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 | 海绵城市与海绵星球

2024年11月27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同学们带来了题为“海绵城市与海绵星球”(Sponge Cities and Sponge Planet)的讲座。本次讲座为燕京学堂2024—2025年必修课“中国专题系列讲座”的第五讲,由燕京学堂学业主任陆扬主持。

采访札记

在讲座之前,我们采访了俞孔坚教授。俞孔坚教授首先探讨了“海绵城市”这一理论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第一,这一生态文明的方法与传统工业文明的做法不同,因此遇到了理念、思想和方法上的挑战。第二,“海绵城市”理论的创新性需要决策者打破常规方法。第三,要推广这一理论,需要制定新的规范、标准和实践案例。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俞孔坚教授通过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文章、进行宣传以及向领导层提供教材和建议等方法,成功地推动了“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和普及。同时,通过建立大量实践工程,并将最佳样板推广至全国甚至全球,他为决策者提供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接着,俞孔坚教授对北京大学校园的景观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他指出,北大校园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融合了皇家园林和贵族园林的传统元素,具有重要的遗产、文化和历史价值。然而,考虑到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和维护成本的增加等因素,他提出了中水利用、雨水收集利用以及建立海绵系统等具体措施。他强调了将北大校园打造成一个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样板,结合农业生产,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昌平校区的实践中,俞孔坚教授的设计理念已初步得到实现,通过打造海绵校园和创造自然生态环境,让动植物在校园内自由生长繁衍。

最后,俞孔坚教授就跨文化学习给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建议。他强调了文化多样性所蕴含的创造力源泉,并指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能够激发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创新灵感。他认为,跨文化体验不仅能带来新的知识和创造力,还是一种财富、一种深入思考的源泉。通过结合东方传统的整体思维和西方的分析方法,俞孔坚教授在学术和设计领域探索出了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如海绵城市等,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讲座回眸

在讲座中,俞孔坚教授回顾了他深耕建筑与景观设计的经历及成就。他结合传统文化智慧与生态文明理念,通过众多成功案例倡导并实践着人地和谐的设计观。

1963年,俞孔坚教授出生在浙江金华东俞村的农民家庭中。尽管耕种、放牛的劳作十分辛苦,但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以及宁静平和、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使东俞村成为他心目中的桃花源。流经村庄的白沙溪有“三十六堰”,大小不一的湖泊散落在农田旁,居民们自古以来就懂得开掘蓄水池,储存雨季充沛的水源,以供旱季饮用、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这种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创造是高效、可持续的,充满美感和想象力,成为他多年后提出“海绵城市”概念的灵感。

俞孔坚教授于1980年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学习风景园林设计。园林艺术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融合了建筑、园艺、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元素,令他满怀敬慕。但是,在求学过程中,他逐渐发现自己对于当代发展的现实问题更感兴趣,例如城镇化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却也改变了中国的空间面貌。现代工业技术对空间的改造就如同把健康美丽的“大脚”裹成了畸形的“小脚”,生态环境失去了自然本真的活力,自我调控功能不断下降。同时,气候变化带来全球性的挑战,空气污染、水体污染、自然栖息地流失等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的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2%,而超过10%的高产量农田在城市化过程中变为建设用地。

亲眼目睹粗放式发展造成的破坏之后,俞孔坚教授在1990年代提出“反规划”的生态发展理念。“反规划”并非“不规划”,而是反思已有的城市规划方法,首先规划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安全格局,再规划具体建设用地。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应该在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规模尺度上展开。他领导的科研团队构建了国家尺度上的生态安全格局,以及北京、台州等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明确了水资源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游憩等生态系统服务的底线和理想状态。俞孔坚教授不仅与学者对话,而且积极推动立法和政策的落地,为省、市、县干部做讲座报告超过300场。2006年,他关于建设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提议得到了当时温家宝总理办公室的批示回复。

俞孔坚教授强调,中国城市规划应当以“大脚革命”解放“小脚城市美学”,以“高产”的生态性设计代替“无用”的装饰性设计,重塑健康美丽、绿色低碳的城市文明“新桃源”。他指出,中国城市的绿化用地面积超过总用地面积的30%,但往往是精心修剪和人工维持的结果,不具备生产能力、调节能力及对生命的承载能力。在他的设计实践中,俞孔坚教授坚持“都市农业”的概念,将乡土景观引入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以秦皇岛汤河公园的建设为例,他没有砍倒原生态的森林来种植观赏植物,而是保留了杂乱无章但充满生机的野草、灌木和树丛,并在绿荫中央建造了红色玻璃钢长凳。这条“红飘带”顺着汤河河道蜿蜒五百米,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参观。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也出自俞孔坚教授之手,学生们在田野间行走、生活、学习,感悟中国深厚的“耕读传家”传统。此外,衢州鹿鸣公园“城市绿洲”和中山岐江公园“野草之美”的景观设计,也是“大脚革命”的实践。

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俞孔坚教授团队来到江西婺源巡检司村,对这个充满历史韵味、山水风光旖旎却贫困凋敝的村落进行重新规划。历经盘活水系、保护耕地茶山、修复古建筑、建设局域交通等一系列改造措施,巡检司村形成了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乡土景观,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居民于此体验“理想人居”的望山生活,而当地农户收入大幅提升,村庄常住人口增加超过50%。

俞孔坚教授指出,设计景观就是设计生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修复自然问题。他提出“海绵城市”理论,即河流两岸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并净化河水,缓解旱涝灾害。“海绵城市”方案根植于古人顺应自然的传统智慧,经过现代工程技术的转化后投入运行试验,最终形成可复制模组,用于建设因地制宜的生态工程。其要点包括:一,拦截和保留水分,建立陂塘、沟渠、农田与河流共同构成的蓄水系统;二,降低水流速度,将渠化改直的河道还原为自然弯曲状,将硬质驳岸改造为生态驳岸;三,拥抱水生态,让会呼吸的湿地生态墙代替混凝土堤坝。依据“海绵城市”理论建成的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南昌鱼尾洲湿地公园等项目,均在国际国内获得认可。

最后,俞孔坚教授总结道,景观设计要站在“地球的建筑师”的高度,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邃之形”。不同于精致却没有功能的“浅陋之形”,“深邃之形”在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将乡土性、实用性和审美性融入设计语言,重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构建具有生态韧性的景观。

采访/文字:李独怡

讲座内容整理:邓茗予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