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燕京学堂的核心必修课“转型中的中国”举行了期末教学研讨会及学生调研成果展示会。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副院长John Holden,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的十余名授课教师共同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和展示活动。
“转型中的中国”作为燕京学堂的核心必修课程,聚焦当代中国的转型,以现代性和可持续性两个中心概念为主题,审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与法律、社会与文化、环境与自然四个领域所发生的变迁和面临的挑战。课程授课形式创新,以大课堂、小组讨论、独立研究、课堂展示等多种模式组成。第一学期课程以讲座和讨论为主,每讲配以一次讨论课,从不同学科视角聚焦中国转型进程中既交叉又区隔的不同侧面,体现现代性与永续性的双重主题。第二学期课程转入小组研究,在导师指导下按专题分组进行调研。调研成果以小组展示及个人提交报告两种形式呈现。
这门课程的建设,是燕京学堂在中国学研究和跨学科、跨文化教学中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课程邀请到了刘国恩老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余淼杰老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李力行老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赵波老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云老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老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吴靖老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徐昕老师(康奈尔大学)、郭雳老师(北京大学法学院)、阎小骏老师(香港大学)、张长东老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吕植老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世秋老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三位导师授课,并指导研究小组进行对中国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形成跨学科对话和探索。
在教学研讨会的讨论中,课程牵头人徐昕老师首先提出了这门课程“从现代性和可持续性两个维度审视当代中国的变革,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厘清基本概念、聚焦重大问题、构建分析框架。”徐昕老师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即不同学科如何看待转型、如何理解现代性和可持续性、涵盖哪些基本问题。刘国恩老师表示,对中国转型可以从被动和主动两个角度来理解,要描述被动转型的过程和特征,也要解释主观上为什么要转型;吴靖老师从媒体学的角度提出转型所面对的“媒介化”的问题;环境科学领域的张世秋老师则提出“现代性的相对性,有些价值是超越现代的”,还需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转型中的中国”的另一大特点,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跨文化对话和交流的平台。124名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分成40个研究小组,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展开学术领域内的研究。他们自主设计了调研内容,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实地调研。此次调研的目的地覆盖了全国4个直辖市、11个省以及台湾地区。调研过程中,学生邓程程表示:“这次调研不仅是走进中国社会,更是走进一种更真切、更深入、更设身处地的人文关怀,比课堂更鲜活,比旅行更开阔”。徐杨表示:“实地调研充实也有意义,我们切身地看到复垦的土地,切实地与专家学者交流意见。从理论设计出发,依照现实进行调整,做真正‘接地气’的土地研究”。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发现了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在这一过程中看到了中国为发展做出的不断努力和尝试,而这些也鼓舞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激情。美国学子Jeffrey Niu对生态可持续性和环境问题十分关注,在课程调研和实践中,他和同学还发挥了创新和创业精神,在北京的食品创新孵化器“育膳房”建立了自己的吧台,通过创意食品来宣传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在调研成果展示活动中,老师们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给予了综合测评。同学们进行了调研成果展示和海报展示。学生海报设计的巧思、热情洋溢的表达和对中国独特的阐述,都成为“转型中的中国”这门课程最惊喜的收获。同学们表示,这门课程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国在转型中遇到的现实挑战,有助于他们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中国。
2016-2017学年即将结束,“转型中的中国”新一年的课程又进入筹备阶段。袁明院长在研讨会上表达了对这门课程的期许:我们有着最优秀的跨学科教师团队和一流的学生,而课程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把握好教师指导性与学生主动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团队的指导性要真正“指导”或“主导”,而核心又在老师们对“转型中的中国”有历史、理论、时间相结合的“共识”。因为学科背景不同,这个“共识”的提炼和形成将逐步聚焦。我们如果能走出一条路来,那就是燕京共识,即在现阶段我们可以达到的“中国研究”的中国高度。“转型中的中国”这门课的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