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上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20-2021学年必修课“中国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讲在线上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Daniel Bell)教授、复旦大学哲学系白彤东教授和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题目为“儒法之争:历史视角与现代启示”(Confucianism vs Legalis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燕京学堂副院长何必和学业主任陆扬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与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讲座主题基于三位演讲嘉宾“普林斯顿 - 中国”系列丛书中的四本著作。“普林斯顿 - 中国”系列旨在出版研究中国核心问题的著作,拓展中国研究相关的学科边界,培育跨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
讲座结束后,贝淡宁、白彤东、朱苏力三位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分享了他们求学治学的经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应用的思考,以及对燕京学堂同学们的建议和期望。
在采访中,朱苏力教授表示,儒家和法家都是中国古代社会在发生重大变革之时,对时代的应对。儒家主要针对西周早期,法家主要针对战国后期,但这些思想本身是对社会生活的分析和采取的应对措施。面对现实、与时俱进,是我们应该向先哲们学习的地方,“所有的思想都应该能够面对和回应现实中的问题。”他认为,全球化和现代化都是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情况,外来文化与古代文化一样,是今天中国学者乃至中国社会发展可以思考和借鉴的资源,而不是制约条件。
关于治学,朱教授提到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不应该遗忘中国社会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有的思想、制度、问题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因此他在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视“本土资源”,也建议青年学生们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在生活中勤于观察和思考。
白彤东教授在采访中分享了他从本科学习核物理专业到转为研究政治哲学的经历。高中时期,他对科学知识和自然辩证法就有很大兴趣,本科期间就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现并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即使后来不再从事科学研究,白教授认为学习物理的经历也是非常宝贵的。“我们现在提到的现代科学主要指的是现代物理学,这可以说是人类文化近四五百年来最伟大的成就。对一门科学有详细、系统的理解,知道真正的科学研究应该怎样进行,让我在讨论许多问题的时候可以更有底气。”
在提到中国的政治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时,白教授举例道,在疫情防控期间,是否戴口罩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决定,而是会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这讨论的其实是“公”与“私”的界限问题。儒家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公与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连续的,由“私”出发,可以推出“公”的准则。用这些思想来分析现在人们面临的挑战,从广义上讲,应该是儒家对我们今天社会的贡献。
贝淡宁教授在采访中提到,现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虽然坐在一起却毫无交流的同学们,因为大家都在低头玩自己的手机。他曾经尝试在山东大学推行“不用手机日”,但发现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很难坚持。在表示遗憾的同时,他提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礼”是必不可少的。他希望大家能尝试新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尊礼,建立起人们之间的归属感。
贝淡宁教授认为,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显现了一些传统思想的延续,例如早期较严厉的防疫措施是偏法家的做法,而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人员和科学家们,则可以被称为当代的“君子”,因为他们不仅有“贤能”,更愿意为普通民众承担风险、贡献力量。当然,儒家学者都同意,老百姓对专家与统治者的“信”是最重要的。
最后,三位老师还给来到燕京学堂学习和研究中国问题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贝淡宁教授分享了他的教学经验,并鼓励同学们采用多样的方式学习,与老师深入探讨。朱苏力教授建议同学们要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和学习,兴趣会带领大家更加深入地研究问题,乐此不疲。此外,同学们还应该注意结合自己过去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新的问题。朱老师提到,他在研究法律的过程中,常常借鉴和运用自己青年时代在文学和历史方面积累的知识,这让他受益匪浅。
白彤东教授鼓励同学们多了解科学知识,学会用尽量客观、辨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保持开放的眼光和心态,多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思想,在对比中不断探究其背后的道理,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
讲座回眸
讲座伊始,何必副院长代表燕京学堂对三位嘉宾及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讲座不仅是法律和哲学之间的跨学科对话,也是连接历史、当下和未来的对话。
贝淡宁教授首先以“儒化的法家:孰生孰死”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儒化的法家”(Confucian Legalism)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作用。贝淡宁教授联系历史和现实,讨论了“儒化的法家”中哪些观念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哪些仍然还“活”着,并可以为未来提供启发。
白彤东教授基于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Against Political Equality(《反对政治平等》)作了报告。他认为中国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们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即统治合法性的来源、如何将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团结在一起,以及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白彤东教授认为,“法化的儒家”(Legalized Confucianism)提供的方案具有启发意义。他提出,儒家的“新天下体系”有望回应当前国际政治的困境。
朱苏力教授的报告主要从历史视野中观察中国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发展。他认为,在古代中国,最核心的三个问题是:如何治理村落、如何治理王朝、如何应对北方游牧民族。他认为,儒家思想主要在村落发挥作用,基于儒家纲常观念的家族治理是村落治理的主要模式。在国家治理和处理同游牧民族关系方面,法家发挥的作用更大。此外,朱苏力教授介绍了统一文字、统一官话、科举考试等中国古代重要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对话环节,三位嘉宾进行了精彩的观点交流和碰撞。贝淡宁教授提问,朱苏力教授的报告主要基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然而中国早已不是农耕社会,中国古代的政治理论能在何种程度上为未来提供启发?朱苏力教授回应了贝淡宁教授的问题。他表示,中国社会的确经历了剧烈的转型,成为了高度工业化的社会。在此背景下,不可否认,基于熟人社会的儒家思想在当下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但他强调,儒家思想中的贤能政治、重视教育等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Q:“儒化的法家”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法律制度,这样的制度又是否可以在其他国家复制?
A:贝淡宁:儒化的法家是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中发展出的政治思想,很难在其他国家直接复制。以疫情为例,在很多西方国家,为了生命安全牺牲部分个人自由和隐私的政策依然难以推行。
Q: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期待世界政治中出现“仁爱的世界警察”(benevolent world police)这一想法是否可能?
A:白彤东:这是政治理论家提出的规范性理论(normative theory)。如果中美等大国能在气候变化、难民问题、疫苗分配等问题上开展务实合作,这一想法可能实现。但现实中,国际关系十分复杂,既有摩擦与冲突,也有一些取得进展的国际合作。
此外,嘉宾们回应了同学们关于统一官话制度的重要性、“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趋势、贤能政治的当代意义等问题。
讲座内容整理:魏玉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