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門 | 王栋:燕京学堂2020届毕业生

王栋认为燕京学堂本身就是一扇通向历史、未来和人生各种可能性的“门”。燕京学堂的求学经历对他的影响颇深,在这段经历的鼓舞之下,他决定转专业追求自己对哲学和宗教的热爱,在深入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根源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在他眼中,静园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了北京大学人文传统的顶峰。

Q:在你眼中,静园所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空间呢?

A:我认为静园是北大精神的一个中心地带。静园之所以被赋予那么多意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曾是北大人文院系。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是北大最早的几个系,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名称为学院,这其实代表了一种文化的传承。相应地,静园作为这几个人文院系的所在地,自然也是北大精神的载体。北大当然不能没有未名湖,没有图书馆,但你要我说校园里达到一个高峰的地方,我认为应当是静园。我觉得静园在历史上所扮演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Q:我们的展览关注的就是静园之门带给燕京学堂以及北大学生的联结感,请问你在学堂的求学过程中有感受到联结感吗?

A:我觉得燕京学堂本身就是一扇门。它首先是一扇通往人生中无限可能的门。学堂里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同学让我看到了各种不同的可能性。我的室友是一位日本同学,他在第二年的时候决定环游中国,而且他做到了。尽管最后他因为疫情,只完成了一半的行程,但也已经走过了20多个省份。他不仅一路旅游,还做了自己的网站,拍摄各种各样的视频并撰写博文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跟我打乒乓球的一位同学,用100天的时间开车从欧洲到中国。他们当时跟《国家地理》杂志社合作拍摄了一个纪录片。如果没有认识这些同学,我觉得很难跳出原有的人生路径进行思考,也很难看到自己的观念里有哪些习以为常的偏见。学堂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环境,与这么多同学深入交流、建立友谊,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是一种智慧的熏染,丰富了我们在课堂之外的见识,培养了我们选择人生和驾驭人生的能力。

燕京学堂还是一扇通往历史、通往未来的门。一位老师说,我们身上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学生背后都是有根的,这个根是他们民族奋斗不息,凝结起来的智慧文化。把这些文化的根盘结起来,探寻民族背后的文化的过程是通往历史,能够以此做出代表国家特色的作品的过程是通往未来的。至于怎样如何挖掘、追溯民族智慧,再在世界舞台上代表国家发声,很多人可能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去做。如果以后我真的能做出些什么东西的话,我想这个积淀一定是从燕京学堂开始的,它是一个我自己选择的、在未来事业和人生命运里的全新的起点。


Q:在静园有发生过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A: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和美国同学Miles一起竞选GSU的主席和副主席。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一拍即合,决定一起竞选,就在静园拍了100多张宣传照。通过这件事我想表达的是静园其实给了我们一个“门”的概念。因为Miles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外国朋友,通过他我了解到一些西方的政治、生活和大学生的想法。这样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Q:你最喜欢的静园角落是哪里呢?

A:静园里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二院和三院之间的一个中庭,那是我们办活动的地方,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比如我们在那里办派对,同学们一起吹拉弹唱、做游戏,而且大家还会把自己家乡的特产带出来,是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了解多元文化的好机会。大家都是自发地介绍把本国的传统节日,像印度排灯节,美国感恩节圣诞节之类的,俄罗斯同学喜欢过元旦,新年对俄罗斯人意义重大,我就是在一次中庭活动中了解到,原来他们元旦过得很有仪式感,还会特别做新年祈祷。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