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 | 刘彦君:高山流水觅知音 课堂内外看世界

2022年6月19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举行了2022年毕业典礼。刘彦君作为燕京学堂2020级学生,完成了两年的学业,顺利通过答辩后,在这一天毕业了。



两年前,同学们的开学典礼还犹在眼前,一曲古筝与钢琴合奏的《高山流水》曾经将典礼推向高潮,而完成这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合奏的是来自中国的刘彦君和来自马来西亚的Joshua Fung。在忙着为毕业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做准备的同时,刘彦君和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学堂两年学习和生活的许多故事。

刘彦君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在燕京学堂的研究方向是经济与管理。彦君在本科期间担任了学校的英语演讲与辩论协会社团主席,参加了许多英语辩论赛,在与中西方同学针对不同领域的辩题探讨中,她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更有意思的是,她在一次辩论赛中结识了当时就读于燕京学堂的白俄罗斯同学Valeryia Liseichykava,因此开始了解学堂的中国学项目。此外,彦君还曾经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结合能源经济与社会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科研项目,这一跨学科的经验,也让她觉得与燕京学堂的环境十分契合,于是她选择申请并顺利来到了静园学习。

以开放的心态读懂中国

谈起过去两年的学习,彦君直言她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以开放的心态挑战自己,并保持质疑精神。

“我们中国学生对于中国的认识很多都是根植于自身经历,”她说道,“但是在学堂,很多外国同学对中国充满好奇,一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他们十分新鲜,他们会积极地向我们发问。”

这种讨论也引发中国同学的思考,多元的文化和学术背景的碰撞,让彦君觉得自己的思考边界拓宽了,她开始更多地探讨事物的可能性,习惯多问一句“为什么”。

“转型中的中国”是彦君在学堂最喜欢的一门课,“兼具高屋建瓴的专家解读和接地气的跨文化讨论”,是她心目中这门课最大的魅力。通过大量阅读中西方文献和新闻,以及与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授课教师和中外同学交流,这门课让同学们能够从不同的学科和时空视角,结合理论与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面临的挑战,挖掘有价值的中国经验,也讲述有意思的中国故事。

学贵得师。在燕京学堂,刘彦君的指导老师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王曙光教授。本科时,彦君的毕业论文研究的是上市公司高管的“老乡关系”,因此她对乡土社会非常关注。来到学堂后,她选修了王曙光老师的“中国农村”一课,课程对基层农民的关注和跨学科的丰富视角,激发了她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兴趣。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组成了调研团,分别前往河北保定的蠡县和北京狼垡二村进行田野调查,走访乡镇企业,采访农民工创业者,这一经历让刘彦君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也为她的毕业论文带来了素材和灵感。

彦君说,“能在学堂遇到恩师是我的一大幸事,接地气的农村研究也启发我既要有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更要有深入草根脚踏实地的精神。”王老师还曾赠与彦君多本专著,帮助她理解农村发展,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彦君的毕业论文也获得了好评与肯定。

在静园小院沟通世界

课堂外,刘彦君的身影也活跃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作为中国班长,她与外国班长Julia Cai一起组织班级活动,如美食分享、tea talk;与书院住宿辅导员合作,举办了多次假期专场活动,如YCA Photography Mosaic,让大家虽远隔千里,却能在云端相聚;作为研究生会(GSU)执委会联合主席,她也跟成员们一起努力,为在校生送温暖,为线上同学提供交流的平台。

在GSU任职期间,她积极帮助学堂同学们加强与北大其他院系的联系,比如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共同举办了“云上语伴”活动,帮助学堂的同学学习中文;和国家发展研究院等首都高校10个经管院系共同举办“co-author”学术活动,为同学们提供线上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

回忆起GSU的工作,彦君坦言他们曾遇到不少挑战:需要克服时差在深夜开会,为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寻找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更需要懂得协调的艺术,才能做好同学与老师之间、海外学子与北大校园之间的桥梁。

幸运的是,GSU执委会的同学们各有所长,并且都愿意带着热情和灵感以创新的方式完成任务。“我们更像是为了向往的事业共同奋斗”,彦君说道。而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彦君不仅收获了同学们发来的感谢,更在第一学年结束时获得了由师生共同投票选出的燕京学堂“突出贡献奖”。

热衷于跨文化交流的彦君,在学堂也体验到了“以琴会友”的乐趣。开学典礼上与Joshua合奏《高山流水》,成了她两年里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因为两人都缺少中西乐器合奏的经验,也没有线下排练的机会,彦君和Joshua起初十分担心合奏效果,但后来在开幕式看到视频时,大家都觉得非常美妙,更有外国同学告诉彦君自己很喜欢他们的表演,还把视频播放给家人观看,引发了更多人对于中国古典音乐的兴趣。这种演奏模式也启发了彦君,后来,她和Joshua在“我,門”跨学科文化展开幕式上再次合作,还和中国同学罗含艺、林雨虹组成了自己的校园乐队Four Y,把中西结合的演奏方式借鉴到表演中,并且登上了静园和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舞台。

这些经历引发了彦君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思考,她表示,今天的青年人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有时相互理解,“正是始于对他人文化的动心、动情和动容,从而产生的文化认同”。和外国同学一起学习共事,包容开放的胸怀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作为中国青年,还应该“拥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也要对其他文化保持理解和尊重。正所谓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毕业典礼上,在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毕业歌视频里,一袭红裙的彦君用古筝弹奏出《青春大概》动听的旋律,为自己也为同学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之后,她将就职于国家某部委,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

彦君觉得燕京学堂是她最引以为豪、也最具身份认同感的集体,在这里她和有趣的灵魂惺惺相惜,和一生的挚友挥洒青春、实现理想。希望她带着在学堂留下的美好记忆和宝贵情谊,飞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文字:王方妤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