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闪耀的历史建筑——张剑葳谈中国古代金属建筑

2022年6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张剑葳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师生带来了题为“闪耀的辉煌: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的历史意义、结构、构成和捐资”(Shining Splendor: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Patronage of the Chinese Metal Architecture)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是燕京学堂2021-2022学年必修课“中国专题系列讲座”的第十一讲,由燕京学堂副院长Brent Haas主持。以金属材料为切入点并结合大量照片与建筑线图,张剑葳教授不仅分享了金属建筑发展的内在动力,也呈现了蕴藏于其中的关于特定时代的社会及文化信息。

   

讲座结束后,张老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首先谈到古建筑中榫卯技术的应用,榫卯技术反应了古人的智慧,但大众通常会有的一个误解,认为榫卯结构的建筑是没有使用钉子的。但其实除主体的构架外,建筑的各连接处,尤其是在屋顶的部分,是需要使用钉子将瓦件与木制部分相连。仅依靠瓦片下的泥和灰作为连接物,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古建筑的各连接处也离不开铁的使用,尤其是修缮腐朽和损坏的部分。中国的古建筑讲究“五材并用”,不同材料的优势都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并运用到古建筑的修建和维护中,这也是中国古建筑的灵魂所在。

接下来,张老师介绍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而建筑过程中的榫卯技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载体就是传承人。年轻人如果想要参与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首先需要了解、掌握和熟悉这两类遗产。两者最大区别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需要不断地演练,如果没有人去实践,那将很难被传承下去。现在在福州、广州等一些城市,年轻人会自发地组织起来,保护、研究古建筑,并参与、研究民间的节庆、游神等。张老师十分支持这样的行为,认为年轻人要多到田野里面去,多加入当地年轻人组织的社团,让民间传统文化成为“活的”传统,继续延续下去。

最后,张老师说道,他之后将和同事们给学堂的同学们开设一门叫做《中国的文化遗产》的课程。文化遗产是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当代发展的一个角度和切入点。在学堂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背景下,学习历史、文化和哲学,有其现实意义,古代和现代得以连接,过去和未来也因此有了对话的机会。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这样宝贵的机会,利用学堂的平台,多了解不同的学科领域。当下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历史上可能也曾遇到相同的情景,将当下和历史相联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讲 座 回 眸

材料和构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两个基本分析要素点。张剑葳老师在讲座伊始便引导大家进入目前的研究空白:在构件的部分上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还较少有专家学者对建筑材料的使用做出研究和讨论。

在材料的使用上,不同于人们常规想法中将中国传统建筑等同于木构建筑,张老师在田野工作中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有一定数量的金属建筑,它们都是宗教建筑,其中最典型的是武当山金殿。从2006年开始,张老师开始对中国的金属建筑进行研究,田野工作历时十年,覆盖了全国所有的金属建筑,包括了现在仍存在的和那些曾经有过铜殿或者是铁塔的寺庙。

铜殿、铁塔和铜塔是中国金属建筑的主要类型。由金属建筑延伸开去,张老师用四个核心问题串联起分享:金属建筑有什么样的结构?为什么使用铁或铜作为建筑材料?向纵深探索,铜殿的具体材质是青铜还是黄铜,具体原因是什么?建造这些建筑的工程、捐建人和信仰的传播的情况又如何?

金属建筑的结构与其设计理念,和它与其他木构建筑的关联相关。金属建筑往往建于山顶,在一个寺庙建筑群中处于中轴线上的重要位置,并被其他建筑环绕。建造在山顶的原因是与道教的经典相关,也成为了一个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信仰标志。而在殿总体的构造设计上,铜殿的梁架都是仿照木构建筑铸造再安装。明朝中期之后,在妙峰禅师的主持和影响下,佛教的宗教建筑中也开始出现铜制建筑。

不同于日本的中尊寺金色堂和金阁寺等木构镏金的建筑,中国的铜殿是由铜全部作为主要材质打造的。那么为什么会使用铜作为材料来建造宗教宫殿和塔呢?张老师给出了三个重要角度:一、铜是一种即使在不那么理想的环境条件下(如山顶)也坚固的原材料;二、铜本身价值较为高昂,其在文化和仪式上的价值可以在反映中国青铜文化的作品中略窥一二,如《诗经》和《太平御览》;三、捐建人可以把他们的名字永久地留存在铜墙上。

在检视了金属建筑的设计和历史文化价值之后,张老师也用便携式合金分析仪器对金属材料的测试和分析。金属材料的混合使用可以体现《周礼考工记》中出现的“六齐”理论。这一技术哲学强调不同比例的金属混合划分了青铜产品的种类。总的来说,在建筑主体结构上建造者们使用青铜,在装饰或者是二级材料的使用上建造者们则会使用黄铜,而近乎于纯净的铜材料也会作为建筑内装饰的原材料。铜序列下的多种金属材料混合使用,可以方便不同类型的信众捐赠、供养。在“铜殿作为信仰标志和代表”的理念传播下,建造工程的主持者、信众们(捐建人和供养人)和工匠们一同为金属建筑的建造奠下基础。

以道教建筑设计理念为源头,中国金属建筑的影响力早已突破了原有的范围,是世界建筑史上宝贵的一笔。张老师在讲座的最后强调,除建筑本身外,中国的金属建筑更是当时人的设计理念、社会发展、审美和宗教等综合信息的集合体,对金属建筑价值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遗珠。

师 生 互 动

Q:当时人们对于金属材料的选择是否和不同时代的经济危机相关?比如历史上一些经济危机影响着当时的中国大量进口银。同理,是否有可能在价格上推动了人们去选择铜作为材料?

A:在晚明和清初,中国的确遭遇了较大的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很少看到新的金属建筑的出现,但其中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泰山上的铜制建筑。对这个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发现,材质组合是非常杂糅的,这在技术理论上是很难解释的,所以我将其归因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像你刚刚说的那样,我的解释是当时全部使用纯的青铜造价太高,所以捐建人和工匠们选择用青铜建造主体结构,其他部分则是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黄铜,这就导致了整幢建筑的材质十分复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危机和低预算。

Q:在同一个历史时间段内,比如在金属材质的使用、混合上,是否存在某些地区使用的材料或者技术更好的情况?

A: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之间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建筑风格。在我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工匠和建筑原材料都来自于中国的不同地方,所以当我们在谈论当地建筑风格的时候,我们要十分严谨,看这一建筑风格是否独属于这个地方,就像我们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也会在全世界各地邀请知名建筑设计师来执稿。这让我们需要对“当地风格”这一表述做出检视,它们可能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混合产物。



采访/文字:郭一兰

讲座内容整理:洪靖旖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