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当地时间5月5日至7日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5月2日至8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董强赴法访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并出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中法文明互鉴活动。
5月3日上午,董强院长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共同举办的“中法文明交流互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来自中法两国的10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围绕中法文明交流的实践与见证、文明互鉴的回顾与思考等话题展开研讨交流。董强院长以“想象与作证——探索中法文化交流的新途径”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董强院长通过他多年从事文化研究与交流的亲身经历,探索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新途径。他强调,在两国之间的交往当中,应当允许对方发挥想象力,同时为他们提供真实的、能够为想象力提供支撑和证据的正面数据和事实。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跟国外一些最杰出的文化界人士进行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
比如在对唐诗的理解当中,我们不仅可以提供最好的外语译本,以及有关那个时代和诗人的详尽史料,同时我们还要了解西方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为他们提供最具现代性的插图、注解等,让他们看到唐诗和普遍意义上的中国文化长久的生命力,以及能够为这个时代带来的启示。在这样的合作下,中外文明互鉴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产生新的意义。
最后,他以燕京学堂为例,强调国际教育和人文交流的必要性。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使他们成为中国发展的见证者。
5月4日,董强院长参加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的内部研讨。学院终身秘书长贝尔纳·斯蒂恩与各位资深院士设午宴欢迎董强院长。
5月5日,董强院长应邀出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中法青年对话会”。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法国原文化部长雅克·朗格,原驻华大使白林,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主席埃里克·阿洛泽等人出席论坛。会议期间,董强院长向来自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索邦大学的师生介绍燕京学堂,鼓励法国优秀学子报考。
5月6日上午,董强院长拜会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察易杰(Nicolas Idier),就未来合作进行深入讨论;下午,出席法国奥林匹克组委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法国足球联盟共同举办的“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开幕式。
当晚,董强院长应邀出席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为欢迎习近平主席访法举办的国宴,并与法国政治、文化、教育界人士进行交流。
在爱丽舍宫,与华人艺术家嘉宾合影。左起:江大海、董强、王度、郎朗、布鲁诺(法方翻译)、巩俐夫妇、严培明、沈远、安晓彤
5月7日上午,董强院长访问法国国家图书馆,并与馆长吉尔·佩库先生共进午餐;下午,在赛努奇博物馆馆长易凯的陪同下,参观该馆的东方艺术经典收藏。
5月8日,中央电视台13套新闻频道播出总台主持人康辉主持的“互鉴”节目。董强院长与法国友人佳玥一道,以“老友记”的形式,交换各自对对方文化的理解,分享多年从事文化交流的经验。他表示,民间交流至关重要。鉴者,镜也。互鉴,就需要互相照镜子,互相促进。我们可以在欣赏、学习对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法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64年,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不同而和,和而共进,从率先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到开启战略对话,中法两国不断深化合作,也推动国际关系朝着对话合作的方向演变。中法两国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影响世界进行方向。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法两国在文化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伏尔泰、雨果,再到萨特,在文学巨匠们笔下的众生相中,法兰西文化在中国人民心中逐渐清晰,有着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中法两国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丰富拥有者,双方的合作将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文化关系的不断深化。
文字:郭一兰
视频来源: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