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北方寒风萧瑟,雪候新年。而在岭南深圳,三角梅肆意地开在每一处阳光饱满的角落。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20届毕业生Antonio R. Quiroz Soto(墨西哥)、李佳欣、王鑫和徐妙,在南国的暖意里,迎来了袁明院长的到访,大家团聚在一起,分享毕业后的收获与成长。
在这特殊的一年中,几名毕业生们完成了从学习到工作的角色转变,也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参与所在企业的调整、转型与创新,见证着企业的社会担当。
袁明院长认真倾听每一位校友的感悟,频频点头,也分享了自己身边的一些故事。温馨关怀和谆谆教导让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温暖。

“毕业后的这几个月里,我意识到在燕京学堂的经历对我人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燕京学堂的跨学科教育和培养模式,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直充满热情,保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充满好奇心。
我非常高兴能够在世界领先的电信技术公司工作,学堂的熏陶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我每天能够学习各种新知识,并为世界贡献我的价值。
我也把对文化遗产的热情和所学的知识带进华为,制作了相关作品,闯入华为全球评选比赛的决赛,赢得了资深专家们好评。
能成为燕京学堂大家庭的一员,我非常感激和荣幸。我也会依旧像在静园的日子那样,不断学习,继续贡献,对生活充满热情。”
——Antonio R. Quiroz Soto
华为政府事务部公关经理

“在踏入时尚行业以前,其实我有过很多犹豫。现在,对于最初的这些疑虑,我想我有了自己的解答。
时尚其实是理解流行文化与社会思潮的一面棱镜、一个切口和一种语言。正如麦克卢汉那句著名的“媒介即信息”所传达的,一切媒介其实都有它的传播意图。而作为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延伸,服饰毫无疑问是一种意义非凡的传播媒介,它愈来愈传达着人们的思想与态度。
在认清了这一点之后,我对于目前所投身的时尚行业有了更深刻的价值认同,并且发现自己正在走的路其实并未与初心偏离,那就是通过泛媒介的力量,去传播人本主义的关怀以及人文主义的价值。而这样的理念正是学堂所教会我的,回望在学堂的两年,它是那样奢侈,不仅给了我们最优渥的学习条件,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最肥沃的思想土壤。学堂让我变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人,一个更自由的人,所以也可以说,其实我未曾离开那里。”
——徐妙
GIADA公关部

“从七月到现在,不知不觉入职腾讯已经半年了,半年间经常在上海和深圳间跑动,深圳也逐渐成为我在上海以外最熟悉的城市。
在腾讯的日子里,我感觉好像踏入了一所科技特色突出的大学,每天都能受益于这里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腾讯在21周年庆时,确定了全新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也是我很认同的八个字:用户为本,科技向善。
用户为本。对员工来说,工作氛围是类似大学的宽松环境,提供了大量在科技领域成长和交流的机会。对用户来说,腾讯有很强的产品文化,每个功能点的设计、呈现都精雕细琢,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有时会真的惊讶于一个细节背后体现的同理心、想象力和钻研精神。科技向善。一切的科技发展最终目的应该都是人的实现和达成,如果不以促成良善社会为目标,那越强大的技术最终越可能为世界带来伤害。不管是对一个庞大公司还是渺小个人,总有一些价值必须始终保持敬畏,铭记初心。”
——王鑫
腾讯产品经理培训生项目

“十分幸运和袁老师以及学堂在深圳的三位小伙伴深入交流,感触良多。
听了他们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中的感悟心得,我看到将学科思维、个人兴趣和价值追求融入工作中的可能,或者说一种必然,只要有一以贯之的价值关切和勤学勤思的能力,在任何平台都能不断进步和成长,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袁老师跟我们分享了近期的经历、故事和思考,令我在感动于这些成功的个人身上浓重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使命意识同时,要明确自己要树立更高的做人做事的“立意”。我想这也是北大和学堂培养我们的意义所在,将个人事业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脉搏中,自身价值的实现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李嘉欣

“我觉得这场深圳之行,让我感觉到学堂现在做的每件事情,都是非常具体的,不是说的这么容易的,每件事情背后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深圳组织这场活动的是郑颖佳,在给我的信中最后她写道:“学‘糖’的甜,走遍天下都不变,学堂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觉得颖佳用文学语言讲出了她的心里话,讲得非常好。”
——袁明院长

校友的“笑”,永不消;学“糖”的甜,永不变。如同绽放的三角梅一样,饱含生机,永沐阳光。
抚今追昔,薪火相传。校友们作为燕京学堂精神的传递者和践行者,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形象再添了一笔回甘精彩。
叙师生情,话同窗谊,袁明院长鼓励毕业生们要永葆初心,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份子,传递真挚的人性温情。
“困难重重,生机勃勃”是袁明院长发自内心的最大感慨。她把这八个字寄语给天南海北的校友和在校生们,在辞去2020、迎接2021之际,为大家送上祝福,给予力量。
图文:郑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