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哲学与宗教)| 万有相通,于经卷中阅圣贤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项目下设有六个专业方向,包括法律与社会、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与管理、文学与文化、历史与考古,以及哲学与宗教。学堂在每个专业方向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以支持同学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中国问题进行研究。

中国学(哲学与宗教)

有关哲学的思考,贯穿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那些不曾停歇的振聋发聩的追问,回荡在华夏精神长河的上空。对于哲学与宗教的回溯,是中国学绕不开的重要旅程,在燕京学堂,这种学习和探索在“中国学”的境域之下则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这既是一次充满新奇的初探,带领着初来乍到的朋友们溯源而上的奇妙旅程;也是一次对话,一次站在崭新时间节点和桥梁上的沟通。

2020-2021学年,燕京学堂哲学与宗教专业方向一共开设了三门课程,包括“中国思想史中的关键概念”(Critical Conceptions of Chinese Thoughts),“中国宗教经典阅读”(Chinese Classics and Thought: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和“中国人的世界观”(Chinese World Views)。

中国宗教经典阅读

Chinese Classics and Thought: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授课教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学业主任、历史学系教授陆扬

对于学科基础的重视一直是学堂授课的重点之一,这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后续成长和未来发展提供一个牢靠的平台,更是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术应有的态度。在陆扬教授所开设的“中国宗教经典阅读”一课上,这种求真、求知、求索的精神被不断强调着。

这门课以“儒、释、道”三家来进入传统中国的精神图景,并带领学生观察和研究各个传统的流变与发展,并以此展开对传统中国哲学与宗教的讨论。丰富的阅读材料和精彩纷呈的课堂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在不同程度上让同学们对中国哲学传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来自卢旺达的Claudine Ukubereyimfura 同学分享了她在课堂上的收获:这门课是我这学期最喜欢的课程。在课堂当中,我们有参与度非常高的讨论,同学们在讨论中大胆分享自己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我们还需要提交两周一份的材料分析,这也促使我不断思考,并在此过程中加深了我对与原文的理解。另外,能够参与到陆扬教授的课堂也是一件很令人庆幸的事,因为陆老师总是能够解答我们的问题,并且提供一些相关历史背景的资料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这对我们的学科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今年,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位新加坡同学Chuang Xue Hng也来聆听了这门课,他表示,在“中国宗教经典阅读”一课上,每周陆老师会带领大家以阅读儒释道经典原著的方式来学习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重点思想与文化,并且了解这些思想是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发扬光大的,这一过程让他对中国哲学和宗教的思想与发展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经过陆教授的细心引导,我们不仅对原著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而且练习了对待学术原著的正确方式。”Chuang Xue Hng说道,“在课堂上,我们都有足够的空间发表意见、进行交流,大家换位思考的能力也提高了。这门课敦促了我对人生有所反思,同时也带领我从新的角度来看待中华文化。我觉得这门课是燕京学堂的一颗明珠,也是我至今上过最能体现出北大精神的课之一!”

中国人的世界观

Chinese World Views

授课教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赖立里

在燕京学堂,对于哲学与宗教的探索从来没有止步于学科的桎梏,而是在不断突破框架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可能。由赖立里副教授开设的“中国人的世界观”一课就是这样的跨学科尝试。这门课以哲学为出发点,内容却横跨人类学、历史与文化。在课堂中,学生们不仅需要仔细研读中国的传统经典哲学著作,还需要对一些文化遗产、建筑历史、中医实践进行讨论与观察。“身体哲学”,这个对于在中国语境下生活的人们都极具挑战性的名词概念,在这门课的讨论当中被不断逼近,并吸引着同学们进行更深的探索。

来自美国的Julia Cai同学本身是法律与社会方向的学生,在选修这门课之前,她对中国哲学知之甚少,却在一学期的学习之后体悟颇深:虽然我知道在当今世界或许很难做到,但是我从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经典中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边界是相对的,是不断被讨论和迁移的,在课堂上关于“风水”、中药的讨论也让我对此前并不熟悉的领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赖老师也表示设计这样一门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对于燕京学堂的学生来说是很合适的。“今年的课堂上有来自美国、印度、波兰、加纳-日本的同学们,这种跨文化的背景给我们的讨论带来了许多惊喜和乐趣,同时也显现出了学习‘中国人的世界观’的重要性,在众多的‘世界观’中,我们要怎样搭建起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这种多角度跨学科的探索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

中国思想史中的关键概念

Critical Conceptions of Chinese Thoughts

授课教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程乐松

课堂,从不囿于教室。在燕京学堂,学习的场所也没有边界,渴望学到的知识可以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获取。程乐松教授所开设的“中国思想史中的关键概念”一课就是很好的典例。

这门课不仅通过不同哲学概念带领同学们走进精神世界的广阔图景和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还安排了实地调研的环节。尽管因为疫情原因,这种实地教学在本学年未能照常进行,但这种开展在广阔大地上的学习方法和精神始终是教学的核心之一,这也使得同学们对于哲学和宗教的思考不仅围绕着文本展开,更拥有着丰富的实体层次。

针对这种实地教学的设置,程老师表示:中国文化是一种仍然活着的传统,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这个传统。我们在英文课程里面很难提供大规模的原典阅读和非常细致的思想分析。头两年课程的实地考察是在白云观,我很愿意带大家去现场去观察中国的文化和思想结构。从经典到现实生活,我们仍然能看到现代化对于经典中国和传统中国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在坚实的学科基础上进行多视角的联动,从教室内走到大地上、走到世界中,在燕京学堂学习哲学与宗教,无疑是一种新奇、多样又令人兴奋的体验。行在其中,学在其中,其乐无穷,其乐融融。

文字:晏昭祎

图片:于博雅、杜涛、周思远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