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巴蜀文明 与世界携手共航——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9年川渝实地调研

2019年11月9日至16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9级124位学子前往川渝进行实地调研,探寻巴蜀历史,把握发展脉搏,感受西南魅力。


   


实地调研是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的一门必修课,将中国学的课堂延展到广阔的中国大地。同学们通过参观、访问、讲座、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产生更加生动和深刻的理解。


一周时间里,同学们先后赴都江堰水利工程遗址、成都国际铁路港、大足石刻、成都高新区等地,行迹涵盖历史、宗教、经济与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用脚步丈量天府沃土,用心感受中国力量,在行走中发现川渝,体味中国。


本次实地调研由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燕京学堂学业主任陆扬、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程乐松带队。


望江流千古  寻历史脉络


伸手触摸于历史的最深处,这是探寻一个民族之文化轨迹最好的方式。


于无声处,可听微响,可听惊雷,可观来处,可感前路。


此次川渝之行,燕京学堂的同学们一同前往都江堰和三星堆博物馆参观学习,又在成都博物馆中自由徜徉,完成了对于历史的触摸与探索。

11月11日的都江堰之行,同学们纷纷颔首称奇。


濛濛烟雨,白水清江,坐落于岷江之上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屹立。大家难以想象,千年以前的中国人该拥有着怎样的智慧与决心,才得以修建起这样一座伟大的工程;大家更难以想象,这千年之中它究竟走过怎样的风雨,经过怎样的故事,却依然站在这里,恩泽天府大地,听世界惊奇。

来自越南的Thi Thuy Duong Pham同学表示,都江堰是此行中最令她震撼与喜欢的地方,不仅因为滔滔江水巍巍青山,更因为她在此间,真正感受到了历史中国的璀璨力量。


来自波兰的Paulina Zofia Uznanska被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观所打动,她表示十分钦佩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为都江堰充分利用地理条件、自流灌溉、分水泄洪等特点而惊叹。德国的Michael Gritzbach热爱摄影,在都江堰,他拍摄了很多风景照片,迷蒙的远山,滔滔的江水,都让他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他也说成都是一座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是他在中国最喜欢的城市之一。

11月12日的三星堆博物馆与成都博物馆参观,更是让大家在一天之内徜徉上下五千年,淋漓尽致。


三星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源流分支之确认,闪耀着古老而神秘的光芒。站在博物馆中,同学们被不知“客从何处来”的庞大回响笼罩着,尽情享受时空交错带来的眩晕与沉醉。青铜面具硕大而凸起的双眸抬望天空,大家知道,这片土地上曾孕育着这样伟大而令人感动的力量,千年后的今天,这片古老而年轻的流域必将绽放更大的辉煌。

来自墨西哥的2018级同学Antonio Roberto Quiroz Soto看到三星堆展馆中青铜器的纹饰,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玛雅文化中的器物,开始思考华夏文明和玛雅文明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他的这种感受也在2019级中国同学龚泽恩身上得到了共振,泽恩在思考文明的进程是循环还是线性衍进的过程。他通过观察展品中面具的形态,发现他们并不完全是中国古代人的样子,比如鼻子有希腊人的风格,从而提出什么是中华文明的思考,期待未来有专家学者进一步解答人类文明的问题。

在成都博物馆中度过的一个下午则充满着古今中外交融碰撞的特别生趣。同学们分组行动,拿到一张老师们提前准备的趣味问答试卷进入博物馆,在探索过程中,需要完成试卷上的问题以赢得加分。如此一来,成都博物馆在这个下午迎来了最为活泼忙碌的时刻,同学们活跃其间,四处奔走。目光所达之处,是由古老开篇,经千年风霜,过天地骇浪,达华彩本章的交响。“且丽且崇号成都”,古与今,中与外,这个“喧然明都会”的古今中外,在这个下午,刻在了每一个燕京学堂年轻人的脑海中。


入山石崖刻  品佛道悠然



青城山坐落于成都西南郊,唐时杜甫言“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每段入川的羁旅好像都绕不开它。


通常形容青城山会用一个“幽”字,不仅在说花木之深,也在讲这片烟雾缭绕中的道骨仙风。相传张道陵晚年显道于此,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最终羽化飞升。自此青城便被尊为天师道祖山。

