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现场中汲取创造能量——徐冰教授谈艺术方法

2019年12月18日晚,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报告厅迎来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徐冰,他给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我的艺术方法:一个艺术家对当代困境的回应》的讲座。本次讲座是燕京学堂2019-2020学年必修课中国专题系列讲座的第七讲。


讲座结束后徐冰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分享了自己在创作中的感悟,以及对青年人的寄语。



采访中,徐冰教授谈到对社会现场的观察和对社会困境的反思是自己艺术创作的源泉,自己通常不会从艺术系统本身,以及艺术作品的风格和流派作为切入点去判断和考虑艺术。他会更多地着眼于艺术系统之外的社会现场。社会现场变异无穷,总是给我们提出一些过去没有面对过的问题,这也会给我们一些新的思想动力和创作能量。

“太阳底下无新事”,徐冰教授谈到,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其实一切都是有前因后果和内部联系的,很少有事物是绝对的全新或者原创,“新”和“旧”的概念其实是相对的。在创作过程中他通常喜欢利用一些看上去不那么起眼的材料,对这些材料的改变和触碰,其实对人的思维的颠覆和影响是巨大的。


问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从熟悉的技巧或流程中脱离出来,扩展我们的思维,徐冰教授分享了一句自己很喜欢的禅语,“在没有任何可供参照的前提下,佛才出现。”当无可参照时,属于我们自己的真正灵性和智慧的部分才有可能显现。随后,他举了一个自己用文字进行创作的例子,文字通常最重要的功能是沟通,而他则是对文字进行反作用,通过“不沟通”而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采访中,徐冰教授谈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一种文化也都是这样。他认为关键在于,有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把自己身上所携带的优质的部分表达出来。而什么是优质的部分呢?优质其实也是有相对性的,对个人或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来说,都是这样。能将自身所携带的优势发挥出来,而这样的优势恰好又能符合、推进当今的文化的人,更能获得成功,这一点对任何国家、任何领域的人,都是适用的。


讲 座 回 眸


本次讲座中,徐冰教授解读了自己部分作品的创作故事,并讨论了艺术与科技,以及艺术家与社会现场的关系等。讲座由燕京学堂学业主任陆扬主持。

艺术家如何面对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徐冰教授提出艺术本身的创造力与社会的创意相比微不足道。千年前世界的变异速度缓慢,因而艺术手法的变化也缓慢;而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进入了新一轮“原始时代”:一起面对新工具及各个领域的分野。就艺术领域而言,当代艺术缺失了理论权威,在自我颠覆、自我反省中前行,任何一位艺术家都无法深刻、全面地了解当代艺术。

徐冰教授介绍到,艺术界普遍认为下一个阶段的艺术一定与科技相关。但是,正如他指出的那样,目前科技艺术展普遍存在一个痛点:只有科技而无艺术,展览的趣味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科技提供了新的互动与表达方式。这一痛点产生的根源是人类思维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是艺术家还未找到有效手法表达社会现场。那艺术家在当今的时代究竟要怎么做呢?他认为艺术家对于其所处时代相对是比较敏感的,他们要对旧有方法论进行改造,用新的艺术风格和流派表达对社会现场的感受和态度。通俗来讲,就是用适应时代的表达方式说前人没说过的话,尽力“与科技较劲”。

接着,徐冰教授通过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进一步阐释艺术家应对社会现场的方法。在其作品《天书》中,他将英文字母转化为中文笔画,形似中文,内容实则英文;《树的声音》则是基于他在肯尼亚的公益项目,作品以人类不同的符号画出树木,表现出艺术家通过借助自然能量和社会现场发生的关系;通过《何处惹尘埃》这一作品,他阐述的不仅是911事件,更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

徐冰教授讲道,自己的创作灵感来自以往的知识储备和对现实生活的悉心观察与思考。例如他发现透过毛玻璃看盆栽颇有中国山水画的韵味,便创作了颇具讽刺意味的"背后的故事"。徐冰教授巧妙运用了光线和玻璃的折射,展示了这一系列前后两面反差巨大的艺术作品。从正面看,似意境幽深的中国传统水墨画,而在半透明玻璃后,却是杂乱无章的废弃物,如干枯植物、麻丝、纸张、塑料袋等。


讲座临近尾声时,徐冰教授进一步阐释了《天书》与《地书》的区别和联系。《天书》是无人可以读懂之书,而《地书》则是进入当代生活语境之人都能读懂之书,二者都蕴含着平等的理念。


师 生 互 动


Q: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当今中国社会中,艺术家承担着怎样的社会角色?

A:对艺术家的角色定位归根到底是对艺术的定位。艺术在整体文明推进中看似并不是很重要,但其起到补充逻辑和理性思考的调节作用。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表达对新概念还未被整理归纳到知识体系中,因此乍一看当代艺术是很奇怪的。即便在动荡的社会中,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也没有变,而艺术家承担着面对社会现场,处理艺术与时代关系的责任。


Q:在美国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展上,一根用胶带贴在墙上的香蕉售价高达12万美元。为什么有些艺术品能被称为艺术品?是艺术家造就了作品,还是艺术本身就有价值?

A:艺术展上的香蕉是有炒作性质的。那究竟什么可以被称为艺术?什么人可以被称为艺术家?其实,很多艺术家也涉猎哲学、政治等领域,但思想家和政治家不一定能成为艺术家。艺术家应该有新的思想和表达法。


Q:您提到,《天书》和《地书》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平等。同时,《天书》和《地书》用了不同的媒介,那么请问媒介对表达内容有影响吗?

A:这两个作品在表面上看,艺术手法和材料很不一样,甚至是相悖的。《天书》崇尚新的艺术手法,新的字体设计和视觉传达,也可以说是制造事实,即用真实材料做出不存在的事物。其实,材料和艺术形式并不重要。艺术家虽然收到世界现场的影响,但最终是做一个封闭的圆,也就是说有内在的脉络和线索,且这些线索相互激活,具体来讲,就是可以在后来作品中看到最初作品的影子。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副院长范士明在讲座结束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论:


徐冰老师有一颗关注人类命运的悲悯之心。他的艺术探索与作品打通了古今中外,创造出了一种化境。燕京学堂特别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气质和思想高度。  

——袁明


徐冰的一些优秀作品,例如木林森、九一一以及凤凰,是通过参与社会现场或者说与社会现场的互动来表达的。如果既有的知识表达无力,通过参与社会现场也许会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和知识。对于在学堂学习中国学的年轻人来说,意识到自己就在现场并积极与之互动,非常重要。

——范士明

讲座内容整理:宋安康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