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召开教学发展与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

2022年11月11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教学发展与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在静园四院召开。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主持会议,简要汇报今年学堂留学生返校情况。院长董强对中国学的内涵做了新思考,并与到会教师共同商讨学科发展方向。

董强院长为程苏东、归泳涛、田凯老师颁发聘书,并为获得北京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的郭雳、张世秋、吴靖、哈巍、程乐松老师颁发奖状,感谢诸位教师在学堂“跨学科、实践性、国际化的中国研究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

范士明副院长接着对学堂现阶段基本情况做简要介绍,分别从招生、培养、导师三方面阐述并分享学堂目前在相应环节遇到的新挑战,期待教学发展与指导委员会各位成员建言献策以促进学堂发展不断完善。

董强院长感谢各位老师的光临和支持。自2021年底担任燕京学堂院长以来,董老师通过与现有工作团队的密切合作,以及和学生的紧密接触,逐渐加深了对学堂的了解。他结合多年从事外国文化研究和国际交流的经验,对中国学的语意和内涵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也希望借这次会议的机会,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未来中国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新思路。

董老师提出,希望能够为学堂的学生提供这样一种教育:帮助学生在描述和客观的层面去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真实样貌,从而在情感与理性的双重层面上形成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和判断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更符合教育本身的理念。燕京学堂的学生应当能对中国发生的一切有自己的思考,若干年后当他们成为各国在各领域的精英甚至领袖之时,能够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中起到积极的、实质性的作用。这也是燕京学堂存在的价值,以及中国学的真正意义。

讨论环节中,与会老师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国际关系学院归泳涛老师认为在硕士阶段开展中国学研究,通过中国的案例研究为所在的学科增加新的内容,将对推动学科普遍性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文系程苏东老师认为燕京学堂的中国学项目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的研究兴趣差异性较大,建议学堂利用北大的平台,与相关学院贯通培养。学生既可以在燕京学堂听课,也可以去相关院系选修更为专业的课程,为培养未来的顶尖学者提供更多的机会。

政府管理学院田凯老师强调燕京学堂未来发展战略和学科归属的重要性。在社会实践环节中,政府管理学院和燕京学堂可以在实验基地和教师两方面有更好的合作。同时,田老师也建议学堂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资源平台,吸引和鼓励更多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以学术交流、学术活动的方式参与到学堂的活动中,这是未来发展可能的一个方向。在交流中,田老师也提到燕京学堂的生源非常优秀,学生思维活跃,给学堂学生讲课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体验。

经济学院锁凌燕老师主要从依托学科培养人才的连贯体系角度出发,提出三个层面的“紧密度”对项目发展的指导意义,建议学堂可以从招生方向与学生学科背景的紧密度、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内容的紧密度、各专业内部课程模块的紧密度出发,寻找其关联性,协同推进招生、培养、就业、深造各个环节。在学位授予方面,建议由学科的专家进行把关,并由此捋顺相应的课程,为职业型人才提供必要的能力训练,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帮助,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将会更加顺畅。

新闻传播学院吴靖老师结合多年参与“转型中的中国”的授课经验谈及了对学堂中国学项目建立时的历史背景和设立的初衷。吴老师认为中国学的培养目标是依靠传统学科积累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来帮助新一代人群在面临复杂环境或跨国工作中具备更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是一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中国进入国际化时代,参与全球化治理培养职业型、学术型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亦是为各行各业全球各国培养了解中国的精英式人才。

哲学系(宗教学系)程乐松老师从学科和知识结构两个角度谈及了他的想法。程老师认为:设计一个认识理解中国的知识结构更为重要。建议学堂重视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Instructions of Knowledge)。学堂培养的人应当是一种对中国的理解和认知具有相似的知识结构的人群,在学堂通过中国式的视角从文化层面、研究方法,以及经验方法得到训练,使得他们对中国文化和现实社会的理解大致相似,对中国的印象大致相似,具备中国人看问题的角度;此外,程老师提及在授课与指导学生中会鼓励中文好的留学生选修院系的中文授课课程,这对学术型人才了解运用中国式研究方法看中国帮助很大;最后,程老师提到教师在学堂开课较院系相比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激发教师自身更深入的交叉学科问题探讨。

教育学院哈巍老师首先称赞了燕京学堂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肯定了前期的努力,并表示此次董老师对学科的新思路将学堂诸多年的实践在理论上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后哈老师在讨论中赞许了学堂的生源质量,并肯定了近年来学堂为北大各院系输送博士生的模式。哈老师结合在学堂多年授课和论文指导的经验,从学生分类培养的角度,建议学堂对有意愿读北大博士的学生,更好地做好硕博连读的衔接,让有志于读博的学生可以更早进入到导师的课题项目中。哈老师建议学堂可以对有潜质进入国际组织的学生做好分类培养的工作,未来为国际组织多输送优秀人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世秋老师从个人由经济学转入环境科学专业的求学经历,阐述了在传统学科与交叉类学科的研究人群体量的不同以及面对学科管理体制的适应性不同,认为学堂更为重要的是本着为学生受益的角度,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张老师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课堂上的知识内容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要,学堂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学堂应该根据就业和学术两种不同需求的人群设计不一样的培养模式,给年轻人创造一个环境和提供一种可能性,让不同类型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最后张老师欢迎学堂的学生选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双学位英文课程。

董强院长最后感谢各位与会老师从各个角度对学堂管理的深度探讨,接下来将对老师们提出的建议逐一细化与落实,并在现有体制下找出一条学堂独特的发展之路,让学生受益。

厚植沃土,蓬勃而出。教学发展与指导委员会的召开将会促进学堂秉承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国际交流,聚集天下英才,按照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要求,更准确地走出一条独特的人才培养道路。

文字:王蓉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