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后,邵燕君老师在中文系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已在北大度过了35年的时光。作为“北大评刊论坛”的主持人,邵老师曾与志同道合的文学爱好者们共聚静园五院,在五院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他们带着对文学的热爱,六年如一日地追踪点评着国内的十余种主流文学期刊。一批批属于未来文学史的扎实史料,在五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激烈讨论中被写就。
2007年9月16日赵祖谟老师来论坛
Q:您第一次来静园是什么时候?对静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A:我是86级学生,进校的时候静园是一片茂密的果林,大概半人高,果林的里面相对封闭,是北大学生散步、谈恋爱的去处。后来静园变成草坪是因为北大图书馆要扩张,会占据图书馆前面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公共草坪,大家非常不舍,加上有规划专业的声音坚持高校的设计要保持“中空”的布局,所以一片供大家活动的公共空间必须存在,如此一来,静园的果树就被砍了,就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静园草坪。有趣的是,如果说北大图书馆前的草坪始终充满着特别骚动的青春之气的话,后来的静园草坪变成了沉静安稳的中年之气,过去夏夜一展歌喉的草坪歌手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各种遛娃大军,另外静园草坪上的植物比起以前的老草坪也显得更加杂乱。
Q:您对静园五院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吗?
A:提起五院,冯先生让我印象很深刻。冯先生是当时的教务,当时没有计算机,工作记录都是手写的,老人家特别厉害,几乎认识我们中文系的每一个学生,脑子也特别好使,关于学生的事情记得很清楚,你去找他问学分的事情,他能叫出你的名字,说“对对我记得你修的学分……”
我之前一直在五院给学生上课,大概有六年多时间。当时在做“评刊论坛”相关的工作,那门课也是纯粹的讨论课,我几乎不会讲什么,主要是请大家评论文学刊物,讨论作品,讨论稿子。就在静园五院的会议室里,那个时候的条件不太好,会议室有点简陋,我们学生会带自己家乡的茶点过来,讨论、聊天,差不多三小时的课,我们常常讨论一下午,吃完晚饭之后回来继续讨论。虽然那个时候我们用的五院会议室特破特乱,但是它很有用。我最后还写了一篇《我们的论坛》,分享关于我对五院的回忆。
这个论坛我们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几位“泰斗”都来过,包括谢冕老师、洪子诚老师、曹文轩老师。最值得记下的是赵祖谟老师。赵老师在80年代中期就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下肢瘫痪了,多年来忍受着疼痛无情的折磨,所以很多中文系的学生并不知道他。我当时请他指点我们的学生怎么写小说点评。赵老师拄着拐来到我们课堂,带着厚厚的讲稿,逐一点评同学们的点评,切中要害,让同学们十分受益和感动。这份师德和师生情的传承,比知识更为重要。我们当时还请了好多老先生,而且这个活动还会吸引很多作家和编辑来听,因为外面的很多文学研讨会其实和文学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是我们的活动还是会就作品论作品,谈文学。我们就天天在那争、天天在那吵今年推荐哪个不推荐哪个作品的问题,这其实就是靠着大家的兴趣、激情、感情和爱维系下来的活动。
Q:您经历了从学生到教授这样的一个身份的转变,静园五院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您来说有什么变化吗?
A:其实还是一个家园的意义——不觉得它仅仅是一个系办公室,对我来说,因为有评刊的活动,我每周至少在五院会度过一个讨论热烈的下午,这样年复一年,静园五院对我来说就逐渐成为了家园。
Q:搬到人文学苑这边之后,您觉得这边和静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给您的感受有什么样的区别?
A:我发现人生真残酷,你以为你会多怀念吗?也没有,只要条件更好就都不怀念过去。当时所有人见到我们中文系都说五院没有了,是没有了。我其实真的也并不悲哀,因为我们不也到了一个还是这么古色古香的地方,而且关键是,我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了。人文学苑现在也开始绿化的时候,我们特意申请种紫藤和西府海棠,还有山楂,就是把曾经五院的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花木重新种上,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延续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