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法国前总理、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徐淑希讲席教授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作为燕京学堂“领导力与全球治理”系列讲座主讲嘉宾,受邀为北大师生带来了一场以当代社会青年领导力为主题的讲座。本次活动亦是呼应2025年全球青年中国论坛(Yenching Global Symposium)的主题——韧: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开拓。
讲座开始前,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在临湖轩会见了拉法兰先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陪同会见。

讲座伊始,燕京学堂院长董强致欢迎辞。董强院长对拉法兰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在当下日益复杂的世界格局下,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责任意识的青年领袖尤为重要,本次讲座正是对这一议题的深化。

拉法兰先生结合自身数十年的从政经历,分享了对领导力的理解与体悟。他强调,真正的领导力并非源于强权,而是根植于信任、倾听和人与人之间真诚的连接。“领导者需要有对未来的愿景,这意味着即便身处逆境,仍需保持引领他人前行的力量”。拉法兰先生指出,领导者需要具备远见卓识,更要有面对艰难现实的勇气与坚定的意志。他强调,领导者的决策与行动比言辞更具说服力。

拉法兰先生认为,相比于主导,倾听是领导者更重要的特质。恰当的倾听方式能建立领导者与其团队、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有助于领导者激发受众心中的勇气和信心,培育良性领导关系,使团队在危急关头能够共克时艰。
在回顾自己的政治生涯后,拉法兰先生提炼出领导力的三项核心特质:传承、创造与坚韧。他认为,坚韧意味着在压力和阻力面前鼓起勇气,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

坚韧也是本年度全球青年中国论坛的主题。在拉法兰先生发言结束后,论坛联合主席杨颖和Nicole Angria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感悟。杨颖对为论坛筹备辛勤付出的志愿者、代表与组织者表达了诚挚感谢,并特别感谢拉法兰先生在开幕式以青年领导力为主题的发言。Nicole Angria从论坛组织者的视角出发,分享了在筹备论坛过程中遭遇的挑战与困境,认为这些挑战对培育领导力至关重要。两位联合主席强调全球青年中国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个全球青年研究者和领导者相互交流的平台,希望未来论坛能提供更多合作机遇,激发更多思维的火花。拉法兰先生对两位主席的发言表示高度认同。


在问答环节中,现场的提问涉及中美欧三边关系、数字经济韧性和青年领导力培养等多个话题。针对中欧美当前的国际关系,拉法兰先生表达了对当前地缘政治局势的担忧,特别是战争对各国政治稳定性的深远影响。他指出,中美欧关系正在发生结构性调整,传统政治格局正在重构,国际外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他特别指出美国外交政策加剧了局势的不稳定性,呼吁国际社会重启多边对话,推动更加深入的全球协调与合作。在经济议题方面,他认为当前欧盟贸易壁垒政策存在局限性,主张与中方展开更具建设性的沟通与合作,以激活投资贸易,促进共同发展。围绕青年领导者的“韧性”的话题,现场学子聚焦后殖民语境下非洲青年的国际角色提问,探讨了在不平等的国际权力结构中,青年学子克服压力和偏见,培养自身领导力的方式。针对这个问题,拉法兰先生认为国际社会应当重视全球青年人才培育,法国有责任在平等的基础上与非洲国家发展更公正的伙伴关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杨壮老师的“跨文化领导力”团队应邀出席了本次讲座,并与拉法兰前总理进行交流。一同参加的还有范士明、刘国恩、张清敏、王勇、杨锋等教师代表。

文字:吴欣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