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韫佳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专业领域为语音学,主要从事汉语语音学的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研究。王教授对静园感情很深,从写博士论文时在实验室深夜挑灯做研究,到导师七十大寿时为导师策划庆生,再到导师离世后在五院吊唁追忆与送别,王教授细数着和静园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一段又一段回忆。
Q:您第一次到静园大概是什么时候,对静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A:具体的日子我不记得了,我回想了一下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当年考博士都必须集中到北京大学来笔试,所以我猜想可能第一次就是我考博士的时候,需要到中文系来办个手续,当时就中文系在静园五院。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入学之后去系里和实验室见导师以及实验室的其他老师和师兄师姐,因为我是学实验语音学。
Q:如果让老师用三个词来形容静园,您会用哪三个词呢?
A:其实很难概括,静园比较古雅,整体上也是朴素的。我刚入学的时候的静园和现在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静园中心地带是一片树林。我也找不出第三个词,我觉得就是朴素和古雅两种风格结合在一起。
Q:您记忆中在学生时代在静园有没有发生什么比较有意思和比较难忘的故事?
A:我自己对静园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我的学科方向语音学算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自然学科,那个时代跟今天不一样,现在声学分析现都是软件化了,在家就可以做,但是当年是电子管的时代,必须到实验室来做各种测量和数据分析,所以我无论是来了之后学基础课,还是做博士论文的工作,就一直是在静园中文系五院里头。我还记得五院二楼靠西边尽头的房间是语音实验室,语音实验室有一排朝西的窗户,下面就是静园的树林。
以前我没有太注意静园,说实在的,那个时候可能学习压力很大,也不是很在意周围这些事,当时实验室有一位从荷兰来访问的语言学家 J. H. v. d. Hoek ,他和当时的实验室主任沈炯教授进行合作研究,沈老师给他取了个汉语名字叫冯丹胡。他一个人在这儿没什么事,就总在实验室待着。有一次我问他:“冯老师,你每天站在这儿往外看,在看什么呢?”他说:“你不觉得这个是一个带风景的房间吗?你看下边这个园子和对面的院子(一、二、三院)多美。”我也就也往西看,第一次觉得静园很美——那个时候正好是秋天,静园树林里的树叶有些黄了,所以古朴典雅之外还有点肃杀的那种感觉。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这里的美,心想:怎么中文系能占据这么好的一个地方!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五院的墙上是有爬山虎的,这些植物下面可能会潜藏一些蚊虫,会有壁虎来吃这些蚊虫,所以朝西的窗户上,就经常有壁虎一动不动地趴着。荷兰来的冯老师可能没见过壁虎,他第一次看见的时候特别吃惊,说:“这个小东西这么在外面趴着,像和你透过窗户对视一样,你不觉得特别可爱吗?”
我是1990年到1993年这三年在北大做博士生的。那个时候校园里头没有这么多人,我感觉那个时候也没有太多人注意到静园。那个时候静园的每一座小院门口也是每年春天都有紫藤花开,静园里头因为种满了植物,春天开花,夏天结果,秋天收获,每年都是这样的一个季节轮转。但是那个时候没有太多人注意这个地方。可能现在大家物质生活好了,就慢慢的有闲暇来关注这些了。
我对静园五院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我做博士论文的最后一年,现在博士生都是念4年,我们那个时候只有3年的时间,所以那一年是非常辛苦的。我经常是夜里12点之后才能从实验室回到宿舍。那个时候条件不好,中文系小院黑灯瞎火的,路灯基本上都不亮,我就必须随身带着手电。五院后边那时候好像一直有些非校内人员临时居住,他们每天坐在黑暗里头聊天,我一个人在楼上还是挺害怕的。我还记得有一次计算机跑程序跑得特别慢,就一直不敢关机,否则前面做的工作就等于失败了,等到那一部分数据终于跑完了,然后全部都打印出来,可能都已经是凌晨一点了。然后等我回到宿舍的时候,我发现同屋不见了,对门和隔壁的同学也都不见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特别忐忑,后来才知道同屋看到我这么晚了还没回来,就和对门以及隔壁的同学结伴去五院找我(他们都是外系的,不熟悉五院),路上走岔了,没遇到我。这件事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当然也是在五院进行的,答辩结束之后全体还在五院门口照了相。
除了我自己的人生道路之外,我个人对静园还怀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我的导师林焘先生、师母杜荣先生,都是燕京大学毕业的。他们是在燕京大学读书认识之后结婚的。那个时候静园还是女生宿舍,我的师母杜荣先生就是住在静园的女生宿舍里头。我入学的时候,林焘先生家就住燕南园52号,在燕南园抬脚就能到静园中文系,非常方便。
那个时候我们实验室每周有例会。有一次例会正好赶上林焘先生的七十大寿,林先生当然不会主动告诉我们,是师姐发现的。她让我和我师妹偷偷地到友谊商店买了蛋糕。那天的例会结束之后要散了,师姐说不能散,我们还有一个仪式。然后我们就把蛋糕拿出来,祝贺林先生的生日,怹非常惊讶,当然也很高兴。当时沈炯老师特地带了相机,拍了不少相片,林先生吹生日蜡烛那一张拍得特别艺术化。这是关于静园的特别美好的一个回忆。
静园从一片小树林改成了今天的草坪,但是我还是更怀念我做学生时候的那一片有花也有果的树林。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到静园里头去买静园产的苹果和桃子,那是最新鲜的。
林焘先生(中)70大寿,王理嘉教授(左一,已故)和博士生王韫佳
Q:老师在静园这些年经历了从学生到教授这么一个转变,静园这个空间对您来说有没有什么变化?
