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项目以必修课为着力点,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出发、用跨学科思维理解当今世界与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学堂坚持课程育人,创新课程体系,通过以问题为导向,跨学科知识的显性教育和实地调研的隐性教育协同发展,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转型中的中国”作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全学年核心必修课程,聚焦当代中国,以现代性和可持续性两个中心概念为主题,以跨学科的视角从经济、政治与法律、社会与文化、环境四大领域,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与世界。
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由于70%的同学们身在海外,“转型中的中国”采取全线上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同学们通过文献阅读、课堂学习、分组交流的方式形成问题意识,提升并深化对相关领域的认知。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各自感兴趣的领域的深入了解和相互交流培养,同学们学会以开放的视野看待中国与世界,以科学的方法全面认知与分析问题。
15位来自北京大学八个院系和康奈尔大学的指导教师们以多学科视角,结合中国的抗疫经验和经济社会现状,聚焦讨论新冠疫情对世界的挑战与应对方式,帮助同学们深刻了解今时今日的中国与世界。
2020-2021学年“转型中的中国”课程指导教师
经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刘国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雷晓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李力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石菊
社会与文化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吴利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陆杰华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吴靖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慧瑜
政治与法律
康奈尔大学 徐昕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张健
北京大学法学院 郭雳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范士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张长东
环境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世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建华
为确保完成课程目标,保障教学质量,燕京学堂培养与奖学金办公室对线上教学体系进行了全面筹划。课程筹备期间,老师们对全体新生的时区进行统计,为了保证课程时间符合身处15个不同时区同学们的需求,决定将课程放在北京时间20:00-23:00。
开课前,全体指导老师们在线上集体备课,就线上集体授课、开展小组讨论、授课议题等课程核心设置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培养与奖学金办公室也积极配合指导老师们进行课程平台的搭建与测试,为老师们整理了高效的线上教学指南。
开学初,培养与奖学金办公室对“转型中的中国”课程的八位助教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讨论会。作为燕京学堂二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助教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不仅在线上讲座中积极关注学生的互动情况,更尽心、高效、有序地引导小组讨论的各个环节。助教们在线上讨论课上的精心构思、巧妙设计,让学弟学妹们即使距离千万里,也能充分热烈地讨论,享受到学堂的学术氛围。在课下,助教团队紧密关注同学们的学习情况,积极解决各种问题,做好学生与老师的桥梁,他们的付出和组织能力都受到了老师们的嘉许。
在秋季学期第二周的教师“开课论坛”中,老师们以对新冠疫情的分析和反思为主题,用各自学科的视角阐述并讨论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和挑战。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与教师们积极互动,深入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面对疫情的应对策略以及今后发展。
在第13周的教师“结课论坛”中,以“十四五”规划为主题,老师们从多元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的转型进行观察、思考与讨论。老师们通过开篇的全球疫情学术讨论与结篇的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学术讨论,呼应本门课程现代性和可持续性两大主题,引领同学们通过学术对话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共同探寻未来发展。
2020年秋季学期八位授课老师重新审视了“转型中的中国”课程的设置及意义。
徐昕(康奈尔大学):
“转型中的中国”课程作为燕京学堂的核心必修课,说明了它在课程架构中的分量和意义。我们了解的中国不只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更是实际变化中的经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危机。
课程系统将重大问题进行了有机整合并开展探讨,给学生丰富的视角去洞察一个变化中的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带他们学习如何抛弃定式和偏见,从客观角度认识、理解中国的转型。
同时,我们讨论的不仅是中国本身,而是在世界舞台上和历史脉络里中国的发展。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有些是中国特色问题,有些是很多社会在由“传统”转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共性问题。只有把中国故事和中国话语放在宏观视野里,放在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时空中,放在历史的变革和战争的流转中,才能看真、看清当代中国转型中的问题。”
刘国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老师们非常享受给燕京学堂学生授课的过程,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都愿意敞开心扉的与老师们交流,这让老师们感到放松和充满活力。希望有更多课程能学习燕京学堂“转型中的中国”的授课模式:师生交流更加平等,教学相长。”
吴利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通过“转型中的中国”,学生们不仅能发现中国的特殊性,同时能把中国的案例放在全球的背景去审视,将他们在课上所学的中国故事与已有的现代化理论,或者关于家庭与社区的理论进行对话,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希望同学们能“既从中国看世界,又从世界反观中国”。”
吴靖(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冠疫情之下,“环球共此凉热”更加凸显了“转型中的中国”跨学科的授课视角和讲座与实地调研相结合课程设置的超前性。它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平台,让学生们更快、更多视角地了解疫情中不同人的处境、不同社会与组织的行为、其各自内涵的逻辑,以及组织之间如何相互协调才能达成共识。”
郭雳(北京大学法学院):
“尽管隔着屏幕,尽管身处五湖四海,但学生们都是身处在疫情当中,疫情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防疫措施也让生活有了新的变化,学生们都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结合本周学习的课题,比如法治,探讨对各自国家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去理解和遵守新的规范。学生们设身处地地谈到自己的感受,并能够在老师和助教的引导下把感受上升到抽象的理论和原则,这就是学以致用。”
张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有一组讨论令人印象深刻:同学们在讨论中国的党政关系课题时,会结合中国的司法制度和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来分析问题,说明大家在“转型中的中国”课堂上不仅完成了既定的阅读材料,还能将其他课程或者从其它学习渠道获得的知识与这门课融会贯通。”
张世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环境问题。在“转型中的中国”课上,他们不仅关注问题本身,更力图研究环境问题是如何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形成和解决的。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课题,更会是其他国家环境问题治理和政策研究的重要参考。”
徐建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学们的文化的多样性是这门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而这种多样性会让师生相互受益。学生的视角往往会给我们惊喜,原来可以通过这样的视角看待中国和某个问题。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打开了眼界,了解到他们所接触到的中国问题都不是简单的,其形成背后有多种因素。”
最后,面对疫情期间网络学习的挑战和大家身处世界各地交流的困难,老师们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提出了宝贵建议,并期待同学们在2021年春季学期和未来的学习中可以将课内所学与课题研究融会贯通。
文字整理:范美文、周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