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9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举行了2022年毕业典礼。许湛一作为燕京学堂2020级学生,完成了两年的学业,顺利通过答辩后,在这一天毕业了。
毕业典礼结束时播放的一段MV打动了每一位师生,MV主创人员之一的许湛一也在现场流下了热泪,两年的点点滴滴萦绕在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
追随而至 一点灵犀
2018年,武汉大学毕业生万舒心以优异成绩成功保研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而她的成功,令一位曾经给过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表演过辩论的直系学妹,也对北大的这个学院产生兴趣。
当时还在大二的许湛一开始查阅燕京学堂的官网,了解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她惊喜地发现侧重跨文化交流与跨学科的学堂与自己的兴趣不谋而合,于是大三下学期,在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交换时她便着手开始准备相关申请,并最终以年级综合第一的成绩成功保研。
湛一的本科读的是人文科学试验班,本科的学习培养了她利用历史视野与哲学思维思考文学命题的能力,她也更向往文本之上、更广阔鲜活的中国田野与世界森林。
“我始终相信文学与文化是互为表里的,而想要真正读懂这两者,则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学的理论与学习方法。燕京学堂为我打开了通向这些可能性的大门。”
来到学堂后,她徜徉其中,充分利用学堂提供的多维度、跨学科平台,不断汲取营养。
在学堂,湛一最喜欢的课程是“转型中的中国”,“(课程)以宏观的视角丈量转型中的中国,又以微观的案例讨论现实的问题,我个人很喜欢这种讲座与研讨的有机结合。”中外同学们在小组中展示交流,既有激情的辩论、也有包容的认同,这一切都让跟随学姐而来的她觉得,自己的选择明智而正确,和学堂是心灵相通的。
千山相隔,一见如故
新冠疫情仍在肆虐,2020级学生最终还是遗憾地未能全员相聚燕园。入校前曾规划的燕园学习和生活,也随着凤凰花开,只能在线上挥手,互道珍重。
湛一在和同窗的交流热络紧密。
她向韩国同学Minwoong Hwang和Yoonsoo Song请教韩文发音,与眞舩弘暉用日语交流时被夸赞语音标准,和俄罗斯的Anastasia Muraveva交流共同痴迷的日漫……不同的生长国境、迥然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兴趣与爱好,让来自世界的青年人们跨越时空限制,一拍即合。
近日,静园四院的一个小小空间,揭开面纱,也在静待知音,期盼与有缘人转角相遇。而这个创意亭的首批“创意布展人”,是湛一和她来自美国的同学与朋友Casey Wang。
最开始她们是课堂上同一个小组的伙伴,课堂的讨论外,课下则是普通的闺蜜“日常”,讨论喜欢的日剧、评论痴迷的电视节目,还有必不可少的恋爱、八卦与生活。
她们也一起筹办了2021年的全球青年中国论坛,作为当年论坛的公关关系负责人,湛一评价这位担任联合主席的闺蜜超级负责也很有想法,“活动中她对我负责的PR工作帮助很多。没有她,我们去年首次的线上论坛一定不会这么成功。”
最近的这次创意亭合作,两人继续默契配合。Casey是展览作画与创意设计的作者,而湛一作为布展人,将创意实体化,跨越千山,珠联璧合。
妙笔生花,一心同功
疫情打乱了学子来华,也中断了湛一远赴东瀛交换的计划。
没有办法按照原计划去东京大学交换,湛一便像日漫中角色一样,洒脱地喊出:”那第二年就充分享受并积极建设学堂生活吧!”
她报名了学堂学生事务助理和课程助教,还兼任了带班辅导员,开始从一名学生,转变为同学们服务的兼职学工人。
她协助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各位老师完成日常工作,例如活动前期准备、中期的现场跟进和后期的报道写作。每月校友月刊Newsletter也是她制作,将学堂的每月的精彩故事,设计成册,报送给世界各地的校友们。
两年间,来自学工办的大部分稿件都是署名“许湛一”,可以说是“金字招牌,质量保证”,让未能参加到活动中的人也可以参与其中,感受精彩。今年五四青年节,学堂计划采访部分学堂员工,也是由她来完成组稿任务。
她的笔下,不仅文字粲然,也描绘出美图翩翩。
湛一还参与了一些海报的设计,以及2021年毕业音乐会的舞台设计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学堂的川渝实地调研,师生们穿的主题T恤就是她的设计作品,火锅、熊猫、三星堆铜人、大足石刻……同学们学在巴蜀大地,游在渝水川山,而风景也在同学身上。
“归根究底,为学堂写作的同时,我也在书写自己的硕士时光的青春。而如若我的这些文字、绘画、设计能影响更多人加入活动、加入学堂、加入到中外交流的建设中,那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一年的学工助理工作,湛一不仅锻炼了筹备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宣发能力,也让她与学工老师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老师们都很照顾我,我也发现了她们不曾在众多同学面前展露的可爱一面,我们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师生,还是朋友。”
倾心相诉,一瓣心香
在本年度的国内招生宣讲中,学堂邀请了九名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分享申请建议。
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湛一的建议给出了“求知欲和交流欲”的关键词,并建议同学们讲好中国故事,要从讲好自己的故事开始。
湛一的毕业论文导师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婧,她的论文题为《全球文化工业与后亚文化:论JK制服的本土化发展》。在写作过程中,吴婧老师给予了她充分的尊重与莫大的帮助。
“吴老师从最初的‘JK制服是什么’的发问,到后来与我细数不同年代学生制服的变迁与背后的社会机理,整个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老师对陌生事物饱含探索热情的学者精神,如此可敬与可爱。”
湛一以拉什与卢瑞提出的全球文化工业理论与后亚文化理论为基础,将“JK制服”作为绵延的物与文化对象来探求其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历史、媒介与受众身份认同。论文最终得到了外审老师“有研究深度、有独立思考”的评价,并在最终答辩中获评为优。
她在毕业论文的致谢中写到:“在选择迈出象牙塔之际,我曾无数次思考应该给硕士生涯留下一篇怎样的作品,最终还是决定将最后的时光倾注在发乎其心的纯粹学术兴趣里。”
毕业后,湛一将从事内容产品运营工作,继续做自己喜欢的内容工作,并趁着年轻在相对快节奏的行业锻炼自己的多方位能力与内容敏锐性,“希望自己运营的内容产品或栏目能给更多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结语
詹姆斯·卡斯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是湛一喜欢的一本书。关于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边界以及突破边界和打破边界等概念,她觉得在学堂的两年学习与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知。燕京学堂就是那个让她可以不被边界所累,拥抱差异,在有限的时空之中,可以全心投入到无限游戏的乐土。
文字:静堂
图片:静堂及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