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2019-2020学年北京大学百贤“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AFLSP)项目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主办。本学年共有11名来自燕京学堂和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入选成为2019级北京大学百贤学者,他们来自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及中国香港。
“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项目由曹其镛先生发起,并由百贤教育基金会出资和汇聚5名创办成员的支持,成立百贤亚洲研究院,重点推动和监督“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项目的发展。该项目旨在培育新一代亚洲未来领导者,增进亚洲各国优秀学子的理解和交流,推动亚洲及世界的友好往来和协同发展。
迎新介绍会
在10月25日举行的迎新介绍会上,北京大学百贤“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 ”项目委员会的老师们为本届百贤学者讲解了项目宗旨,并介绍了本年度的学术计划和活动安排,包括一系列以亚洲未来发展为主题的研讨讲座、户外考察、研究项目和领袖训练营等。介绍会也为今年的“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项目拉开序幕。
百贤亚洲研究院与燕京学堂非常支持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并致力为我们安排相关的考察与学术研讨。这让我非常期待百贤“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项目未来一年的活动。
—Won Ki Lee(韩国)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9级百贤学者
通过迎新会的介绍,我了解了该项目的丰富的活动。我希望与相聚在这里的百贤Family一起,为成为未来的亚洲领袖而努力!
—井户木優太(日本)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百贤学者
研讨讲座
迎新介绍会之后,燕京学堂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重新检视去全球化时代下的区域合作”(Rethink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an Era of De-globalization)的讲座。讲座由燕京学堂学业主任陆扬主持,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唐晓武及浙江大学百贤项目来访团师生共同参加了讲座与交流。
董昭华老师在讲座上指出,在去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时代里,多个亚洲国家,尤其中国和日本仍在致力推动区域合作,原因在于亚洲国家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所处的位置,而这也塑造了它们现在对全球化的姿态。最后,她总结说,当今世界仍面对许多挑战,只有认清历史潮流的本质,世界各国才有机会步向以合作共赢为基调的国际社会。
近年西方学术界在国际政治的议题上相对偏重现实主义理论。但如古语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董老师的见解虽然同样从国家作自主选择的理论基础出发,却让我认识到在西方学术界里一直被忽视的观点,受益匪浅。
—郑颖渝(中国香港)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9级百贤学者
在研讨讲座上,我对自己的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全球化和发展模式有了更多的理解。董昭华老师用创造性思维和工作启发了我。本课题也涉及到我的研究兴趣,所以我想把这个想法写入以后的论文中。
- Sujariyakul Monruetai(泰国)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百贤学者
百贤学者校际交流
研讨讲座后,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的百贤学者展开进一步交流学习,从东亚国际关系到去全球化,从成长背景到未来规划,两校同学们在一个小时的畅谈中都收获了很多。唐晓武老师向北京大学百贤学者发出了邀请函,诚挚邀请北京大学百贤学者于明年春季赴浙江大学开展交流活动。
此次交流让我认识到“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项目的多元性。我认识了来自泰国、日本等国的浙大百贤学者,我们聊到了在中国生活的各种体验,相信未来一年我将能够从多角度理解中国及亚洲的发展进程。
—Steve Yue Heng Yang(新加坡)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9级百贤学者
长城团建活动
翌日,11名2018及2019级北京大学百贤学者、3名百贤交换生以及2名来自北京大学亚洲青年交流中心项目的学员赴慕田峪长城,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团队拓展建设活动。
霜降时节,遍野的红叶秋正浓,与蜿蜒在慕田峪的长城墩堡相望,格外壮观。除了登高观景,学生们也完成了一系列野外定向和团体活动等,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虽然今天旅途上稍有波折,但这些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共同解决困难的机会,让我们更加信任彼此,创造出一个坚实的合作基础。我相信未来一年我们将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团队,并肩前行。
—Hayoung Seo(韩国)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9级百贤学者
虽然已经来北京三年了,但还是第一次去长城。秋日的慕田峪层林尽染,跟着设计好的路线在长城上下探索,趣味十足。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认识了很多百贤学者,他们的热情和思想都深深感染了我。
—谢天屹(中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亚洲青年交流中心项目学员
文字:郑颖渝、范美文、黄雪凇
图片:Michael Gritzbach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