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 春天,在院子里种下一个梦想

春季的校园中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2021年4月2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22级中国大陆招生系统正式开放,4月8日,本学期第一场中国大陆招生宣讲会也将开启。

相信有不少小伙伴们会好奇在静园学习生活的两年到底是怎样的体验?

学堂的同学们毕业后会去向何方?

在未来生活中学堂的经历又将怎样帮助到大家?

近日,我们联系了几位燕京学堂校友,请他们回顾了自己在静园学习与生活的经验和收获,也分享了他们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向上的底气

燕京学堂自2014年8月正式启动了中国大陆学生的招生,同年10月启动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招生。至今,共培养了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656名青年学子。

谈起在学堂的学习经历,校友们首先都提到了自己在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获益良多。

陈昶羽(2018级,在学堂专业方向为政治与国际关系,现为纽约大学东亚研究博士研究生):学堂的老师们水准非常高,在课程和老师的交流之中我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思路都有很大的提高。我的博士研究的基本学术兴趣和关注议题能够形成都离不开在学堂的学习经历。

张泽坤(2015级,在学堂专业方向为历史与考古,现为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在学堂我最喜欢的课是Giuseppe Vignato(魏正中)老师的中西文化交流考古和陆扬老师的中国宗教史。我们在魏老师的课上读了一学期耶鲁大学韩森老师写的《丝绸之路新史》,后来韩老师成了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在学堂接触到了很多中西方汉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通过学堂的小伙伴们认识到了世界的多彩和参差。

徐杨(2016级,在学堂专业方向为法律与社会,现就职于国家开发银行):在学堂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是金李老师的“当代中国资本市场“,因为老师上课案例丰富,妙趣横生,常常让我们代入资本市场的不同角色去相互辩论,最后在总结的时候老师又总能在我们都没想到的点上给我们新的启发和升华。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与全球治理”一课上,听何亚非老师讲如何推动G20机制建立的亲身经历也让我很有收获。此外,燕京学堂跨学科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教学特色,也为同学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体验。

雷雪飞(2018级,在学堂专业方向为经济与管理,现就职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学堂的一系列课程和实践机会,我得以前往许多我未曾去过的地方,有城市也有乡村,通过这些实践,我对祖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与外国同学的交流中我也能够更好地向他们介绍中国,做好沟通中外的“桥梁”。同时,学堂全英文的交流与授课环境,能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语言水平。这不仅仅是指英文,只要你有兴趣愿意用心,法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在学堂都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和伙伴帮忙提高。而在工作中,语言能力是胜任许多跨境业务的关键,能够帮助我快速学习、高效处理问题。

马莹祎(2016级,在学堂专业方向为法律与社会,现就职于众济律师事务所):学堂为我们跨越知识的边界和学科的壁垒尽了最大努力,也用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充实着我们专业地图的底色。在学堂期间,我跟随王曙光老师参加了城市农业遗产的调研活动,王老师对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思考也激励着我。后来,我参加到建水古城的老宅现代化空间改造项目当中,更好地理解“在地化”文化的重要性,从本地区去寻找能够激活空间活力的文化要素。

唐晓周(2017级,在学堂专业方向为政治与国际关系,现就职于中国外交部):我在学堂最大的收获是能在多元化的课堂上从不同视角探讨问题。“转型中的中国”每节课后的小组讨论和两次田野调研对我影响很大。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同学对同一话题展开讨论,很能拓宽思路,而田野调研帮助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交流的和气

回忆起在学堂学习和生活的两年时光,“多元”“开放”“跨文化交流”是同学们反复提起的关键词。这样的感受是由燕京学堂背景多元的学生群体带来的。能与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同学们针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这样的经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雷雪飞:由于学堂多元的文化背景和独有的中国学(China Studies)培养体系,我接触着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声音,也在这些声音中逐渐坚定了自己。求同存异,博采众长是我在学堂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与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交流中,在听取他们见解时我也会理性地思考,并用合适的方式陈述自己的观点,这对我们双方的沟通都大有裨益。而在工作中,拥有这样的能力也极为关键。

穆则帕尔·穆铁礼甫(2017级,在学堂专业方向为法律与社会,现为中国某航空公司管培生):我在学堂收获了跨文化交流的宝贵经历,以及可遇不可求的挚友。即使当下我们分布在不同时区,依旧每天联络。不仅如此,工作之后我发现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业务而是沟通,其中包括同事间的沟通、部门间的沟通等等。在学堂的各种经历让我变得乐于沟通、善于沟通,不惧职场挑战。

