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成立十周年。为纪念十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及成就,燕京学堂特别推出建院十周年学生课程论文精选集《新堂燕语》,并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经教师提名,该书共收录近年优秀课程论文14篇、院长研究基金结项报告3篇。所有课程论文均由英文书写,共计13万余词。课程论文作者来自澳大利亚、巴西、波兰、德国、美国、南非、日本、新加坡、英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研究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学、汉学与中国研究、比较文学、中国艺术史、全球人口研究、语言研究、家庭与性别、国际教育、城市规划、国际经济等领域,充分体现了燕京学堂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培养特色,以及燕京学堂同学通专结合的研究路径。值此燕京学堂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别采访了来自2017级、2020级、2021级、2022级的五位同学及其课程论文指导老师。通过学堂师生的讲述与分享,希望读者可以了解不同学者的写作心得,也走近燕京学堂十周年的教学历程。
身份与关切:重温汉学研究的历史脉络
杨新颖:2022级中国学生
专业方向:中国学(文学与文化)
课程名称:History of the Field: Sinology and China Studie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学术史:全球视野下的汉学与中国研究)
授课教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特聘副教授Brent Haas
课程论文:Transitions of Academic Concerns in Shifting Positions: The Journey of Tang Poetry to France in the 18th-20th Centuries(立场切换中的研究重点转型:18-20世纪唐诗的法国之旅)
毕业去向:赴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攻读博士学位
在“学术史:全球视野下的汉学与中国研究”这门课上,Brent Haas老师提醒学生,要以历史的眼光观察文本间的互动,并注意学术研究的历时变化及其阶段性特征。作为文学专业的同学,这是杨新颖第一次接触偏“历史”性质的课程,她也在此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学术史、思想史和单纯文本分析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文本不仅是历史上学术研究的具体对象,而且随着世代的推移,学术(尤其是“前研究”)本身又成为另一种可供反思的文本。“汉学”与“中国研究”有哪些不同?所谓法国模式与美国模式又是什么?她意识到法国汉学研究和中国的传统学术非常类似,都往往基于最核心的中国文本展开,譬如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等。因此,在撰写课程论文时,新颖便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唐诗的法译历史,试图从海外汉学与比较文学的交叉视角出发,揭示研究与再研究、反思与再反思之间的一系列关系。
从16世纪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并翻译中国儒家典籍,到1862年德里文侯爵出版 Poésie de l’époque des Thang(唐诗),19世纪晚期之前,在用法文介绍中国文学的知识生产群体中,几乎没有中国人的身影。在清末民初救亡图存的焦虑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外交和教育活动走出国门。在那个时代,能够超越现实困顿的重量,选择在域外积极地介绍中国文化,这本身就体现了特别珍贵的主体性;从西学东渐到自主地开展东学西渐,也展现了他们试图扭转文化权力关系的一种尝试。在撰写这篇课程论文时,Brent Haas老师鼓励同学们选择与潜在的硕士论文题目相关的主题。因此,新颖特别提到了晚清旅法外交官陈季同(1851-1907)对唐诗的译介。清末时,陈季同在法国用法文书写了许多介绍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的作品,是中国人用外语参与汉学知识生产的先驱。后来新颖继续以“陈季同”为研究对象,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高冀的指导下完成硕士论文,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文学(尤其是法国文学)的互动关系。
在燕京学堂的学习经历让我对个体的关切和处境特别敏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境以及不同的言说欲望。但我们又往往能在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发现许多共通甚至相同的东西,以及对普遍美好的统一追求,这是我在研究和写作的过程中常常感到特别幸福的一点。
《新堂燕语》中还收录了新颖的另一篇文章,是她与两位美国同学 Alex Meyers 、Emma Ferguson共同完成的院长研究基金项目。这篇文章以老舍《骆驼祥子》的四个现存英文译本为例,谈论中国文学英译中的译者身份。两篇文章都涉及到翻译、出版、流通中的跨语言转换问题,但除了文本层面上的得与失,新颖更关注的是翻译行为背后的文化动因:一个译者,一个学者,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文本,为什么会采用这些翻译策略?正是在燕京学堂,她初步接触到东亚研究、中国研究的治学样态,并打算前往法国继续攻读中国现代文学。
教师评语:Brent Haas 老师
新颖的这篇论文有几个显著的优点。它结合了大量的中文和法语的一手和二手资料,对法国唐诗翻译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简要概述了唐诗的法语翻译作品,并以几位重要译者为例,针对其工作背景、作品的贡献和局限性进行案例研究。新颖对法国译者与中国译者给予了同等关注,如朱迪特·戈蒂埃(Judith Gautier)、保罗·克洛岱尔(Paul Claudel)、陈季同、程抱一(François Cheng)等人的作品,使我们对跨文化翻译史的了解不再局限于那些著名法国传教士和专业汉学家。这样的研究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学者对法国汉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我每年都在改进我的课程“学术史:全球视野下的汉学与中国研究”。通过设计、教授和重新设计课程的过程,我不断增进自己对课程材料的知识。我积极寻找更好的阅读材料,可能会将不同地区的汉学和中国研究的历史纳入课程,或以更高效和直接的方式突出主题。此外,学生给予我很多反馈和启发,对我改进课程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也将进一步丰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体验。
