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門 | Zoe Jordan (美国):燕京学堂2020届毕业生

Zoe Jordan本科就读于上海纽约大学,对她而言,与家乡马里兰相距甚远的中国充满了魅力。从上海到北京,新环境给她一种浸润在中国历史中的感觉,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北大的学习生活中,静园也成为她学习生活的中心。

Q: 你为什么申请燕京学堂呢?

A: 我本科就读于上海纽约大学。我其实很犹豫是否要从上海搬到北京,因为这意味着要重新发展新的朋友圈。我大概花了整整7到8个月的时间才真正适应北京的生活,从而有了家的感觉。但我发现与上海相比,北京有一种真正“浸润在历史中”的魅力。

我在北大的经历与在上海纽约大学的经历非常不同,但这也正是我想要申请燕京学堂的原因:我想知道在一所中国式的高等学府学习是什么体验。


Q: 燕京学堂的生活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

A: 在燕京学堂,学生们能有各种丰富的体验。你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融入其中。我在北京时真可谓是全身心投入学堂生活。

我在勺园的宿舍正好位于电梯旁边。因此我和室友们喜欢敞开房门,放些音乐。久而久之,我们宿舍成为同学们上下课的路上会短暂停留的驿站。


Q: 静园在你的校园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A: 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园工作和上课。在静园四院,有一个公共区域有时会用于开展活动,虽然平时这里少有人来。饮水机和沙发的组合为我们提供了闲聊的场所。在上中文课时,因为我们都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所以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出现在这里。有时我们也会在静园玩“刺客”游戏,大家要在暗中抓住其他参与者。

我在楼上的办公室度过了许多时光,并与燕京学堂的一位老师相交甚好。我们在静园三院举办了全球中国青年论坛启动派对。静园的建筑古老而美丽,因此经常在精心布置后被用于对外活动。


Q: 你在北大,特别是在静园的经历,同你在北京生活的经历是怎么一个关系?

A: 对我而言,在北京产生家的归属感总是和我们融入其中的空间有关。特别是将公共空间变成私人空间。就像我和室友围绕我们宿舍建立的超棒的音乐社群,又或许是坐在未名湖旁闲聊的时间。我关于北京的记忆总是与我身边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非特定的地点。

年初,许多人会相约去校园内的一处石舫。我们会带着零食和音响与朋友相约前往。在石舫上坐下后你脑海里会有一个声音响起:“我应该把这一幕清晰地印在脑海里”。这段经历终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我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我在燕京学堂的经历,但毫无疑问我成长了许多。两年近乎开放式的探索让我有机会鼓起勇气大胆尝试,并真正将想法付诸实践。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