湖的深刻关切与同情。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他奔波的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诗篇,流传到如今的有一千五百多首。诗歌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他的所思所想,被称为“诗史”。
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冯至在《十四行诗·杜甫》中赞扬了杜甫深沉的共感:“你在荒村里忍受饥肠,你常常想到死填沟壑,你却不断地唱着哀歌为了人间壮美的沦亡。”而除了冯至之外,杜甫的积极入世、道德高度和诗歌造诣也影响了如洪业这样的中国治学者,后者潜心研究杜甫,写就《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全书译引杜甫的诗歌、融合史料并逐一解析,详实地还原诗人生平。这本杜甫传记迄今为止仍是海外汉学有关杜甫研究的重要著述。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是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表达的与李白再次会晤、把酒论诗的希望。虽然这两位中国历史上颇负盛名的诗人迥然不同,但在当下,李杜二人却和杜甫希冀能达成同场探讨的那样,以流传千古的诗歌造诣和诗歌中卓远的思想感染着古今中外。洪越老师表示,从这点来看,岁月经传,重要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李杜而相聚,有了共同的话题——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又应该用何种态度来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对话?
师 生 互 动
Q:李白和杜甫都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中国社会对他们的想法与态度是否有因为时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A:以杜甫为例,不管是在他所处的时代、还是历史上变迁的朝代与社会,杜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都发生过一些变化。如从宋代开始,人们开始称呼他为“诗圣”,但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认为他是最优秀的诗人。不过,宋代诗人的诗歌风格是非常多元的,所以杜甫诗歌的多样化也引起了当朝诗人、学者们的注意,也赢得了他们的称赞。
Q:杜甫在诗歌中展示了对穷苦人民的强烈共情,但与此同时,他也在诗歌中表达出有愧于他的共情的复杂情感。我们在理解他诗歌中描述的人们困苦的日常生活的时候,是否可以理解为他的无力改变、转而只去进行记录呢?
A:我们可以从杜甫作为一个政府官员的责任,来理解他在诗中展现出来的“愧”。杜甫的初心是想成为一名为人民解决困难的政府官员,而非一名杰出的诗人,而他的想法也一直在发生改变。同时,不同于另一位著名诗人王维和他所代表的当时的精英阶层,杜甫没有理想化乡村生活,而是深入贫苦大众的生活,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还原现实情况。我们可以用杜甫感到无能为力来理解他诗歌内容的转向,不过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杜甫其他的诗歌,如描述他的家庭生活的诗歌,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他的乐在其中。这一个观点值得学者们或者感兴趣的同学们进行深入研究。
讲座内容整理:洪靖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