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我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图书馆,2018年11月2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策划“熟识国之智库,探究古文字文明”的文化参观活动,组织大家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观甲骨,阅古书,借助全息多媒体互动,从书本二维文字走进现实立体世界。
同学们首先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来到了国家图书馆北区,一同参观了阅览室、数字媒体中心、期刊论文储藏室。由内而外,由远及近,走访于不同楼层之间,加深了对国家图书馆前世今生,及资源借阅规则的了解。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位于南区的典籍博物馆,参观了“甲骨文记忆”和“永乐大典”两个展览,体验国宝古籍的魅力与价值。
在“甲骨文记忆”展厅,讲解员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甲骨文研究的发展及现状。展厅延续以往,通过文字说明、场景还原、考古物证、器物展示等方式表达了甲骨文作为中华文明记忆的象征意义。在互动展区,同学们找寻自己的姓氏、猜字义、观赏造字视频等,加深了对中国文字精巧构思的了解。

“永乐大典“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近期开始在典籍馆展览。国家典籍馆长期以来致力于典籍修复,目前藏有永乐大典仅存四百多册副本中的二百余册。伴随17级学生施文纨娴熟的传译,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永乐大典的历史渊源及修复历程,让同学们领略到了文物修复的不易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发现,带着思考去探索,不仅对国家图书馆有了全方位的认识,更是通过甲骨文及古书的参观、学习、互动,感受到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和书籍的辉煌发展,为他们更好地发现中国、解读中国和展望中国提供了生动的一课。

图片: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