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圣母大学代表团访问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你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将来有什么计划?”


2019年10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师生在秋日的静园四院迎来了美国圣母大学Thomas Burish教务长一行。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副院长范士明出席了交流活动。代表团在交流时,Burish教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上面的问题。

来自尼日利亚的2019级同学Lukmon Akintola分享说,自己对中非贸易很感兴趣,看到中非经贸发展的不断扩大以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一切都促使他来到中国。在这里,他将重点学习中国在非洲的项目,计划日后进入非洲相关的组织从事公共事务相关的工作。

“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学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来自印度的2019级同学Shruti Jargad回答道:“对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中国和印度文化差异大,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令我敬佩。”她将在中国学习的经验视为感知外面世界的开端。来自加纳的同学Akosua Adubea Agyepong则分享说她十分享受在中国的生活。这里生活非常便利,从扫码支付到各种交通出行都很方便。同时,Agyepong也感受到北大的老师非常认真负责,对同学们在学业上的提出的问题都能给出及时的回复和帮助。

随后,Burish教务长分享了他关于异乡求学的看法。他觉得每个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学习生活,一开始可能和内心预期有很大差别,但当再回到自己的国家时,会从全新的角度去看自己的国家和世界,对不同的价值观也会更加包容。他回忆起圣母大学历史上一位十分有威望的校长Ted Hesburgh。Hesburgh校长在中美关系紧张的1979年访问中国时就表示,中美两国需要增进友谊、增强两国高校间的往来。

随后,范士明副院长从课程设置、授课情况等方面向来宾们介绍了燕京学堂。圣母大学校友、来自美国的2018级学生Emily Vincent则向母校师长们特别介绍了学堂的品牌课程“转型中的中国”——该课程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调研内容,以团队协作方式赴中国各省开展学术研究和田野调查。这门课上,Vincent本人通过对甘肃村庄的调研,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来自中国的2018级学生徐妙也说到,学堂鼓励和支持同学们开展课外实践调研,将学习的课堂延展到中国大地。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跨学科学习的体会,Burish教务长给出了他的想法,早期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哪怕只是简单的横向了解也是有益的,随着对某个领域和学科的兴趣加深,再专注地纵向研究。追求知识的路上不用太过迷茫,兴趣和热爱会最终指引我们找到方向。

交流最后,袁明院长指出,当前高等教育面临学科多元化的挑战,在找寻方向的同时,我们应重视传统经典,在古老智慧中获得启示。Burish教务长也寄语所有同学们,在追求技能和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人生的意义,兼容并包,独立思考,追求全面发展,做一个幸福的人。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