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举行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燕园微雨里,毕业离别时。“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2024年7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24届毕业生及校内外师友,国内外亲朋,齐聚北京大学秋林报告厅,共同参加燕京学堂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在毕业短片的温馨画面中,典礼的序幕徐徐展开,映照着过去两年的光阴,记录着同学们在燕园的相遇与深知、在教室里的思索与追求,在实地调研路上的探索与前行......点点滴滴的燕园记忆将深深铭刻在大家的心中。

带着深情与期许,Brent Haas副院长动情地回忆到两年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们跨越千山万水,怀揣梦想与憧憬,汇聚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刚刚入学的时候还在疫情期间,很多同学无法来校,只能线上学习。后来大家一批批来到燕园,亲身经历了中国逐步开放的过程。同学们的到来,意义非凡,也如同春风拂面,为学堂赋予了新的希望与活力。Haas副院长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人生之路难免风雨兼程,但正是这些磨砺与挫折,铸就了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勇往直前的勇气。他鼓励大家未来积极找寻自己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与力量,将宝贵经验内化为成长的阶梯,努力向优秀看齐,不断追求卓越。同时,也能成为那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自己前行之路,并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用知识与爱心点亮他人的世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於嘉作为教师代表致辞。於嘉老师祝贺毕业生在过去两年里在学术上取得的成绩。她认为,同学们在燕京学堂修读的课程、与同辈和教授们的讨论,以及自己开展的各项研究,这些都培养了大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作为一名老师,在燕京学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非常难得和具有启发性的。

於嘉老师对毕业生提出三点期待:首先,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尤其是在这个被人工智能充斥的时代,同学们的潜能和个性往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宝贵。要敢于成为离群之辈,拥抱个性,不断丰富人类知识和进步的多样性。其次,要不断地探索自我,相信个人主动性。她引用了电影《一代宗师》中人生的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勉励同学们要不断追问自己在生活中真正想要什么,关注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这种持续的自我探索将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的道路,理解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贡献。最后,要保持广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界。当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退后一步,不要过分纠结于当前的问题。奔跑和平躺都不是唯一的选择,可以暂停片刻。

韩国学生Jae Young Lee(李宰荣)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与大家一同回顾了过去两年在学堂的故事。国籍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大家都因选择学堂而相聚中国,有了共同的新身份。从中关新园到勺园,从线上到线下,李宰荣和研究生会的伙伴们组织了一场场入校接待、欢迎会和食堂餐会。从家园食堂一角的初聚,到整个北大、北京成为所有同学的新家园;从网络学习伙伴,到线下的文娱活动搭档,中外同学们在不断相聚,燕京学堂家庭在不断壮大,世界青年的中国的故事也在不断展开。

两年同窗,胜似家人,作为北大本科毕业生的李宰荣,在与新伙伴、新家人的陪伴下,有幸以新的视角,再次体验和感受中国。“此心安处是吾乡。正是有你们,我才一直相信,加入学堂是我最正确的决定。无论去往何处,同你们在学堂的美好记忆与感情沉淀,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最后,他祝福所有毕业生们,可以带着在中国学习到的中国知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敏锐的文化触觉、更加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开启未来征程。“无论未来通过什么方式‘遇见’北京,我们都将彼此因‘家’而紧密相连。”

美国妇产医师学院院士、上海美华女性健康管理中心总监兼妇产精益运营总监Michelle Lu-Ferguson(吕明旭)作为家长代表发言。吕女士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北大的求学,同时作为家长和校友站在这里意义非凡。她表示,自己的女儿Emma Ferguson在燕京学堂接受了顶尖的教育,并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这个需要沟通和理解的世界中,燕京学堂在促进中外文化、文明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吕女士感谢燕京学堂培养了如此之多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优秀学生,并相信他们的品质和学识将使他们能够积极勇敢地面对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最后,吕女士分享了作为北京大学老一辈学生的经验,鼓励毕业生们勇敢面对挑战、保持好奇心并重视人际关系。她祝福所有毕业生前程似锦,“一日为北大学生,终身为北大学生。北大精神永存!”