师生一行人从建福宫到上清宫,中国宗教的课程在这更广阔的天地徐徐打开,每一处楹联都是这本书的注脚。山上丹梯错落,绿荫浓翠。登上老君阁,则俯见诸峰环峙,形如城廓。大家纷纷感叹,“青城”之名来得不虚。有同学说,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仙”,这个汉字左“人”右“山”,正是善待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11月13日,同学们驱车前往重庆大足,来到宝顶山石刻观摩学习。这片驰名中外的佛教造像位于大足城区东北15公里,开凿于南宋淳熙六年,历时七十余载。除了宣传佛教义理,石刻的目的更在于惩恶扬善,如同凝固在岩壁上的民间布道。先人们在场景描画中,展现出天才般的想象力:六道轮回、佛祖涅槃、目犍连救母……时近千年,仍然震撼人心。

对宗教很感兴趣的中国同学王鑫说,他对大足石刻最深的印象来自于中国文化强大的整合能力。在这里,地狱世界是一套运行有序的封建官僚系统,印度的十八罗汉变成了峨冠博带的儒者形象,本生故事无法解释出家修行与恪尽孝道的矛盾,在岩壁之上也被巧妙化解。


来自中国香港的郑颖渝在参观的同时也在思考,“学历史的人总是花大量时间在室内工作。我们的日常是研究总结资料和在图书馆、资料库、甚至我们自己的桌前重新构建历史叙述。但是走到户外,去感受和触摸历史的重量也是同样重要的。这次我们来到大足石刻,就有这样非凡的意义。”

鹿苑的法轮,转到宝顶山脚,便脱下沉重的袈裟了。这可真是一次神奇的休憩!跋山涉水的梵音,一路风尘,在此吸饱了儒与道的精神养分,又神采奕奕地站在巴蜀田野上。它是外来的,又是自生的;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是天上的,又是泥土的。方寸龛窟,都能容纳下三教造像,那么人间文明的种种藩篱有多少是庸人自扰?这片沉默的石头或许给我们展现出一个了不起的回答。


观带路雄风  叹经济腾飞



今日之成都,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通过参访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成都高新区等,燕京学堂的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成都在国家开放全局中的枢纽功能和产业政策变革所带来的发展活力。


11月11日下午,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参访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一带一路”对西部发展的助力作用。往返于成都与欧洲之间的班列连接了境内外多个城市,成为中欧班列中数量最多的班列。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成都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肩负起建设承东启西、联通欧亚的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使命。

来自英国的Natasha Lock在了解了中欧班列后表示,通过中欧班列,成都的货物到达英国只需要12天,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给中欧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红利,人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


11月14日,同学们来到成都高新区,调研成都的产业政策变革和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人才供给、较高的企业聚集度,成都高新区正在迅速崛起,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讲座、实地参访国际交流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同学们感受到了成都创新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面向。

中西部地区对欧交往合作的新窗口——中国-中欧中心给许多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欧洲商品贸易展示交易中心、一站式综合服务等平台为入驻办公的国外代表们提供了极大便利,助力中欧贸易高速发展。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则让同学们领略到了科技关爱生命的魅力——减灾所研发出了世界领先的地震预警技术,并同市县防震减灾部门联合建了成了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成都纵横自动化公司则向同学们展示了高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巨大潜力——工业级无人机与传统行业融合,促进地图测绘、应急救灾等传统领域转型升级。

在参观过这些企业后,美国的Daniel Um对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印象深刻。他说:“我在菲律宾出生长大,菲律宾和四川一样,都是地震多发地带,我自身对这个问题十分的关心,高新减灾研究所做的工作让我心生敬佩。同时,成都在科技上的发达程度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本科学习生物医学,成都在这个领域走在前沿,未来毕业后我也很愿意留在中国,到这个城市来发展。”


以中欧班列连通中西,以科技发展造福社会,成都正重塑其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敞开大门迎接四方宾客,展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活力。



一周的成渝行不长,大家还意犹未尽地流连于成都的街头巷尾,回味着这个不只有火锅和熊猫更有历史与未来的多元化城市。


一周的时间也不短,同学们已然拥有了充盈的回忆与诸多珍贵的瞬间,走出校园,走入巴蜀,走近中国。


诚然,中国学之路定还有很长,但只要大家在行走,在路上,就能够让中国与世界“保持通话”,就能够让不同的文明携手同航。


文字:王鑫、魏玉槐、晏昭祎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