性别与叙述:基于个体生命历程的学术研究
Cummins Helen Leslie(史美伦):2022级澳大利亚学生
专业方向:中国学(文学与文化)
课程名称: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American Fic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比较视野中的中美当代小说)
授课教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林庆新
课程论文:Problematising the Masculine Subject in Yu Hua’s Cries in the Drizzle (论余华〈细雨中的呼喊〉中的男性主体)
林庆新老师的“比较视野中的中美当代小说”课程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在每堂课上,他首先会介绍当周的作品选段,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及作品涉及的话题设计出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在林庆新老师的课上,燕京学堂的同学们会从身体、性别、创伤、自我、生命等专题入手,品读余华、苏童、阿城、姜戎等作家的英译版代表作。对Cummins Helen Leslie来说,此前她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了解不多,正是这门课为她打开了一个新的文学世界,而余华《细雨中的呼喊》便是她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在课上,她被余华直白、简洁的写作风格以及黑色幽默深深吸引,但同时,深入阅读的过程也令她感受到男性叙述者的主观性,包括其对男女形象的刻画。正是这样的矛盾和张力催生了她的课程论文题目。Cummins对性别议题的关注始于本科阶段,她以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澳洲华人移民为研究对象,从性别视角出发,分析移民过程本身对男性和女性体现出的差异化赋权和贬抑,以及影响夫妻间性别动态的各种方式。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她重新回到性别问题,继续以此为关注点,并在论文的其中一个章节中专门探讨第二代移民子女对父母性别处境的回忆。可以说,与性别歧视、厌女议题相关的主题一直是Cummins关注的重点。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这些文字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的脑海中,并重新为我赋予新的意义。我觉得,当学术实践和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时,人们可以同时既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人,并使这两种身份共同成长,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在很多时候,燕京学堂同学们之间的对话都构成了Cummins思考的重要灵感来源。燕京学堂的同学来自不同国家,专业各异,课堂讨论中经常会出现观点交锋、互补和融通的现象:每个人都会谈论对自己有触动或有启发的内容,而这些可能是别人从未考虑过的观点。此外,与性别相关的问题,包括人们描述和谈论女性的方式,也成为了Cummins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正是切身的体验、日常的经历,让Cummins在学术写作中寄寓了宝贵的个人经验。
教师评语:林庆新老师
创伤研究是研究余华小说的一个重要角度,Cummins这篇论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小说对女性人物的描绘上。这个视角比较独特,见解犀利,深入分析了父权思想和厌女观念影响下男主及其他男性人物的心理及对女性主体性的漠视,批评了小说作者对女性人物的扁平化及类型化描写,并尖锐指出了小说作者在批判和强化父权规范之间的摇摆态度。论文弥补了余华小说研究在这方面的不足。
燕京学堂的学生非常优秀,我特别喜欢。同学们的课堂发言、书面反馈及期末论文都很精彩,对作品的分析常有惊人洞见,体现了良好的学术训练及对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能力。Cummins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位优秀代表,她的优异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这门课使我真切地体验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燕京学堂的同学们来自不同专业,有学法律、历史、哲学、国际关系、文学、人类学的,和同学们这种课上课下的“跨学科”交流和切磋给我带来很多启迪,对一个问题的多角度审视能减少学科界限带来的偏颇和狭隘,拓宽学术研究视野。
语言与认同:跨学科的研究视角
Matthew Sylvester(孙明哲):2021级南非学生
专业方向:中国学(哲学与宗教)
课程名称: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当代中国社会)
授课教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於嘉
课程论文:Fangyan: Nation, Ethnicity, Family(方言:民族、种族、家庭)
毕业去向:上海某国际多边银行
Matthew Sylvester在燕京学堂的主攻方向是哲学。在於嘉老师的课上,他得以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视角中认真思考“方言”这一语言文化现象。在Matthew看来,於嘉老师将研究重点放置在更大的社会结构之上。这对他产生了启示:至少在统计的意义上,这些大的结构能够与个人实际生活中的微观细节结合起来,并且对特定人群(例如吴语或粤语使用者)进行概括。在这篇论文中,他试图将广义上的社会学和民族志研究相结合,讨论方言背后蕴藏着的民族、种族与家庭问题。
Matthew对方言的兴趣来自于两个方面。刚进入燕京学堂时,他对中国学和普通话都很陌生。他发现自己对所学的语言非常好奇,问题随之而来:哪些群体在使用这种标准化的语言?普通话与方言有何关系?以北方发音为基础的标准是怎样产生的?“儿化音”又是什么?就这样,Matthew对民族国家语言现代化的经典问题之一——语言的标准化及其推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这还与他的第二个兴趣点密切相关,即南非的语言和种族多样性,及其个人身份及国家认同之间的联系。
尽管我在中国遇到的人们背景迥异,但面对他们的问题,我都能感同身受:单位、户口、方言、婚姻、家庭压力、工作保障、子女抚养、性别,等等,所有这些文化和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都能够在同一个框架中被联系起来。
