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百周年纪念讲堂2022年新生艺术月重磅项目之一,8月21日至10月9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与百周年纪念讲堂直播平台联合策划,推出董强院长直播系列“古典、浪漫与文化自觉——中法文学艺术之旅”四场线上讲座。从印象派的来龙去脉到法国学院体制流变,从中国翻译家傅雷对法国文化的译介到法国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对唐诗的欣赏,董强在四次云端课堂中带领观众从艺术创造、文化机制、中法穿梭、东西互鉴等方面,领略中法文学艺术古典、浪漫、世界性的魅力。
董强是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燕京学堂院长、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原主任、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于法学习、生活12年,曾师从世界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长期从事法国语言、文学、文化和中法文化比较研究,出版专著、译著20余部,如《论语》法文版、《小说的艺术》以及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合著的《唐诗之路》等。董强作为一名杰出的学者、翻译家、文化工作者,长期致力于中法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以优秀的学术素养结合国家和时代的最新课题,是当之无愧的中法文化“摆渡人”。此次四场讲座让讲堂的观众深切感受到中法文学、艺术的世界性魅力。
在第一讲“莫奈:《日出印象》之后”的法式浪漫中,董强将印象派作为认识法国“浪漫”文化的入口,揭示莫奈天才般的绘画才能为法国艺术领域带来的全新气象;在“法兰西的学院体制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董强从“浪漫”回溯“古典”,深入剖析法国艺术体制演变,从法兰西的学院体制与文化发展解密法国文艺的辉煌密码;在“傅雷的法兰西青年岁月”里,观众了解了一代有志青年求学、历练、成长的心路历程,从傅雷这位文化交流先驱身上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化觉醒”之重大课题;在“跨越国界的‘唐诗之路’”上,董强带领观众踏上法国两百年中国古诗接受之途,攀登人类文学的高峰,共品奔腾不息的诗流。两位中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勒克莱齐奥,以视频讲话形式为董强的讲座助阵。莫言分享了他对《唐诗之路》的阅读感受,称此书为“双剑合璧、强强联合”;勒克莱齐奥详尽讲述了自己对唐诗从年轻时就开始的喜爱,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唐诗之美的理解。讲座无疑为此次“中法文学艺术之旅”系列画上了一个隽永、开放的省略号。
董强从个人的深厚学术积淀和丰富的文化交流经验出发,为北大师生精心准备、量身定制了此次系列专题讲座。其中不少内容是首次面向公众分享的珍贵学术成果,不仅史料翔实丰富、论述严谨扎实,而且展示图文并茂、讲解生动幽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美育价值。讲座一经推出就受到师生广泛关注和热烈追捧,直播期间,评论区不少观众表示,董强的讲座将精深学问与人生体验紧密结合,趣味横生且“干货满满”,令大家获益匪浅。直播结束后更有许多老师、同学与董强就直播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互动,碰撞思维火花。作为一名老北大人,董强见证了大讲堂的历史发展,深深感念20世纪80年代大讲堂对他青年时代所产生的深厚滋养。他对此次与讲堂的合作表示感谢,并由衷希望以自己的力量为今日讲堂增添更多美好。
百周年纪念讲堂传承20世纪50年代大饭厅和80年代大讲堂的奋斗精神,立足燕园的文化沃土,以弘扬高雅艺术、繁荣校园文化、服务素质教育为己任,着力打造“高雅艺术殿堂”与“素质教育课堂”,承载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历史使命。燕京学堂依托北京大学人文、社科领域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推动中国问题交叉学科研究,培养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人才。此次燕京学堂与讲堂合作联动,立足北大资源优势和讲堂这一艺术文化展示平台,将北大一脉相承的美育传统与燕京学堂的跨文化交流传统结合,实现了校内优质艺术、学术资源的有效共享,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曾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多样性赋予了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而这种多元对话又带来了融合与进步。董强教授直播系列“古典、浪漫与文化自觉——中法文学艺术之旅”正搭建了这样一座美丽绚烂而包蕴智慧的文明交融之桥,给予北大观众包容博大的视野与艺术品鉴的芬芳。
延伸阅读:直播笔记
https://mp.weixin.qq.com/s/mZNLyeX96zCuE23CajCmIA
https://mp.weixin.qq.com/s/h3Y6pbwTv1BQ-MWj9ngP1Q
https://mp.weixin.qq.com/s/mPyXffluSBr48oHk3WIuYA
文字:施科宇
图片:陈越华、王东隅、张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