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 魏玉槐:我的坐标系是中国和世界

采访魏玉槐的时候,她一直很谦逊地强调自己很平凡、很普通,没有做出什么特别亮眼的成绩,没有什么非常值得分享的故事。

但是聊天的过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努力、对学术的热爱,以及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与世界各地青年伙伴的交流中,不断收获的成长。

她也许不是最耀眼的星,但正如她的微信名字“一粒沙”一样,玉槐一直在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奋力向前。

打开学术兴趣大门

魏玉槐是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9级学生,专业是中国学(法律与社会)。她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主修英语语言文学,辅修社会学。大三下学期,经学校推荐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换学习。

交换伊始她不太适应新的节奏。“北外英语学院侧重语言学习和通识教育,而哥大有着非常严格的学术训练,课堂氛围和教学模式与国内都有很大差异。”

为了克服学业和文化上的挑战,魏玉槐开启了自称为“苦行僧”般的留学生活。对于听不懂的内容,她课后常去找老师咨询请教。对于每周数百页的参考资料,她都认真阅读做好笔记,珍惜课上每一次发言和讨论的机会。

一个学期后,她所有的课程都拿到了A以上的好成绩,惊艳的表现得到哥大老师的赞赏。

“哥大的交流经历对我有很大的改变,我发现原本对我来说好像遥不可及的学术,原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靠近。我对学术产生了兴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回国后,她积极投稿,参加学术会议,希望在相关活动中听到更多优秀学者的讲座和报告,去感受“生动的学术”。

进入燕京学堂后,对比起那段美国时光,魏玉槐坦言对于研究视角也有了新的认识。

“在哥大的时候研究视角只局限在美国,我一直有一些疑惑:某些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如何寻找确定自己的定位?来到燕京学堂后,我找到了答案。在与各国同学的分享和讨论中,我不断明确了文化定位,美国不是唯一一个需要学习的国家,而是众多我需要了解的国家中的一个。”

在静园积累学术素养

被燕京学堂录取后,魏玉槐看到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的学生助理招募信息,于是在正式步入学堂之前,她在一墙之隔的静园二院率先开启了燕园情缘。

“文研院是一个开放而有温度的学术平台,不同学科的学者在那里交流和碰撞思想,诠释着最好的‘跨学科’研究精神。”在文研院,她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外国来访学者做翻译,二是为公开讲座做学术纪要。

作为一名翻译,在不同学科门类的学术讨论会中,魏玉槐表示收获很多。“一位外国学者的报告是关于公园里打太极的老年人之间互动的田野调查,另一位老师在评议时从法国大革命开始谈起,讨论公共空间和共同体如何形成。那一刻我就有一种升华的感觉,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他们却可以发现那么多,我更加被学者的魅力所吸引,对于学术也更加心向往之。”

把一场一两个小时的学术讲座,整理成一篇几千字的学术纪要,这些经历让魏玉槐的学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比如一些社会话题我比较擅长,但是一些科技类的就真的很有挑战性。但这些挑战更加培养了我的归纳、总结和反思的能力,对人类文化和文明也更加好奇。”

从静园二院来到三院后,魏玉槐又开始帮助承担“中国专题系列讲座”课程的纪要整理工作。“与文研院的讲座相比,学堂的课程同样精彩,内容更贴近我的专业。本科阶段读的那些书的大牛作者就在面前讲课,有种追星成功的感觉。”

在课堂探索无限可能

燕京学堂的课堂上不仅有“追星”的激动,更有和那些拥有相同学术兴趣的伙伴们一起探索合作的无限可能。

“我非常享受Joseph Wharton Esherick教授和Brent Haas副院长共同开设的‘中国近代史’这门课。课上氛围非常活跃,在讨论和展示中,老师的把控和点睛都非常精彩。在得到严谨的学术训练的同时,我也从同学身上得到很多启发,例如讨论游击战的时候,有过从军背景的同学们就会从很多我不曾了解的新角度进行阐述。”

在燕京学堂众多课程中,魏玉槐最喜欢的是邱泽奇老师的“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和董浩老师的“社会平等专题研讨”两门课程。

“邱老师的课程从大的历史维度和时间脉络展开,讲解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范式,阐释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而董老师则以社会议题为核心组织课程,援引最新的材料,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讨论。”

