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文学与文化)|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项目下设有六个专业方向,包括法律与社会、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与管理、文学与文化、历史与考古,以及哲学与宗教。学堂在每个专业方向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以支持同学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中国问题进行研究。

中国学(文学与文化)

千年璀璨的人文沉淀,是观察中国的底色,更是直击中国学内核的前沿阵地。以“文学”为“柱”,以“文化”为“梁”,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力图在文学与文化方向上构建起一所富丽迷人、广阔扎实的思想宫殿。

从中国看世界,从文学看宇宙,不仅培养学生们对中国文学文本的把握,更有对历史脉络的梳理,对思想精髓的探讨,对文化研究的挖掘,对人类未来的求索。正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燕京学堂学习中国文学与文化,是一种跋涉:登高望远,放眼全球,我们从这里出发。

    

2020-2021学年,燕京学堂文学与文化专业方向一共开设了四门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研读”(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艺术史”(Art of China),“比较视野中的中美当代小说”(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American Fic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和“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中文授课)。

“中”“英”交融,打破语言壁垒

在学堂学习文学与文化,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跨”文化体验。在国际学生居多的情况下,使用英语教学是更为高效的方式,但学堂同样为同学们在文学方向下提供了中文教学的课程,并邀请同学们不论中外,都能够近距离体验中国的文化内核。涉及到文学、文本、文化的讨论和研读,语言是绕不过去的坎,在燕京学堂,这个壁垒正在不断尝试被打破。

本学年在文学与文化专业方向下共有三门英文授课的课程,内容包含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艺术史论、和中外比较文学。这些课程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可以较为顺畅地进入到中国文学的研讨语境内。

同时,小班授课让大家有了更多探讨的余地,课堂上下,师生同学之间,大家不懂就问,既给了国际生快速领略和掌握中华文明一些特有精髓的渠道,也给了中国同学们观察“非中国视角”的平台。

另外,正是因为有了雄厚师资力量的支持,这种跨越文化与语言屏障的传道授业才成为可能。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老师们为大家倾囊相授,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自新加坡的陈沅增同学分享了他在“比较视野中的中美当代小说”课堂上的收获:

“林庆新老师的跨文化交流功底之深是令人敬佩的,他能够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同学们共同凝聚在这些有趣的话题当中,文化和语言的不同都不能阻隔这种互动和交流。林老师用他扎实的学术功底、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睿智的发言不断引导大家参与讨论,表达自我,这门课也是我在学堂最爱的课程之一。

此外,由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常森、傅刚、李鹏飞、潘建国四位老师联袂教授的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自2016年开设以来一直都备受同学们欢迎。这门课用中文教学,通过教师讲授导读、学生阅读指定作品并进行课堂讨论与报告来开展,所涉及的作品包括《诗经》《古诗十九首》《文选》《西游记》《唐诗选读》等。

使用中文授课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气韵和意境,这其中的迷人之处,常常令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倾倒,不只有痴迷古典文学的中国同学,也有中文能力优秀的外国同学。不论是初次阅读,还是“故地重游”,同学们都可以在老师们引导下领略别样风景。

在对古代文学的研读过程中,来自美国的Sophia Toffolo Dooly 同学对李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表示:

“这种高强度的古代经典文学阅读是我从没有在其他任何地方体验过的。这不仅让我的中文水平更上一层楼,也让我对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我爱李白,更爱把我带进李白的这门有趣的课程。

同样带领大家“周游”古代经典“名山大川”的还有秋季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研读”(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一课。这门课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洪越老师用英文讲授,带领同学们按话题进行讨论,涉及范围广阔、探讨内容丰富。从生死之论到英雄主义,从家国集体到人生意义,都在阅读与对话中迸射出迷人的火花。针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中英双语解读,让同学们能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更拓宽边界,同时也拥有更多选择。

“纵”“横”交错,打开研讨新貌

学堂的文学与文化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同样还可以用一“纵”一“横”来提炼。所谓纵向,是指以中国文学本体演进为主轴的垂直视角,向历史与今日纵深处游溯;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横向挖掘,即以一种批判对比的横截面视阈,将中国文学放置在世界文学的一个部分当中,延展其内涵。在“纵”“横”的交错间,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拾级而上,研讨便拥有了新的风貌。

