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Lindesay | 从不同角度看长城

2024年3月6日,著名英籍长城研究学者、国际长城之友协会创始人William Lindesay(威廉·林赛)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从不同角度看长城”(The Great Wall,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的讲座。本次讲座为燕京学堂2023—2024年必修课“中国专题系列讲座”的第六讲,由燕京学堂副院长Brent Haas主持。

采访札记

在讲座前,林赛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首先谈到自1998年启动保护长城的项目以来,长城经历的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对长城的保护非常有限,只在明长城的八达岭、慕田峪、金山岭、山海关、嘉峪关等几处进行了修缮。2003年,《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的颁布开启了北京市辖区内长城的保护工作。随后,中央要求明长城沿线各省派专人寻找明长城遗址,标定位置并测量长度,完成了一项宏大的工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明长城总长为8851多公里。随后,许多省份开始对自己辖区内的长城进行监管。在宁夏、甘肃等西北省份,由夯土筑成的长城因长期受到严重侵蚀而难以辨认。为了加以保护,他们在一定距离外立起了标注着“长城”的石碑,提醒当地居民这是保护区,禁止放牧、挖掘建筑材料、倾倒城市垃圾等行为。这次调查为未来长城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着,林赛先生谈到社交媒体对长城保护工作的影响。他认为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对长城保护是一把“双刃剑”。举例来说,社交媒体使更多人发现了长城的奇迹,开始欣赏长城所蕴含的精彩人类故事,从而自发地去保护长城。然而,社交媒体也吸引了一些环保意识较低、对保护工作不够重视的人。这些人在来到长城时留下了垃圾,在长城上刻下了个人信息等。

最后,林赛先生分享了自己如何保持对某一领域的长期兴趣。他小时候床边放着一本地图集,他总是被里面中国地图上标记着的长城深深吸引。英国有一条哈德良长城,他称之为“百里长城”。1984年他沿着这条城墙跑步时,想起了中国的长城,激发了他探索“万里长城”的兴趣。他形容沿着长城的旅程是连续、自然、有机的。同时,作为一名耐力运动员,他习惯于长时间的运动,这使他能够保持前进并集中注意力,继续展开探索中国长城这段无尽的旅程。

讲座回眸

讲座开始,林赛先生首先将长城置于中国历史的框架内,阐述了长城在 14世纪至 17 世纪的建造过程。他将长城称为 "经典的龙墙",以强调其长达 8851 公里的惊人长度。林赛先生指出,长城不是一个单一的建筑,而是不同朝代在几千年间陆陆续续修建的城墙。通过地图,林赛先生展示了横跨中国不同地区统称为长城的各种城墙。不同城墙的建造年代、采用的建筑材料、建造的目的都不相同。

接着,林赛先生讲述了长城的起源,追溯到了公元前 300 年的战国时代定居农业社会与游牧部落之间的冲突,并论述了双方采用的军事战术,包括复合弓的发展和防御建筑的使用。林赛先生解释了历代王朝如何扩建和加固长城并将其纳入当时的防御战略,并介绍了长城的重要地段。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即是位于北京以北保存完好的第一道长城遗迹。林赛先生分析了西汉王朝对长城的贡献,尤其是在保卫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等方面,并展示了长城的许多历史照片。他还介绍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包括 1793 年英国第一个使团访问中国,并讨论了使团成员所作的水彩画和雕刻的意义。这些画和雕刻为了解长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林赛先生回顾了自己的旅程,包括在长城上跑步、接触不同文化等。从在利物浦唐人街学习基本的中文短语到在北京面对语言差异,他讲述了自己在1986年来到中国前最初的忧虑以及最终沉浸在探险中的经历。各种挑战使林赛先生与中国建立起了意想不到的联系,他也将自己的经历与多个世纪前记录长城状况的著名探险家威廉·埃德加·盖尔(William Edgar Geil)做比较,并分享了长城探险给自己所带来的转变。

最后,林赛先生介绍了自己为保护长城文化遗产所做的努力。他积极动员志愿者清洁和维护部分长城,致力于提高人们对其历史意义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林赛先生的努力不仅限于实物保护,也延伸到了文化和学术领域。例如,他建立了国际合作渠道,并撰写和出版了与长城历史相关的书籍。他强调,国际合作和公共参与对保护这一标志性历史地标极其重要。

师生互动

Q:何谓“保护“长城”?

A:在北京,过去 10 年里,几公里的长城已被加固。我喜欢遗迹,杂草丛生的墙,它们就像皱纹和白发一样,是年龄的象征。但是,长城的某些部分是需要干预的,比如塔楼。塔楼的门洞、拱门通常都是砖砌的,恶劣的天气会导致基石砖掉下来。此外,地震也会导致长城部分坍塌。在西部,长城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大多是夯土质地,较为柔软。虽然西部气候干旱,但泥土也已被大雨冲刷,部分地区已经开启了稳定夯土墙的工作。我们一直努力抵御破坏性极强的自然事件。保护长城毋庸置疑是世界上最大的保护项目之一。

采访/文字:李独怡

讲座内容整理:陈泓恺、吴巧钰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