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如何以知行结合的方式更好地研究中国,一直都是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不断探究摸索的课题之一。2024年秋季学期,燕京学堂的同学们在授课教师的带领下,分别赴北京的北沟村、四渡河村、北京生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央礼品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清东陵,山西的应县木塔、云冈石窟、凤泉寺,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老牛湾、小沙湾黄河大桥、库布齐沙漠、磴口县三盛公水利枢纽,广州的沙面岛、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广东外事博物馆、广州大学、宝汉直街、广州纺织城、越秀区社区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走进中央礼品博物馆
11月21日下午,“中国外交的文化维度”课程的同学们在燕京学堂院长助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陈长伟的带领下,前往位于北京的中央礼品文物博物馆进行参观。馆内珍藏着众多中外交流互赠的礼品,它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示了中国外交的历史脉络、文化意涵以及软实力的传递。
在参观过程中,陈长伟老师重点介绍了一些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的礼仪性礼品,详细解读了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及其在增强国际友谊和合作中扮演的的重要角色。通过参观和讨论,同学们了解到物质文化如何传递政治和文化信息,认识到外交礼品不仅是友好情感的象征,也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战略作用的重要工具。此次活动拓宽了同学们对文化外交的理解,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文化遗产在促进国家间相互尊重与合作方面的重要价值。
探究南南迁移
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国与全球人口迁移“课程授课教师、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副教授刘海方带领了同学们前往广东省广州市进行实地调研,并与本地学者开展交流。在此次实地调研中,同学们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南南迁移对当地的局部影响。
11月30日上午,同学们前往沙面岛,参观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和广东外事博物馆。广州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人。在十三行博物馆,同学们学习了十三行贸易特区从明到清朝末的丰富历史,尤其是早期与西方的互动影响。随后,大家来到沙面岛,这是曾是鸦片战争时期外国租界的所在之处。接着,大家参观了外事博物馆。该博物馆内陈列着广州的友好城市捐赠的纪念品,显示了现代广州与全世界的密切关系。
11月30日下午,同学们参加了“北京大学——广州大学跨文化交流工作坊”。该工作坊由刘海方老师、广州大学公管学院教授王亮主持,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向晖、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彭林、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陆闯、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罗楠,以及王亮老师进行讲座。老师们与同学们的讨论涉及了城市国际化、中国的城中村、广州中大布匹市场的发展与转型、“一带一路”背景下广州的外国人工作生活及外国人社区发展情况等话题。
11月30日晚,为了更深入了解以广州为中心的南南交流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同学们来到了广州的宝汉直街,这里是在广州外国人聚集地之一。在广州著名的“天秀大夏“灯光的映照之下,穿行在无数小巷之间,同学们采访了来自非洲及阿拉伯国家的商户,目睹了他们的现场交易,并享受了丰富多样的非洲和中东美食。
12月1日,在陆闯老师和罗楠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广州纺织城,并探访了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大家不仅学习了国内迁移的趋势,还观察广州城市发展的特殊性。随后,同学们造访了越秀区社区中心,登峰街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站负责人王海戈向同学们介绍他们为外国人提供的一些服务,比如中文课程、签证咨询以及文化活动等。接着,同学们与社区中心来自苏丹、刚果、土耳其等国家的志愿者进行了交流,拓展了对于南南迁移现实情况的认知。
领略乡村经济发展
10月11日至12日,“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课程的同学们在该课授课教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邱泽奇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进行实地调研。
10月11日,在与当地村民的深入交谈中,同学们了解到,有些农户坚守土地与农业,有些已转向农家乐与民俗等新兴产业。这正是中国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通过此次参访,同学们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分层的理解越发清晰。
10月12日凌晨,同学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箭扣长城。随着太阳逐渐升起,金光洒满群山,照亮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随后,大家回到北沟村,参观了美丽的琉璃瓦厂酒店,这个酒店展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生动景象,为当地村民创造就业机会,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探索新农村建设
12月20日,“中国农村”课程的同学们在该课授课教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曙光的带领下,赴北京市怀柔区四渡河村进行调研,考察该村的乡村振兴独特模式。
