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在“北京大学中东地区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林建华校长、张明副部长、沙菲博士、波波夫博士,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2006年,我和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先生一起,到了中东。我们在约旦,看望难民营学校中的孩子们,这是我拍摄的女孩子们上美术课和男孩子们上课前的照片。我们也到了巴勒斯坦,这是我拍摄的高墙上的年轻人的照片,他们没有工作,更没有欢乐。最后一张,是我和安南先生在约旦安曼和巴勒斯坦青年座谈。他们说,最大的希望,就是巴勒斯坦的亲人们能够快点到安曼来,不然人身安全随时可能有危险。左角处的这一位年轻人,当时刚刚参加了中国的广交会,他是唯一乐观的,告诉我们,他在中国看到了机会。
10年过去了。这些孩子们还好吗?他们现在应该已是20多岁,有的将近30岁了,在全球化大潮里,他们有没有自己的位置和机会?
今天我想讲两位北京大学培养的年轻人的故事。一位是Alice Su, 来自美国,另一位是王丁楠,来自中国。他们的故事,都和中东密切相关。
Alice Su 是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5级学生。她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去了中东,在那里生活了两年。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她采访过许多中东国家的难民。24岁时,她考入北大燕京学堂,中东生活的经历,使她对北大燕京学堂的跨文化训练有了更多的敏感和理解。她曾经这样给我写过信:“我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时,是典型的美国精英大学培养的学生:理想、自信、要拯救世界。我到了中东,在约旦、黎巴嫩、突尼斯、加沙,采访在难民营中生活的人们,许多人曾被IS 袭击,有的在荒原中跋涉7天。我学会了谦卑。我发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帮他们记下失去亲人的名字。是这些“难民”让我知道,人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好好活着,他们流离失所,但是他们相互关心。我懂得了,不是我在拯救他们,而是他们在安慰我。”
她到北大燕京学堂后,在学习之余,还参加了北大校园里的社团活动,其中有一个是北大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她很快就和北大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的一批关心中东的年轻人成为好朋友,共同发起了为中东难民服务的项目。现在Alice 又回到了中东。她在论文导师、北大阿拉伯语系吴冰冰教授的建议下,去了伊朗,学会了初步的波斯语。她的目标是,要做中国和中东之间的桥梁。
这是王丁楠。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0年毕业生,做过北大模拟联合国协会的副主席。他在2011年之后,一直生活中东,亲眼目睹了2011年以后中东的震荡和变化。他主要在埃及,也多次到摩洛哥、伊朗、沙特等国家,他学会了阿拉伯语,还交了许多当地的青年朋友。他现在正在摩洛哥,在帮助中国的企业和摩洛哥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对接。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从去年以来,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许多年轻人开始做这样的网上创业公司,规模不大,但是创业成本低、发力快,年轻人又能迅速地模仿和创造,自2016年初以来,这些创业公司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地涌现。他到沙特、伊朗,看到许多相似的现象。年轻人有方向,有自信,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他也告诉我,只有到了中东地区,学会语言,了解文化,才能真正扎下根来,才会懂得,许多中东的年轻人,也在探索既学习西方又同时走本土创新之路,这和中国的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积极的势头,可持续吗?能形成规模效应吗? 因为历史文化的原因,中东地区国家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千差万别,外部和内部,可能形成什么样的合力,来推动这些积极势头,帮助这些年轻人的创业和发展?王丁楠今年2月份后将来燕京学堂和同学们分享他的这些经历。
这两位北大毕业生,在同龄人中,被视作role models, 是榜样。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他们写了很多关于中东地区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这两位青年人的代表,一位来自中国,一位来自美国。在人类历史上,人们何时曾经如此共同关注这一个地区?如此密集地用网络信息做着传播与交流?如此共同关注困扰这个地区的问题、而且共同投身其中,寻找出路和希望?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这个地区联系在一起,同时又能讲出这样的人生体会:“人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好好活着” ,“不是我在拯救他们,是他们在安慰我”。这些青年人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大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未来人才需要有多重能力。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跨文化的能力,在人们的心灵中架设桥梁的能力。今天在座的许多中国优秀外交官,是我的老朋友、好朋友,他们几十年来,就是在中国和阿拉伯世界中间架设桥梁,我对他们充满敬意。我希望他们更多地来帮助我们,帮助北大,帮助这些可爱的年轻人。与青年在一起,就是和未来在一起。
谢谢大家!
袁明
2017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