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和合文明论坛——青年与亚洲的未来分论坛成功举办

“斯文在兹,面向未来,我们相信并期待:典雅、敦厚、澄明的儒家文化和亚洲文明将不断传承,给世界更多惊喜与滋养。”

2021年12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在亚洲和合文明论坛中道出她对亚洲文明发展的期待。

在致辞中,袁明院长围绕世界与中国、科技与人心等话题,以燕京学堂中外学生的学习、实践为例,生动讲述了亚洲青年的行动故事,并对亚洲文明与全球发展间的互动给予高度关注。她指出,“面向未来,如何在这场全球的人员迁徙中不断文明互鉴,凝聚和培育更多有‘和而不同’胸怀天下的世界公民,是国际组织、不同国家,尤其是全球大国需要承担的责任。”

亚洲和合文明论坛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北京大学承办。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刘延东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长、日本原首相福田康夫,泰王国公主诗琳通出席论坛并致辞。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主持活动。

下午,由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承办的分论坛“青年与亚洲的未来”在线上举办,分论坛由“青年亚洲印记”及“青年创造未来”两个部分组成。分论坛由燕京学堂2021级学生张佳宇主持。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Brent Haas为分论坛做开场致辞。青年人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可能面对种种困惑,他结合自身经验给大家提出许多宝贵建议:策划长期的目标、关注并把握新的机遇、坚持并反思自身的选择、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多元等。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九位嘉宾在“青年亚洲印记”环节进行了精彩分享。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王栋(中国)从“钱氏家训”与家族历史出发探问“和而不同”的主题,结合在燕京学堂的学习经历和北大新青年理论研究室的任职故事等,对道与术、一与多、理性主义与家国情怀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Alexandra Pozhidaeva(俄罗斯)分享了她在新疆的实地调查经历,尤其是对石河子棉花种植基地的现状和村庄扶贫成效的观察,促使她反思个别西方媒体的不实报导,并更加坚定地相信:“我们不仅是为了共同繁荣,更是为了共同生存。”

燕京学堂2020级学生、跨学科文化展“我·門”主策展人冯玮欣(中国香港)分享了自己在北大和哈佛两所世界名校的求学经历,以及她对于纪律与自由、选择与坚持的思考。她认为纪律是行动、自由是方向,我们每个人都在自由与纪律之间、计划和选择之中共生共存。

现任职于中国电信越南办事处的Van Cao Mai(越南)回顾了她的留学故事和职业经历,讲述她在多元文化环境之中对自身和对世界认知的变化。她认为,虽然疫情使得互联互通变得更为困难,但我们依然要坚持链接世界,探索多元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以色列跨境平台INNONATION Ltd.总经理Amit Gal-Or(以色列)从创业者的角度分享了他对西方和中国商业模式的理解。在中国各地的实践经历让他深刻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处事哲学,这也促使他在创新实践中能更多考虑到模式外的延伸性因素,更显游刃有余。

Dickson David Agbaji(尼日利亚)分享了他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在留学生涯中,他最受触动的时刻之一便是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留学生的回信,也因此更坚定了在中国学文化、寻机会、交朋友、做事业的想法。

青年创投人、福布斯U30王燕(中国)讲述了自己在商业、投资和生活中的故事中获得的五条领悟:孜孜不倦地追寻自己的所爱、留心你现在所做之事对未来的影响、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刀刃上、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获取智慧和力量,以及面向30岁之际的自省与新思。

加德满都生活实验室首席运营官Asmod Karki(尼泊尔)从个人经验出发,讲述青年领导者与亚洲总体发展的故事。他通过和亚洲青年的交流互动,深入了解亚洲各国情况的同时,也获得了诸多启示,认为跨文化交流对创新实践大有裨益。

现任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创新与转型部门的Steven Yue Heng Yang(新加坡)特别关注“天下观”与全局观,通过对比学者赵汀阳对“天下”体系的阐释等内容,分析“天下观”如何参与到全球文化与社会模型的建构之中。

在问答环节,嘉宾们与观众就留学生该如何更好地参与到跨国交流之中、青年人如何面向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民族主义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等话题积极展开探讨和交流。

第二部分“青年创造未来”由凤凰卫视新媒体编辑Daniel Crain(美国)主持,他与LeaDAOship的创始人及CEO Jonas Wolf(德国),泛生子精准医疗公司的创新实验部门主管Jeffrey Honghao Niu(美国),以及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讲师葛鉴桥(中国)进行深度讨论。

四位嘉宾首先围绕创新性思维在创业与科研中的应用各抒己见。

当讨论到“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技能”时,Jeffery认为创新性的学习是没有任何公式的,学习什么技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这一方向上做到什么程度。在校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发起一个项目、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等来深化自己的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做出积极的改变。

Jonas主要从自身创新经历出发,谈及老子的智慧和自我认知的问题。他观察到青年创业者在设立宏大目标时,可能会忽略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容易出现困惑或迷失。“创新之路上可以给自己留有休息、调整的时间段,重要的是规划好时间和深度了解自己的价值体系。”

葛鉴桥通过对自己研究经历的回溯,肯定了跨学科的范式对于解决时代问题,尤其是大脑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是尤为重要的。她也表示跨学科不是适应所有人、所有研究方向的,它必须是一个自驱动的过程。

随后,嘉宾们分析并展望了各自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情况。

在职业道路选择的问题上,Jeffery表示自己选择在癌症筛查的领域工作主要是基于个人的目标。或许特定行业在早期发展的阶段确实会更具挑战性,但在选择之时,对于自身所学所做之事、以及行业未来发展的关注也同样重要。

谈及创新领域的“模范”,Jonas以剑桥的一个创新项目为例,分享了他从中学到的如何克服困难、和员工相处、规划企业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如何看待生命和面对失败。

面对未知的挑战,葛鉴桥指出,交叉学科的研究学者同样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且会有许许多多新问题的生成,比如新时代下数字技术对人类挑战,又如大脑自身在探索新世界和沿袭旧习惯的悖论,需要更多的讨论与合作。

在热烈的讨论和精彩的互动中,分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国际儒联理事巴萍,新加坡南洋孔教会名誉董事毛朝晖,文化学术出版组主任罗晨曦、副主任朱佳、杨治中,人才发展组主任潘金娜,及会员郑顺书、郑丽莲、黄翠仪,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副院长范士明等嘉宾全程出席会议。

一个个活力四射的青年实例,促使大家在理论与实践中自如穿梭,激发新的思考。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师生筹备队伍通力合作、共克时艰,于实践之中对“合作”与“创新”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文字:陆丹琦、北京大学新闻网

图片:北京大学新闻网等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就业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caree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