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我们” 共筑明天 | 袁明院长2021年全球青年中国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亲爱的燕京学者们、同事们、朋友们:


过去几年,在燕京学堂的旗舰活动“全球青年中国论坛”上,我都是以院长的身份致欢迎辞。今年不同了。年初时,我接到了论坛组委会的盛情邀请,要我做开幕主旨演讲。受到年轻人的激励,我很荣幸。我从一开始就非常认同这个创意:“同舟共济  再创未来”(Shared Renewal: Recoupling East with West),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undefined

在今日世界上,一种不同版本的叙事模式正在卷土重来,那就是所谓的“我们和他们”。这在国家间、族群间的关系中尤为明显。我们必须看到这一类断语的认知陷阱。一己与他者的关系被推到极致化,当“一己”被自我想象成“无比纯正”“独一无二”甚至“白璧无瑕”时,他者就自然变成了威胁或敌人。如同英国诗人吉卜林感叹的:“西归西,东归东,难相逢。”

但这并非是全部事实真相。相逢是必然的,而且在相逢之后的对话过程中,自我认知也会悄然变化。我们常常忽视这些在身边静悄悄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来看看历史。我举一个中文词为例,比如“文化”(wen-hua, culture)。

我们现在说“文化”两个字,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这个组合的近代出现,并非直接从中国传统古典而来。研究者们发现,它和许多别的词汇一样,来自日文中的“漢字”。在20世纪初,大量外来词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而且做到了雅俗共用。介绍和引进的模式如出一辙,即把日本翻译的欧洲概念通过“漢字”引入中国。“漢字”字形源于中国,从字体来看,也有千年历史。但是到近代,经过日文“漢字”转化再输入中国的文字有了现代的内涵。我们还是来看“文化”这两个字。在日文中,“文化”被读为“bunka”,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吸收了英文的“culture”, 法文的 “culture”, 德文的“die Kultur“,“文化”是用漢字字体造出的一个现代新词。因为在中国的传统经典里,“文化”的意思是“文治与教化”,对应的是“武力、军势”,和我们现在讲的“文化”非常不一样。东方与西方不但相逢,还达到了一个现代新境界。

除了“文化”一词外,还有许多别的例子。如“宗教” zong-jiao(religion; Shukyo)、“科学”ke-xue(science; Kagaku)、“经济”jing-ji(economy; Keizai),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语言和概念的来回穿行是何等壮丽的人类文化景观。如同奥德修斯有过他的漫长旅途一样,文字在经过漫长的旅行之后,归来时变得更加丰满、生气勃勃。

北京大学的奠基者和知识先驱们为这样的现代化做出了历史贡献。1903年,蔡元培先生翻译出版了日本下田次郎讲述的德国科培尔的《哲学要领》,对哲学概念在中国的普及,影响很大。1918年,胡适先生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将现代概念进一步运用到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中。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在新的征途之上。我们不仅继承了沟通东西方的精神和能力,我们还将在新的时代将其发扬光大。前面我提到文字的例子,文字文化在我们的生活里其实很基本,在跨文化的语境下,可以拓展的天地更加广阔。2019年,燕京学堂“全球青年中国论坛”的主题是“Wo’men (我们)”。按照中文“拼音”,意思是“我们”;而按照英文的字义,则是“女性”。这个巧合令人深思,也让我们去想背后更为深刻宏大的内容。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确实有五千年的文字史,但是标明性别的“她”这个代词的出现,却只有一百来年。我们要从历史的大维度上,来思考这种新的自我表达的意义。

站在英语这个角度来看,“Wo’men” 的中文转换为“我们”也让人浮想联翩。“我们”是有包容性和超越性的。任何人都不会一个人在战斗。“在一起”是对人类团结的召唤。在身份认同政治的桎梏之上,应该有更高远的立足处,那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2020级的燕京学者用艺术的形式再一次表达了“我们”,再次托举起这个理想境界。在静园四院,两排夜灯被安置在小径两旁,那是为下晚自习的同学专门设计的,灯光被调到适度,因为“要保持中国园林中诗的意蕴”。窗上用红色元素装点,当阳光照射进来时,光影会在墙上形成一只美丽的蝴蝶。这就是燕京学者的文化创造力。当新冠疫情的阴影笼罩全球时,她们带来了光。我们也看到,中国的“文化”,展现出新的时代光彩。同时,我们也更深刻地感受到同理心的重要。

在中国经典著作《诗经》里,有这样一行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是,周虽然是一个旧邦国,但是其使命在革新。晚清末年的改革者康有为在对世界做了考察之后,于1901年发表了《大同书》,这个词出自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土耳其裔历史学者阿里夫·德里克对此作过精辟的评论:“乌托邦的理念其实来源于中国。它能够激发起人们激情的秘诀是指向未来。当然这个未来已经超越了人们当时的想象。它已经向全球扩展,中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重新回顾中国近代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互联不仅是未来愿景,它已经是共有历史中的事实,也是全球化和现代化走到今天的一段旅程。我们都在见证历史和时代。


我想用中国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话来结束今天的讲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