董强院长向即将迈向人生新阶段的学子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并深切表达了对在场亲友、老师及同事们辛勤付出与无私支持的感激之情。自担任院长以来,同学们是他亲自见证成长的第一届毕业生。无论是在静园的宁静时光,还是在社会调研的奔波途中,他与同学们并肩同行,共同经历了成长的点点滴滴。他特别感谢这两年来同学们的陪伴,这段时光无疑是他人生旅途中极为珍贵且意义非凡的记忆之一。

随后,董院长以“与……有关”为题,阐述燕京学堂旨在培养沟通中国和世界的人才。他强调,无论是燕京学堂的十周年纪念图片展,还是精心编纂的学生论文精选《新堂燕语》,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核心:为来自全球的青年学子提供与中国的关联,引导他们走进中国,逐步成长为搭建中国与世界友谊之桥的人才。他从小处着眼,强调一个人与一个国家的关系,可以是周边接触到的人与景色,是那些细微的生活体验,而这些点滴,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与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更深层次的接触和体悟。他以自己担任院长以来创作的书法和诗歌作品为媒介,巧妙展现了静园四季更迭的美景,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子为他带来的全新感受。

在缅怀已故学者的同时,他深情追忆前辈们的卓越风采,以此激励同学们要脚踏实地,真诚待人,成为北大人文精神的忠实传承者与弘扬者。董院长坦言,尽管因种种原因,他可能与部分同学未能有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机会,但大家同在燕京学堂这一方天地,共同度过的时光已悄然在彼此间建立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关联”。他引用了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其剧作《正义者》中的名言“人总是准备否认他不理解的东西”,进而阐述道,一旦建立了联系,我们就能增进彼此了解;而一旦增进了理解,我们便不会轻易去否认未知,反而会尝试着去接受,乃至学会去欣赏,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和谐境界。

董院长表示,他与名誉院长袁明共同寄语毕业生,祝愿他们前程远大,希望他们今后无论走向何方,都能铭记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成为“了解中国、贡献世界”的未来领袖。

此时此刻,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两年前初入学堂时满怀憧憬所许下的美好愿望?接下来的惊喜环节,Brent Haas副院长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查看自己在入学时写下的心愿卡。

“希望跟随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希望充分利用在燕京学堂的时光,不留遗憾”“希望收获满满的友谊,成为一个博学、对世界有清晰认识和自己看法的人”“希望在北大度过最美妙的时光,享受每一个当下”“希望拿到硕士学位,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

两年前的文字唤起同学们心底的温馨记忆,诉说着毕业时刻的感动。

燕京学堂学业主任陆扬宣读现场和未到场的毕业生名单,董强院长、范士明副院长为现场毕业生拨穗并授予学位证书。现场响起如潮的掌声和欢呼声,传递着大家对毕业生的美好祝福。

典礼接近尾声,毕业生们为大家带来了演唱表演,诉说着对燕园的不舍。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我心里答应你,我一定会再回来,再回到,到燕园来看你。我不会,不回头地走下去。”

毕业典礼在悠扬的歌声中落下帷幕,同学们即将离开校园,踏上新的旅程。

真情无限,不忍离别,雨丝作伴,共拭不舍。

祝愿毕业生们,心怀世界,志存高远,振翅远翔。“十年树木”的学堂将一直在身后,目光守望,情牵新燕在更广阔天空的探索;满怀期待,守候游子在远游想家的时候随时归巢。

毕业快乐!

参加此次毕业典礼的老师:

燕京学堂名誉院长袁明

燕京学堂院长董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

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杨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於嘉

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

燕京学堂副院长Brent Haas

燕京学堂学业主任陆扬

文字:郭一兰、静堂、李独怡、李娜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