四门课中,有两门课以纵向切面为视觉主体,包括“中国艺术史”和“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前者以时间演进为线索,带领大家探讨从商代到20世纪中国的各种艺术作品,在对绘画、雕塑、建筑等鉴赏中领略其艺术造诣和历史意义;后者则同样在千年长河中以古典文学演进的历史时代为划分,挑选作品精读,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另外,“比较视野中的中美当代小说”和“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研读”这两门课则是以横向对比剖析的角度将中国文学研究放在了更广阔的话语背景下。其中,“比较视野中的中美当代小说”一课围绕着生死之问、创伤书写、女性觉醒、身份认同等话题,将中国作家如余华、苏童、阿城等人和美国作家John Barth, Toni Morrison等人进行对比研究,近距离观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书写与表达。

本课授课人,林庆新老师表示:这门课程的设置是考虑到同学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因此选择了一些超越国家界限的主题,如历史与创伤、成长的痛苦、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等,希望能引发同学们关注和思考这些人类共同的话题。开学以来,虽然是线上讲课,但是能够感觉到跟大家的距离很近、很融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围绕着课程设计的主题进行得很活跃,氛围很好,也让我体验到燕京学堂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的特点、个性及才华。用一句中国话来总结就是: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内”“外”呼应,打通视角联动

“文学与文化”专业方向不只局限于对文学文本的探讨,还包括对文化现象和论题的研究。从这一角度上来讲,学堂的文学文化研究内涵丰富、层次多样、话题前沿,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平台。如果将文学文本探讨作为文学方向的“内涵”,围绕文化所展开的讨论则成为其相对应的“外延”。然而,这一内一外并非割裂,而是形成了有机的联动,为同学们打通了一条更为生机勃勃的新渠道。

作为文学方向的老本行,对于文本进行细读研讨是重点之一。本学年的课程中,关于中国古代、现当代的作品精读,给同学们提供了详尽的分析范本,也力保能够夯实基础。

同时,关于文化研究的探讨也从未被忽视。不论是从艺术史中探寻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所展示的当代风貌和文化背景,还是从中国古代经典中搜索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的关系,讨论关于正义、英雄的叙事,抑或是从中美小说对比中挖掘生命意义与历史记忆,这些都是从文本出发但不局限于文本,放眼更广阔天地的文化研究尝试,也让大家的解读有了更多重的色彩和内涵。

这种研读方式所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同学们的课后作业、课堂展示、发言和探讨都展示出不拘一格的别样风采。从多元视角所吹来的强劲新风给探讨带来全新风貌,也在互动当中让同学们加深理解。

来自中国香港的冯玮欣同学认为“中国艺术史”这门课带给她极大的震撼和思考,也对她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中国艺术史的探索让我对历史、历史中的艺术作品和历史中的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能感到此时此刻的自己和很多时间点上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在沟通交流,与彼此对话。这门课也让我意识到,追溯历史,东西方从来不是两个平行世界,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交集与联系,人们不应当割裂看待,更不能抱着二元对立的视角不放手。”

冯玮欣也希望自己能够传承这些古老的艺术传统,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终极之问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前不久,她作为总策划人举办的“我,門”跨学科文化展也正式开启。两位“中国艺术史”课程的授课人——彭锋老师与刘晨老师,给了她非常大的帮助。他们不仅是玮欣在教室里的老师,更是她渴望去学习的领路人。

不论是“中”“英”相融,还是“纵”“横”交错,不论是“内”“外”呼应,还是与更广阔的天地相联,燕京学堂的文学与文化专业方向仍然在不断充实与成长。这种成长,呼唤着与同学们的共同进步,也意味着在这里描画出属于自己独特轨迹的更大可能。以“人”为本,以“文”会友,在燕京学堂学习文学与文化,是挑战,也是难以复制的旅途,其间的珍贵风景,等你来探寻。


文字:晏昭祎

图片:董少瑀、Steve Yue Heng Yang、杜涛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