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线 | 董强院长畅谈中国文化的“国际范儿”

33389

新春佳节之际,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董强于大年初二和初四做客央视新闻频道《环球视线》栏目,从学习汉字、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趣味、通过奥运展示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畅谈中国春节的文化魅力及中国文化的国际化、现代化,探讨、解读年味儿满全球背后的深层含义。



春节是进入中国文化的一个入口汉字是高级的智力游戏

主持人:董先生,现在中国的年味儿不仅在咱们中国非常浓厚,包括在世界各地,包括我们前方的记者传回来的片子里,也感觉中国味儿还是挺浓的。您怎么来解读这样的一个现象?

董:我的亲身感受是:其实并非一直以来西方都对中国的春节年味那么感兴趣。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大概就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距离现在大概二十五六年左右,我当时在法国,突然发现法国的电视台、新闻媒体开始对中国的春节感兴趣。这让我唤起很多美好、可爱的回忆。因为我当年在法国跟法国的作家一块出版过一个童书,专门教小孩写中国汉字。当时小孩的那种热情历历在目。

我觉得外国人喜欢中国的春节,主要是觉得透过春节能够了解中国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通过一个这么热闹、重要的节日,他们看到饮食、春联、舞狮等各种各样的文化,觉得一下子能够看到文化的完整展示,觉得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窗口,甚至是一个入口。好像可以通过它进入中国文化。

而且,西方的节日,比如圣诞节,有很浓厚的宗教味道。中国的春节则来源于中国的农历,建立在对宇宙、对我们所生存的四季的思考上面,是一种对大自然、对我们所处的整个生活环境的思考和反应。而且热闹的程度远远超过西方的类似节日。我记得刚到国外的时候,到了圣诞节,我就想象外面会特别热闹。其实外面根本不热闹,也许有些张灯结彩,也许商店里会有人去买东西,但是大多数人会聚集到教堂里面听音乐,或者聚集在家庭私密的小范围里,外面其实没有什么氛围。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您曾经教过小朋友学中文,那您觉得为什么中文会这么打动他们?还有很多人通过学中文的歌曲就学会了中文。

董:中文跟西方建立在26个字母基础上的语言相比,首先它非常丰富,具有绘画性。大家都知道许慎的《说文解字》,就讲我们的中文有“六书”,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所以对外国的小孩子来说——包括对大人来说——它一方面是充满了意象的,像眼前展开的图画一样,同时又是一种智力游戏:当你涉及到什么会意、指事、形声的时候,其实它是需要动脑子的,它有一个非常强的逻辑体系,甚至可以说有一种修辞体系在里面。所以无论是对于小孩还是大人,它都有一种很强的吸引力。我记得当时出书以后,他们请我去学校讲,我就拿了一些毛笔,跟孩子们讲羊毫、狼毫。孩子们看到白色的羊毫,就高兴地在脸上抹,觉得特别开心。他们发现在书写的时候,我们依然能保持这么一种对大自然的尊重。然后我又告诉他们,“日”跟太阳的关系,“月”跟月亮的关系等,慢慢再把它复杂化。他们觉得后面蕴含的文化真是太神奇了。


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再挖掘,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主持人:我们刚才一起看了中文名字叫天木的丹麦演员的精彩表演。我觉得天木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不仅把我们中国京剧的核心元素学得很好,而且他还把它跟西方的戏剧,包括一些艺术结合在了一起。尤其是看到《西游记》被改编的时候,我觉得还挺自豪的,觉得我们中国的文化确实很有包容性,可以把不同的形式都融合在一起。您怎么看天木的表演?

董:我觉得这个小伙子确实很厉害、很聪明。他看到了我们传统的戏剧,包括京剧的一些现代性的东西。京剧这样的表演形式跟西方从古希腊下来的戏剧传统形式,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到了现代以后,很多大的剧作家——比如我们知道的德国的布莱希特——就对中国的戏剧非常感兴趣。这个小伙子本身就有表演的才华,然后他独具慧眼,看到了可能我们自己都不在意的一些特别现代、可以开放的东西。比方说,他讲到《三岔口》,里面就是用一些特简单的道具,通过演员的手势、动作来表现,这就非常具有现代性。而且从某种程度上,它超越语言了。包括像孙悟空这样的故事,通过一个猴王大闹天宫,然后又遭遇各种妖魔鬼怪,最后找到真经,这样的故事其实对一个西方的小孩或者西方的观众来说,很有吸引力。他特别善于从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化里,找到跟自己文化合适的地方。所以这个小伙子很了不起。其实我们的传统经典文化的伟大之处就在这:它里面有很多东西有待我们去挖掘。它既有待我们自己挖掘,也有待于外国人去挖掘。

比如京戏,或南方的越剧,我们都可以让它们再发挥出一种新的气度,让它们符合我们现在的时代。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这个话题就是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中国文化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应该是走向了世界。您怎么看待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呢?

