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晚,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必修课“中国专题系列讲座”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第一讲在线上开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双聘教授査道炯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下的中美关系:现象与分析》的讲座。
讲座结束后査道炯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分享了自己对新冠肺炎疫情下中美关系的看法,以及对青年学生们的寄语。
在采访中,査道炯教授谈到,中美关系根据不同情况的发生时刻在发生变化,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中美关系可以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中国疫情爆发初期,美国的华人社会、中国留学生、一些美国企业对中国国内防疫工作的支持和贡献;第二阶段是疫情在全球扩散后,中国对美国社会提供了医疗物资方面的帮助,以及中美医护人员、科研人员之间进行交流,这种互动是中美关系的真正内容。而在疫情结束后,全球经济将主要依靠中国和美国两个市场的恢复,中国应该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中国与美国产品质量标准的“互认”,第二是当未来发生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时,应急物资的进出口及流通机制的互联互通。
谈到全球能源安全问题,查教授说,近日美国石油期货价格暴跌是因为疫情影响石油消费大幅度下降,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商库存压力过大,这些并非是人为主动造成的,而是由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与储存方式,以及市场的需求决定。这次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会想在能源供应方面走向自给自足,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针对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模式”和“中国梦”等概念的评论,查老师说道,对于评论,我们可以采取“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态度来面对。在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药品研发人员之间的交流,还有关于可能产生的后遗症的治疗方法,以及隔离等防控方法的交流,才是值得关注的。我们应该多了解不同国家处理具体问题的不同方法,尤其是外国在大型人群管理、楼宇通风设备、公共卫生政策等方面,有哪些好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更加科学有效地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挑战,将“以人为本”体现在医疗环境中,制定出符合我们国情的管理方法。
最后,查教授提到,学堂把北大最有国际交流经验的老师们汇集在一起,学堂的同学们应该把握这一机会,努力学习,广泛交流。中国的同学们要找到自己的专长,通过与老师和世界各国同学们的接触,思考如何能够成为未来处理国际事务的专业人才。外国的同学们来自不同的背景,通过在学堂的学习要能够丰富自己的思维,成为未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讲 座 回 眸
在讲座最开始,査道炯教授强调,在分析中美关系时,要了解对话的语境及政治情绪。査教授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学界和媒体在讨论中美关系时的情绪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如今,对彼此的恐惧已经成为了主要情绪之一。
接下来,査教授指出了中美关系中三个极具争议的议题,即美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接受是否是中美关系缓和的前提,中国的经济成功是否得益于美国的帮助,中国现在是否是发展中国家。査教授表示,上述问题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而争论双方往往各执一词,至今仍然没有形成共识。
对于所谓中美脱钩的说法,査道炯教授认为,这取决于对“脱钩”的定义。事实上,中美互相的直接投资的体量并不大,而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有利于平息反对两国加深合作的声音,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双方自我克制的牵制力比较小。
最后,査教授针对未来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所谓的其他国家需要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出选择、寻求保护的话语建构是有问题的,亚洲其他的国家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包括中美在内的各国在话语上都要有所克制,尊重事实。
师 生 互 动
Q:一些观察者认为,相比于日本等国,中国对于美国来说是更大的挑战。请问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A:我认为,从物质的角度来说,这个说法可能并不成立。所谓的挑战和挑战者,更多的是话语上的建构,是一种判断。我的看法是,话语修辞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拿捏好分寸,不能让话语失控。
Q:请问您可以分享一下,您对疫情后中日经贸关系走向的看法吗?
A:我认为,要理解中日经贸关系,就要看清参与中日之间经贸往来的公司的所有权。据我了解,从中国到日本的约85%的商品都属于八个大型的日本公司集团,而中国公司在其中主要是扮演辅助性的角色。在分析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时,因为商品原产国这个问题可能难以界定,不能只看表面上的贸易和投资数据,还要看主要公司的所有权。也就是说,表面上看是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实际上可能是这些大的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之间的经贸往来。如果要探讨中日之间未来的经贸关系,我认为主要的问题是这些日本集团公司如何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布局自己的产业链。
讲座内容整理:魏玉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