在四渡河村,师生一行考察了当地乡村公益教育事业的发展,参观了当地特色民宿、青年创新创业办公室、板栗加工厂等,感受到了公益帮扶、青年创业、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活力。同时,师生们与四渡河村第一书记、青年创新创业代表们、板栗加工厂厂长进行座谈,了解新农人探索乡村文旅专业化运营的创新创业历程,以及老村民盘活乡村资产、发展板栗加工产业的经验,探讨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理念和乡村创新创业新思路。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同学们对中国现代农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尤其对青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了解女性创业
11月16日,“当代中国妇女课程”课程的同学们在该课授课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英桃的带领下,前往北京生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此次实地调研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中国女性创办和经营大型公司的经历。该公司创始人钱源带领大家参观了公司的三个部门,了解公司的运作模式。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环境可持续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研发、生物有机肥料的研发、生物饲料和可食农产品的研发和零售、农林废弃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以及动物粪便的处理和利用。
师生一行首先参观了厨余垃圾处理厂,了解了将食物垃圾处理成肥料的初始过程。接着,大家来到昆虫工厂近距离观察黑水虻的养殖桶,经过培育的黑水虻进一步自然地将废料分解为肥料,在肥料生产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后,大家参观了现代化的牛群饲养设施,这里4000多头牛的粪便被用作生产环保肥料。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中,同学们与钱源女士展开了深入的对话。通过钱女士的创业经历,同学们对中国社会中女性角色的演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延伸到更多有关女性主题的讨论。
探寻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0月25日至27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民权带领“中国经济发展导论”课程的同学们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开展黄河用水主题课内调研。抵达呼和浩特后,同学们体验了蒙古族献哈达仪式,充分感受到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10月26日,师生一行来到清水河县老牛湾和小沙湾黄河大桥,深入考察黄河沿线的生态与经济发展情况。老牛湾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西南部,坐落于黄河“几”字弯的核心地带,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小沙湾黄河大桥建于2009年,全长831米,高105米,跨越黄河,连接东岸的清水河县窑沟乡和西岸的准格尔旗,是当时黄河上最高的桥梁。
在考察中,刘民权教授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推荐了多部有关黄河治理的文献专著,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黄河治沙、黄河水北调、沿线旅游产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话题。同学们纷纷表示,沿黄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引发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的深刻思考。他们期待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如何在保护黄河生态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0月27日,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原院长、教授,内蒙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姬宝霖与刘民权老师一起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库布齐沙漠附近进行调研学习。在河床上,老师们带领同学们了解了黄河“几”字湾的地形地貌,介绍了“引洪治沙”的概念和原理,并指出该项目能够同时起到治沙、扩大耕地和补充地下水的作用,是一个一举三得的伟大工程。
下午,同学们参观了磴口县三盛公水利枢纽,该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接壤的黄河干流上,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水利工程。通过老师们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了磴口县三盛公水利枢纽不仅是重要的灌溉设施,还具备防洪、发电、供水和交通等多重功能,被誉为“黄河第一闸”。这一天的活动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黄河治理工程的认识,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水利工程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感受清朝时期宗教和文化的多元性
10月11日至13日,“中华文明的发展”课程的同学们在该课授课教师、燕京学堂学业主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陆扬的带领下,来到河北省承德市和遵化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此次调研,同学们深入探讨乾隆皇帝在治理多民族帝国时所采取的政治措施,进一步加深了对承德文化和历史的认知。