董:我觉得当今世界,现在中国人占了1/6的人口,如此重要的文化,如此巨大的体量,尤其中国当今在世界上这个地位,我觉得在多元的世界中需要中国文化。而且中国文化本身潜在的无数可以挖掘的东西,值得我们自己去推广,也欢迎外国人来挖掘,我觉得这是真正的国际化。

主持人:没错,我们期待更好的中国文化的弘扬,非常感谢董先生。


奥运等重要体育赛事是展示文化的良好平台

主持人:刚才这个短片勾起了我很多当时在一线采访冬奥的经历。我记得我住的酒店在大堂布置了很多金桔树,上面挂满了红包。有很多的外国记者就问我说为什么要把红色的信封挂在树上?另外,比如像在冬奥的餐厅里面,其实给大家准备了非常丰富的餐食,有西式的、有中式的,但我发现很多西方人更多会选择中式餐食来进餐,而且除了拿中国的食物之外,还会拿一双筷子,入乡随俗,不把自己当外人。

所以,董院长您看像冬奥这样一个大的平台,大家接触到了很多的中国文化,喜欢上了中国文化,我们怎么去解读这样的一种现象?

董:首先我要说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顾拜旦作为奥运的最早发起人,他其实就想把奥运看作是增强各国人民对文化的相互了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而且他做到了:在整个20世纪,一直到21世纪初,当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座城市被定好了哪年要举办夏季或冬季奥运会,它就会在全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很多人会就开始做准备,说那一年我们要去那里,会做一些攻略,去了解那个国家的文化。然后,到了开幕式、闭幕式这样的时候,就更是真正的展现场所和舞台。比方说张艺谋当时在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就是拿出中国传统的、已经被很多人忘记的乐器——缶,很是让人震撼。

然后就是冬奥会。去年正好那一天又是立春,开幕式一上来就把这24个节气向外国人展示,等等。所以这都是一个非常棒的窗口。奥运这样重大的体育赛事,是一个国家展示文化的非常好的场所,而且像一些运动员,比如刚才看到的女运动员,肯定会受到中国美食的诱惑,是吧?很有意思的是,这些人还会产生一种“明星效应”,因为大家都会聚焦在他们身上。然后一个豆沙包一下子就成了象征性的东西,符号性的东西。这个非常可爱,其实就是在这种小细节当中,他们就已经走向了我们的文化,而且我们这种文化从某种上通过他们已经走向了世界。这个非常有意思。


外国人自发的喜爱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意味文化自大

主持人:刚才两个短片的共同点,他们都是在用音乐这种载体来传播中国文化,其实可以用的载体还有很多。

董:是的。看了这个,我就想到四个字:文化自信。其实很多东西,我们自己可能都不是特别在意,甚至觉得有点见惯不惯,比方说这个小伙子走进一个餐厅,甚至可能就是一个旅游景点,看到有人在弹琵琶,一下子就引起他的兴趣,然后成为他的创作灵感。

包括像《好一朵茉莉花》这样的民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土气,但是在国外哪怕最高档的音乐厅里头,在交响乐最高档的节目中,返场的时候,人家就会要求听《好一朵茉莉花》。这给我们一种文化的自信感。

包括他把一些流行歌曲翻唱成了外文。以前我们好像老在翻唱别人的歌曲。有的歌曲我们以为是中国的,结果一查原文是英文的,甚至是日语的,等等。现在反过来了,这个小伙子就把他觉得好听的中文翻译成了外文。

所以这些东西让我们自己能够更好地意识到我们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有时需要外国人给我们竖一面镜子,通过他这种在一开始完全不太懂的情况下自发的一种喜爱,来唤醒或加强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了解和自信,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主持人:除了音乐,可能还可以有电影、电视剧等不同的形式。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现在国际上实际有一些人对于中国持有偏见或者误解。我们刚才看到这些外国人能够深深地认同中国文化,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来到过中国,都和中国人进行过实实在在的交流,其实这一点也很重要。

董:非常重要。刚才说到文化自信,但是文化自信不意味着文化自大。文化自信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是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要真诚地把我们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外国人看,而且要敞开国门、继续改革开放,让他们进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一个年轻人——有时候甚至是个小孩——来到这个国度以后,他会被你的文化所吸引。他一辈子都会记住,在他心目当中就会形成一个印象:这个国家是可爱的,这个国家的文化是伟大的,或者是很丰富的,等等。他就会形成这样一种非常好的印象,这一点非常重要。

比方说,我们燕京学堂好多学生,他们来自于很高的外国学府,来到中国以后,他看到身边各种事物,他一下子觉得原来这个国家不是如他原来周边听到的,或者是他们媒体所讲述的,他会有一种非常真切的感受,然后就会爱上中国,会正儿八经地去研究、去学习。

主持人:所以有一句话叫“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其实是欢迎外国人,其他国家的人们都来中国,脚踏实地地去感受中国多彩的文化和开放的胸怀,能够更多激发共鸣,这样才能够搭建起不同文明之间互鉴交流的桥梁。非常感谢董院长!


(视频内容来自央视新闻频道,完整节目可在央视网站观看。)

相关新闻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