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在静园|在跨学科、跨文化的环境中不断探索自我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23年中国学硕士项目系列宣讲将于5月正式开启。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燕京学堂,我们邀请了九名学堂的在校生和校友,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申请经验、在学堂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以及今后在学术深造和求职过程中的建议。

                                                            

本期我们请到袁嫣、杨依云和蒋博放分享他们的学堂故事。             

袁嫣(燕京学堂2022级学生):袁嫣来自浙江,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主修贸易经济(国际商务方向)专业,曾在法国巴黎第九大学交换一学期。本科期间,袁嫣曾在联合国工发组织、小米集团和快手科技实习,研究国际商务的运作。在燕京学堂,她的专业方向是中国学(经济与管理),她希望进一步研究发展经济学和中国的公共政策。

杨依云(燕京学堂2022级学生):杨依云来自广东,本科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修习新闻与传播专业,后转修英语语言与社会学。她热爱参与辩论,曾多次在国内外辩论赛中获得冠军。在燕京学堂,她的专业方向是中国学(法律与社会),将从性别视角进一步探究中国家庭与亲密关系的变革。              

蒋博放(燕京学堂2022级学生)蒋博放来自天津,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本科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他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贝恩公司等实习。在燕京学堂,他的专业方向是中国学(文学与文化)。

           

为什么申请燕京学堂? 

袁嫣:对于我来说,选择燕京学堂是一个很早就有的想法。在燕京学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学院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不同院系的老师,我相信这对很多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一个跨学科、跨文化的环境中,可以自由地探索自己想要研究的事情。

杨依云:学堂给我们提供一个跨学科的机会和平台。我的本科专业是英语,很多的知识都来自于西方的经验和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地让我反思这些问题在中国社会是怎么样体现的,也因此对中国学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兴趣。在中国开设中国学专业的学校不太多,学堂可以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所以我当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燕京学堂。

蒋博放:大家可以选择不同学院的课程,学堂也提供各种交流机会帮助大家去接触到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前沿,也可以让大家更好地去找到自己的方向。有很多同学要去交流交换,同时也有参加全球青年中国论坛(Yenching Global Symposium)这种可以接触到很多领域前沿的学者的机会,同学们可以选择来自北大各个院系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进行毕业论文创作,让有一定学术功底和一定学术积累有目标的同学可以得到跨学科领域的发展。

     

在学堂最喜欢的一门课 

袁嫣:学堂有很多个性化的选修课程以及必修课程,对于我来说,学堂特色的“中国系列专题讲座”以及“转型中的中国”,对我启发很大。本学年“中国系列专题讲座”第二讲,学堂邀请到了政府管理学院的马啸老师来为我们进行地方化博弈、高铁建设中的政治经济学问题的讲座。因为我自己一直对央地关系非常有兴趣,在入学前就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研究,马老师在讲座上所讲的很多内容都让我感觉豁然开朗,印象非常的深刻。

杨依云:我在学堂非常喜欢的一门课是“儒家思想经典”,这门课是由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的老师孟庆楠讲授。考虑到了大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孟老师将课程设计地由浅入深,不仅让我们能够在阅读中国思想的过程中博通古今,而且能够融贯中西。

蒋博放:我对“当代中国社会”这门课印象比较深刻,它是比较学术前沿的课程,有十个专题的讲授,内容包括单位、教育还有家庭等。从每一个专题中我都读到了很多中国当代社会量化研究的先进成果,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也让我们了解了做量化社会学需要的技能及研究形式。

   

未来规划 

袁嫣:我觉得在学堂学习生活,对于大家的未来规划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很多同学的想法都会启发到我:为什么不试试这样子做?有没有其他的可能?这其实是我们从困惑走向重新自我认知,以及重新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

蒋博放:到学堂后你会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对自己有着各种各样规划和期待的同学,是一个让我们再次进行思考,让我们打破迷茫的过程。

杨依云:在中国社会长大的孩子,很多时候选择的生活方式都比较同质化,我们并没有看到很多其他的可能性。正是因为学堂拥有这样一个多元而包容的环境,让我们知道其实生活是有很多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生命重新地审慎地思考,我相信在这样审慎的反思中,再去探索的过程中,最终会做出更让自己安心和满意的的决定。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们持续关注5月份的系列宣讲活动,期待大家的参与~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静园三院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3625

    Email: yca@pku.edu.cn

  • 招生

    电话:86-010-6274 4510(国内)

                86-010-6276 6358(国际)

    Email:yca-admissions@pku.edu.cn

  • 媒体关系

    电话:010-6276 8317

    Email:gycapr@pku.edu.cn

  • 校友

    电话:010-6275 6761

    Email:ycaalumni@pku.edu.cn

版权所有 © 2018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