刘霄临(2015级,在学堂专业方向为哲学与宗教,现就职于上海某党政机关):在学堂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一起学习,我发现尽管我们的背景如此多元,但在某些问题上又有高度的价值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或许代表了普遍价值,也有可能是集体偏见。这引发我的思考,让我深刻感受到个人所处环境的局限性,以及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更广阔的世界的重要性。

徐杨:和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同学在课堂内外沟通,让我能够更加快速地理解不同立场。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国际关系的一门课上,我和美国、韩国同学一起辩论中美韩三国当时正在进行的外交谈判,就好像是在参与模拟联合国。在研二的时候,我担任了学堂的书院辅导员,日常组织活动的时候也会感受到文化差异,这时候厘清很多模糊地带,达成共识就尤为重要。

探索的勇气

燕京学堂致力于为学生们搭建跨学科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能够自由探索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而几位校友们也纷纷表示在这里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

张泽坤:学堂的同学大多都有非常有趣的生活经历,和他们的交流打开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少了很多负担。

徐杨:学堂的同学们经历都非常丰富多彩,和大多数国内学生按部就班保研、实习、就业不同,有的外国同学可能是在投行工作了几年之后来读书的,也有的朋友是在日本研究了一年禅宗然后来中国学习宗教,还有很多人有Gap Year的经历,他们的多元人生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

陈昶羽:学堂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让我们可以不局限在学科建制的固有框架中,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学堂的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例如通过参加全球青年中国论坛并担任讨论环节的主持人,我也得以接触到其他领域非常杰出的人。

马莹祎:在学堂我收获了难得的朋辈群体,大家相互支持、彼此鼓励,这些都让我们敢于尝试、喜于突破,也能更好地去理解和尊重差异。也正是因为跟几位同学一起备考顺利通过司法考试,我才能从事律师这个职业。而学堂同学们身上展现出来的自由勇敢和多元也促使我去反思,也许每一条路都能走成坦途。所以毕业后我先是选择了就业的大冷门公益行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接触传播茶文化的行业。在每一次的茶事活动当中,我都在努力发出自己的“文化之声”,用中国的声音讲述茶文化,真正地让我找到了满足感。

给正在学堂就读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刘霄临:在学堂里,充分享受从北大到学堂以及其他各方提供的宝贵资源和机会,好好利用短暂的两年时光,积累学术和实践经历,丰富自己的履历,为日后求学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徐杨:一是增强规划意识:学堂的环境很自由,所以自我规划尤其重要,要有一个“问题意识”去牵引你选课、做研究,这样才更有章法地去安排自己的学习历程。二是增强主动性,学堂的导师资源非常丰富,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弹性很大,想要更精专的研究,就要主动去和导师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有进一步的接触。

唐晓周:在学堂的两年是非常快的,学堂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有国际一流的师资和出类拔萃的同学,并且非常乐意支持大家的学术构想和职业规划,希望学弟学妹能好好利用这两年的短暂时间,最大化用好学堂提供的资源。 

给准备申请学堂的小伙伴们的建议

张泽坤:如果你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想要拓展多元学术视野,认识有趣的小伙伴,学堂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穆则帕尔:一定要自信,这是一切的开始!

马莹祎:对于准备申请学堂的同学,希望大家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能听到所谓的“calling”(召唤),学堂高度的包容性、自由度和可能性也要求同学们有很强的内驱力,方可毅然前往,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当然,如果有着坚定的学术道路和思考,也请坚持深耕,不需要转换跑道,适合的才最好。

雷雪飞:燕京学堂就是一个小小的全球“视界”,在这里,你会拥有开阔的胸怀、创新的思维、独立的灵魂和无限的创造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燕京学堂等待有着无限可能的你!

燕京学堂2022级春季招生已经开启,静园小院中碧桃芬芳、珙桐发芽,最惹人喜爱的紫藤花也在酝酿即将到来的绽放。

如果你想体验一段不那么“普通”的研究生生活,

如果你想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年轻人们深入交流,

如果你愿意迎接更多挑战、勇敢地追寻自己内心的召唤,

燕京学堂大家庭欢迎你呀!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