10月12日上午,师生一行首先前往普宁寺,这是一座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佛教寺庙。踏入寺内,大家首先被乾隆亲自题写的石碑所吸引,碑文用满文、汉文、蒙文、藏文四种文字详细记录了乾隆平定准噶尔部的历史。随后,大家参观了寺内雄伟的建筑,深入探究了这座寺庙在乾隆时期的重要地位,以及佛教传统对人们历久弥新的影响。同学们还观摩了寺内举行的佛教仪式,主寺庙内27米高的观世音菩萨雕像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师生一行来到承德最大的寺庙——普陀宗乘之庙。这座寺庙具有独特的藏式风格,是为庆祝乾隆母亲八十大寿和乾隆六十大寿而建。随后,师生一行前往须弥福寿之庙。这座寺庙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以其独特的藏汉结合建筑风格闻名。乾隆创建了这座寺庙,旨在纪念班禅喇嘛,加强与西藏的联系,巩固清朝多民族帝国的统一。同学们穿过一系列封闭型的方形庭院和建筑,观赏了多座精致的佛像。
下午,大家来到避暑山庄。这里曾是皇帝休憩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当时从北京前往其他城市的中转站。这一遗址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0月13日,师生一行前往普乐寺和安远庙。站在普乐寺的主建筑顶层,大家沉浸在佛像与其背后相映成趣的美景之中。在安远庙,展现佛教故事和现实世界的壁画展示了清朝时期宗教和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当时对不同民族的包容态度。
随后,同学们前往遵化市参访清东陵。大家探访了慈溪太后陵(定东陵)和乾隆陵(清裕陵)。乾隆陵墓上的梵文解释了他的宗教信仰和对佛教的崇敬之情。
体验民间宗教文化
10月21日,“中国人的世界观”课程授课教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教授赖立里带领同学们前往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观看观音出家仪式,旨在加深同学们对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理解。当天清晨,同学们前往大泉山凤泉寺,目睹当地村民如何穿上道袍,从普通农民变身专业法师,念诵经文,祈愿村镇居民和祖先平安。此时,曾经在书本里学习到的关于中国宗教、哲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
仪式结束后,同学们与村民们共进早餐,体验寺庙特色斋饭,在交谈中深入地了解宗教文化在本土的深厚底蕴与鲜活生命力。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经历极大地拓宽了他们对中国传统宗教与哲学的认知视野,帮助了大家更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活动。
探索北京历史文化和社区记忆
12月13日,同学们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王思渝的带领下,前往史家胡同博物馆开展“中国的文化遗产”课程实地调研。王思渝老师首先为大家带来了以“遗产保护与社区博物馆的发展”为题的讲座,重点解释了活态遗产与社区参与等重要概念,引导同学们思考史家胡同博物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一行参观了史家胡同博物馆,见证了浓缩在八个展厅之中的老北京历史文化和社区记忆。这座小院曾是民国女作家凌叔华的故居,也是北京文人聚会的沙龙,承载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独特的文化记忆。
漫步于展厅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博物馆所经历的岁月变迁,通过实物体会着老北京独特的胡同文化,感叹于博物馆对社区集体记忆的充分展示。史家胡同博物馆之行帮助同学们结合课堂和田野,理解了社区博物馆在保护在地文化和凝聚社区共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认识文化遗产保护
11月15日至17日,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长聘副教授张剑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助理、研究员李光涵的带领下,前往山西省大同市开展“中国的文化遗产”课程实地调研。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一同前往调研。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参访,深化同学们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认知与理解。
师生一行首先参访了应县木塔,惊叹于这座辽代木构建筑精细巧妙的框架结构与惊人的稳定性。应县木塔特殊的建筑材料,纷繁复杂、形态各异的斗拱与刚柔并济的楼层设计使得它能够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然而,木塔的现状却向保护与修缮工作提出重大挑战。面对这座高擎入云、堪称“天下奇观”的木塔,老师们介绍了不同保护方案的优劣,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在合理评估古建筑价值的同时,把“原真性”纳入木塔保护的考量当中。
调研的下一站是位于武周山南麓的云冈石窟,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在岩壁当中。金刚怒目,菩萨低眉,飞天身姿勇健、轻盈灵秀,巨型佛像或丰满圆润、庄重威严,或峨冠博带、清秀俊逸,寄寓着千年前北魏皇族与士民对佛国净土的尊崇。大家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观了云岗早、中、晚三期洞窟,见证了北魏平城时代已降佛教造像的风格变迁,更深刻地理解了佛教的兴衰与波谲云诡的北魏政治之间的内在勾连。除此之外,同学们也通过云岗石窟的早期造像所体现出来健陀罗、中亚与希腊风格,思考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路径以及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最后,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云岗石窟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岩体结构加固、壁画与泥塑彩绘修复,以及数字化采集技术的运用,都标志着云岗石窟的修复工作向精细化和综合化发展。
漫步在正在开展修复工作的石窟之间,师生一行感受到古老石窟千年不竭的旺盛生命力。实地调研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同学们有机会充分感受中国大地的真实脉搏,体会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艺术成就,了解中国文物与遗产保护的最新进展,深入思考文明与人互动的关系。
文字/图片:Perpetual Cudjoe、Sophia Charles、Collin Chung、丁俊淇、Gladys Gao、Mia Landeck、柳婷婷、Thandi Mtsetwene、Cristian de Silveira、王磊、吴欣璇、吴颖思、姚晶鑫、夏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