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在北京高校学生工作学会主办的2018年北京高校“我的班级我的家”优秀班集体创建评选活动中,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7级硕士生一班获得“十佳示范班集体“荣誉称号。
本次评选活动中,全市53所高校共推荐了200多个班集体参选,经过激烈的初评,燕京学堂2017级硕士生一班作为25个候选班级之一,进入了当日的最终答辩。
班长刘新宇(中国)和班级成员Nan Sandar Kyaw(缅甸)代表班级进行了展示和答辩。。首先是视频展示环节。视频从国际化的学生构成、党团建设、学术科研、班级活动等方面全面展现了2017级硕士生一班团结、奋进、友爱的风采。视频播放后,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干达、美国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舞台,用中文深情地朗诵了杜甫的 《春夜喜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润物细无声,在全球化浪潮中砥砺前行的中国是同学们最好的学习课堂和实践舞台。同学们相聚在燕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未来将走向世界,架起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精彩的展示和出色的问答,赢得了评委的肯定和观众的热烈掌声。

燕京学堂2017级硕士生一班
2017年的金秋时节,来自21个国家的29名同学从世界各地来到北大燕园,组成了燕京学堂2017级硕士生一班。一班共有4名中国学生和25名国际学生,是北大校园里学生构成最为多元化的班级之一。结合班级成员的特点,一班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国际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将班级概念深入中外同学的心中。

多元化、国际化的学生构成给班级建设带来了挑战的同时,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开学伊始,班级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理解班集体这一概念。针对这一问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内部迅速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开展班会明确班级概念,班主任与每位同学进行一对一谈话,提供中英双语辅导,及时掌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一中一外”两名班长,配合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促进班级内部融合。

4名中国同学中,有党员2名,团员2名。党员、团员充分发挥骨干作用,积极组织和参与学堂与学校组织的党团活动,如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前往大兴区参观正在建设中的新机场等。同时,围绕“一带一路”和十九大精神,班级积极组织国际学生与中国同学一起开展讨论,分享各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理解。

面对跨文化和跨学科带来的复杂挑战,本科毕业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北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同学们时刻你追我赶,在课堂内外碰撞出了一个个思想的火花。在专业学习方面,同学们勤学好问、求真务实,在各自的研究方向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2名同学荣获2017-2018学年度燕京学堂优秀学业奖(2017-2018 Yenching Academy Award for Outstanding Academic Performance),6名同学顺利通过评审委员会的考核,完成燕京学堂院长基金科研项目,11名国际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

课堂外,一班同学力争知行合一,以日新月异的中国大地作为最好的第二课堂。2017年秋天,班级同学一起前往古都西安,通过讲座、小组研讨、参观等多种形式,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18年春天,围绕核心课程“转型中的中国”,同学们加入十个实践团队,从香港特区到雄安新区都留下了大家调研的足迹。


在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之余,结合“了解中国文化”主题,一班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秋季学期,同学们前往中华民族园了解中国的多民族文化。春季学期,同学们则来到了百子湾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绘画工作室,学习团扇扇面绘制。班长每周不定期组织茶话会,分享学习及生活感悟,还偷偷统计好同学们的生日,送上充满惊喜的生日祝福。2017年底,来自美国的Jennifer Liu发起姜饼屋制作大赛,邀请学堂同学一起参加,活动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的交流跨越了不同的国籍和文化背景,加深了彼此的了解,班级凝聚力也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一班的同学们还积极为学堂旗舰活动献计献策,热心投身社会公益服务。黄俊扬(新加坡)通过公开竞选,高票当选第三届燕京学堂研究生会执委会主席。全球青年论坛(Yenching Global Symposium)与社会创新论坛(Yenching Social Innovation Forum)是燕京学堂的两大旗舰学生活动,这两个活动均面向全球开放报名,每年收到数以千计的参会申请。Anastasiia Matros(俄罗斯)和Teresa Romero Sánchez-Herrero(西班牙)主动请缨,分别加入两大活动的筹备委员会,在长达半年的筹备过程中,在日程设计、嘉宾联系、活动推广等方面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凭借在上一学年的出色表现,三名班级成员获得北京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班级荣获北京大学“示范班集体”荣誉称号。


中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砥砺前行,一班在中国梦的滋润中孕育而生。一班同学团结一心,在跨学科的专业学习中充实自我,在跨文化的思想碰撞中相互理解,在国际化的温暖家庭中共同成长。未来,一班同学将从燕园出发走向全球各地,在联合国、哈佛法学院、麦肯锡等处继续发光发热,继续践行“了解中国,贡献世界”的目标。但无论同学们走多远,一班是大家最温暖的家,学堂、北大是同学们永远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