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研究决定,聘任Brent Haas(何必)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
今年距离Haas副院长第一次来中国已经过去21年了,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他从最初研究中国历史的旁观者,逐步成为中国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参与燕京学堂的招生与管理工作,使他更深地融入中国,了解中国。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对于早已经做好拜访多国合作院校、布局全球的宣讲计划的学堂招生团队来说,可谓挑战不小。
Haas副院长和招生团队及时调整宣传策略,全面开启网上宣讲与互动。他们将以往线上面试累积起来的经验,延伸到招生其他领域的各项工作之中。
海外无法赴约,他们特别策划了30余场与合作院校师生的一对一宣讲。针对学堂中国学六个研究方向,他们也特别筹划了四场分方向分享会。

Haas副院长作为主讲,介绍北大的基本情况,分享学堂的专业设置、办学理念和申请流程等,并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和在校生讲述自己的申请心得和在学堂学习的经历故事。
分享会在线上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申请者们的欢迎,宣讲视频相关内容也发布在学堂中英文网站及社交媒体上,方便更多人了解学堂。
近期2021级海外新生申请即将截止,刚刚结束线上宣讲的Haas副院长和招生团队,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审核来自全球的众多申请材料的工作之中。
“期待着可以尽快地恢复现场宣讲,我可以去世界各地与申请者们面对面地交流。”

新冠疫情的爆发,不仅给学堂的招生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困难,也对学堂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带来了新的挑战。
Haas副院长对于学堂行政各部门积极探索、全力投入的工作态度感到敬佩。班主任们为不能到校的同学们开拓新的信息交流渠道,教务的同事们做好课程联系与授课平台测试,沟通论文导师与组织毕业论文在线答辩等,这些都是学堂面临疫情挑战作出的积极调整应对。
“我特别佩服燕京学堂的同事们,感谢他们辛勤的工作,也特别感谢困在国外的同学们的耐心和理解。”

Haas副院长长期在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文越来越流利的他也更加体会到,学好语言对于从事中国研究的重要性。
“我个人相信,一定要学好中文,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学的学者。”
为学习中文的同学们,他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 作为初级中文学习者来说,一定要重视发音和语调的练习;
● 对中级学习者来说,尽量先不要用自己的母语来组织句子,尽量用中文的思维直接思考造句;
● 对于高级学习者,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词汇量,不要局限在已经掌握和习惯的词汇,走出“舒适圈”。

Haas副院长坦言自己在中国的多年生活中,从作为一名普通留学生身份的“旁观者”,逐渐融入中国,成为见证中国不断前进发展的“亲历者”。
加入燕京学堂,他相信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经验,为来到学堂的世界青年学子们,解答疑惑、陪伴成长。
“这些年我一直都在从事国际教育行业,愿意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