A:倒也没有一个太大的变化,好像也都默默的接受了。北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一个免费的公园了,静园更是成了一个著名景点。当然我也觉得挺自豪的——这么一个吸引人的地方,自己在此度过了博士阶段,从此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中文系从静园搬到人文学苑来,地方宽敞多了,我们每个人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工作也方便多了。静园五院地方太小,那个时候做点学术活动也很困难。但是总觉得,静园五院,一个非常契合中文系学科特色和中文系气质的这么一个场所,永远都不属于中文系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遗憾。就像我今天从燕南园穿过,每次路过我导师住过的52号,都要多看几眼。这栋小楼,我学生时代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差不多天天从五院往这里跑——每写一个章节都要到燕南园来送给导师看,我写一段他给改一段。现在就觉得,静园跟我没有关系了,燕南园也跟我也没有关系了——多少少还是觉得遗憾的。
Q:那您在教师时代,在静园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让您觉得特别难忘故事呢?
A:教师时代我觉得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的事件就是我导师去世,怹老人家的突然离世给我打击特别大,大概有那么一两年,我经常做梦,梦见林焘先生去世是一个谣传。那一段时间,我骑自行车在校园里头,如果看到一个背影是满头白发的老人,我都本能地想加速绕到前面去,看看是不是林先生;然后才会意识到,林先生都去世了呀!林焘先生去世,中文系在五院把一个会议室临时改为灵堂,社会各界送来的鲜花把会议室挤得满满的,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那一年中文系连续有三个老先生过世,真是给人“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的感觉。后面的老先生去世,系里也都在五院里设了灵堂,接受社会各界的吊唁。那是我工作之后在静园发生的最让我觉得悲伤的往事。
静园五院中文系王韫佳博士论文答辩现场,左起林焘教授、徐通锵教授(已故)、沈炯教授(已故)、答辩秘书高明明(当时为中文系在职博士生,北大英语系教师)
Q:老师您搬到人文学苑这边之后还有回去过静园吗?
A:没有特地的进去过,因为也不太清楚让不让我们进去;但是有时候,特别是春天的时候,比如说去勺园食堂吃饭,也会和系里的同事一起去静园草坪走走。有些在北大读本科而且一直在北大工作的同事,他们经历的静园生活比我多得多。但是我想,像我这样整个博士论文期间,每天晚上一个人守着静园五院的那栋小楼,目前在系里可能是比较少见的。
Q:文史哲三院都曾坐落于静园,有学生在BBS上留言称“(静园)这里是北大的精神所在”。请问在您心中,静园所代表的北大精神是怎样的呢?
A:我倒是不太主张把一个东西特别神圣化,或者是把一个物质赋予它太多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其实不光是静园了,北大,也就是老燕大,留下来的老建筑是很多的,你也可以看到这些建筑的风格其实都是挺像的。所以我觉得也不光是静园怎么样,也不光是文史哲怎么样,北大是文理都很强大的这么一个大学。
我喜欢北大,包括历史上的燕大,是因为我敬仰导师这一辈人严谨朴素、能够安静地坚持自己信念的这么一种风格,无论园子外面的氛围有多么的浮躁。老前辈们从未在清贫的,或者环境特别恶劣的条件之下,放松对自己学术的要求,这是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我觉得这个是我自己要努力的去向前辈学习的。这也是我自己在教书的时候一直向自己的学生灌输的一种理念,就是宁可发表的东西少一点,但是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你既然要做这个东西,你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把它做到最好,要不然你就不要去做。
我还记得,我快要进行论文答辩的时候,导师特地到实验室来找我,怹发现有我一个参考文献的年代出现笔误。怹平时对我都是非常和蔼的,那天一反常态地严肃,怹说: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是往往是一个小细节一错,给人感觉这个学生就不可信了。老先生那个时候已经退休了,但是学生的论文,一字一句,一个标点符号,一条参考文献,他都要仔仔细细读下来。这件事我永远铭记在心,这就是在我心中永远与静园和北大联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