在“转型中的中国”课程中,因为有着共同的研究兴趣,魏玉槐联合室友、来自阿根廷的Agostina Blengino,墨西哥的Emilia Alcalá Dyer和巴西的Jordy Bolivar Pasa组队,在课程指导老师陆杰华教授的指导下,对比了中国、巴西和西班牙三国反家暴法的异同。他们首先利用各自的语言优势分国别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再聚到一起头脑风暴完成小组作品。

“陆杰华老师定期给我们进行指导,特别是在研究的理论选择、方法细化等程序上给了很多详尽而宝贵的建议。伙伴们因共同的兴趣走在一起,共同推进一项课题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与朋辈携手成长

“原来我的坐标系只有中国,现在我的坐标系是中国和整个世界。”

在燕京学堂的日子里,自评是“书呆子”“平凡”的魏玉槐说自己变得更加开朗了。

燕京学堂采用书院式模式,全体同学集中住宿,这种“沉浸式”的生活,让她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在课堂内外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血管里流淌着足球DNA的室友Agostina,成功地把对足球的热爱安利给她,并拉她加入了学堂足球队,走上绿茵场。

“在运动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不断突破自己、锻炼意志力和体能,更是不同国家青年人的互相配合、分享共同爱好和协作交流。这种亲切、温暖的交流遍布场内外,在燕京学堂时刻都在进行着。对于跨文化交流我也有了新的理解:真正的交流是自然的,从小事中、从日常体验开始的。”

魏玉槐还是燕京学堂学生旗舰活动“全球青年中国论坛”2020年筹备组的一员。虽然最后因为疫情论坛遗憾地未能顺利召开,但在筹备的过程中她从同学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很多外国同学有过工作经历,在职业上有着很好训练。我的伙伴们有的还在联合国和知名咨询公司工作过,参与过成熟的项目。在筹备过程中,他们对于邀请嘉宾、拟定议题和候选方案准备上都有全盘的考虑和丰富的经验。与大多数校外的实习单位相比,这里有着更加友好的学习氛围,更坦诚的协作空间,同学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一起成长。”

在北大传承学缘

在燕京学堂,魏玉槐选择了北大社会学系邱泽奇教授担任自己的论文和学术导师。从选定导师那天起,她就和邱老师其他社会学系的学生们一起,成为一家人,共同感受“师门”温暖与互助。

邱老师所带的研究生们有一间自己的研究室,平日里大家都聚在那里自习或者讨论问题,魏玉槐遇到了学业上的困惑时也会过去,向师兄师姐们请教,寻求帮助。

“一个人做研究经常会有困惑,与导师的关系也是单线的联系。但是在自习室里,大家都亲如一家,没有隔阂与界限,并不会因为我来自其他院系而生疏。我也可以从前辈们的研究分享会中,得到很多启示,我的研究视野和知识脉络也得到了拓展。”

研二上学期,她还去旁听了邱老师的“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研讨课,在课上她收获了很多学术研究指导,例如怎样做到选题明确、表述清晰不繁琐,在写作时如何聚焦核心问题等。魏玉槐形容在那门课上她仿佛已经对于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了“预演”。

新冠疫情的爆发,在线授课成为全球的新趋势。魏玉槐将毕业论文聚焦于在线教育,探讨在线教育与课堂教育的逻辑与区别。“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给在线教育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自然实验环境,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袁明院长的“托举”和文研院的年度活动主题“传承”,是几年燕园生活对魏玉槐影响最深的两个词。

“人在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和工作阶段都会遇到迷茫、害怕、怀疑的时候。在燕京学堂一直有很多无形的手在托举、温暖着我,来自师长,来自朋辈,大家给予我力量,让我知道自己不是在单打独斗。燕园涵育了一代代的学人和学子,能够聆听老师的教诲、学会理解和关照世界的方法、慢慢地探寻自己的方向,我已经觉得很幸福了!”

上学期,魏玉槐担任了於嘉老师“中国社会”的课程助教。这门课的课堂气氛很好,师生之间的讨论常常从课堂延续到课下。她认真配合老师在课前收集学生问题,利用Canvas教学平台的互评功能为在16个国家的同学们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为课程的顺利开展孜孜不倦地努力。她的付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当她收到学生们发来的感谢时,她笑的特别开心。在那灿烂的笑容里,托举与传承的精神,也在默默生长,散发光芒。

*文中图片由魏玉槐提供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