在燕京学堂学习的第二年,Matthew担任於嘉老师“当代中国社会”课程的助教。他热心回应每位同学的诉求,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时,为线上课程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此外,从燕京学堂毕业后,Matthew还在中国各地旅行,并因此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方言,进而了解它们对普通话口语的影响。他还向我们分享了有趣的方言学习经历:“去年我还在上海工作了三个月,学会了几句上海话(吴语)。每天早上说‘我们来了’的吴语,办公室里教我说话的阿姨们都会笑得前仰后合。”现在,Matthew常驻上海,而“当代中国社会”这门课的知识仍然持续地滋养着他,让他能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与历史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对周围人具体生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燕京学堂的学习经历还培养了Matthew的同理心。
教师评语:於嘉老师
Matthew的论文创新地探讨了方言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及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性,尤其关注其与汉族民族性和国家概念的联系,提供了对语言规范化及其对中国各民族身份影响的新见解。在研究中,他也进一步探讨了家庭决策与国家政策如何共同影响语言生态和语言多样性。分析显示,方言的发展和现状与历史语言政策紧密相连,触及到语言层级、国家构建和文化身份等不同议题。研究也指出,家庭是语言决策和变革的重要场所,家长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不仅是家庭语言的决策者,还在只说普通话的孩子与主要使用方言的祖父母间起到中介桥梁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在方言使用和传承中的核心作用。
燕京学堂的学生无疑是北京大学甚至包括其他国际一流大学中最为活跃的年轻人群体。前几年面对疫情带来的种种挑战,他们展示了很强的适应力与专注性。虽然时差问题给部分学生带来了不便,有的同学甚至需要在半夜三四点参加在线课程,但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和活跃程度依然未减,表现出杰出的学术精神。在燕京学堂教授“当代中国社会”这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在授课与讨论中,我们都非常注重国际比较,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社会议题。这种方法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区别与相似之处。在燕京学堂授课多年,我每年都会更新阅读材料与授课内容,涵盖相关议题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也促使我不断学习与开展新的探索,对我自己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国际教育与中非友谊:“我将老师视为‘我在中国的母亲’”
Sena Voncujovi(神纳):2020级日本/加纳学生
专业方向:中国学(政治与国际关系)
项目名称:Chinese Perspective on Global Migration(中国与全球人口迁移)
点评教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刘海方
课程论文:Afro Students in China and Japan: A comparison of pull factors(中国与日本的非裔学生:拉力因素对比研究)
毕业去向: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Development Reimagined)
作为西非传统医学的第三代传人,加纳裔日本学生Sena Voncujovi最初决定来到燕京学堂,是因为他想了解非洲国家如何能像中国一样实现传统医学的现代化。从一进入学堂,刘海方老师就对Sena的学业、生活、个人发展方方面面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从带他参观北大校园到融入北大非洲社群,从邀请他参加策划北京论坛非洲青年发展分论坛到为他提供珍贵的文献材料,经常深夜审阅修改他的论文。有了刘海方老师的支持和鼓励,Sena逐步从一个懵懂的非洲学生成长为一名自信优秀的青年学者。
对于一个初次来到中国的非洲孩子,刘海方老师真正让我有了家的感觉,她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我属于北大,我在校园有了可以依靠的人。即使毕业了,我的中国故事也将永远与海方教授以及她对我们这些非洲学生的关爱联系在一起。她对非洲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让我们终身感念,她在我心中永远是我的中国母亲。
在刘海方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Sena选修了她关于全球移民和非洲研究的两门课,并请她指导了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The Relevance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Rejuvenation of African medicine(中医药对于非洲医药复兴的意义)。Sena敏锐地捕捉到在日本和中国的非洲学生之间有许多相似与不同,这激发了他撰写这篇论文的灵感。他从教育和职业两方面入手,为改善非洲学生的受教育状况提供建议:“通过加强职业发展支持、专业技能培养、语言能力培训和专业网络的搭建,非洲学生可以更好地在工作中运用从中国学到的知识;对中国而言,这也将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和语言技能的非洲学生,使他们无论在哪里都能成为中非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在学堂内外,Sena持续为推动中非关系而努力着。在校内,他荣获2021年李安山非洲研究优秀奖和2022年保平非洲研究优秀论文奖。此外,他还曾担任了两年北大非洲智库主编,并结识到中非关系的开拓者、睿纳新国际咨询首席执行官Hannah Ryder(芮婉洁)女士。来到北京之后,Sena获得了睿纳新国际咨询的工作机会,担任分析师,并累积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他代表公司应邀参加了福特基金会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北京论坛非洲分论坛,以“北大学生”的身份重新阐述了非洲青年的失业问题。最近他还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2024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高级别圆桌对话,分享了对中非人工智能治理合作的看法,并受到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
教师评语:刘海方老师
我认为这是一篇切题的文章。首先,全球移民正经历着从“南—北”到“南—南”的快速转变趋势。甚至在国际教育领域,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全球南方迁移到其他南方国家学习。此外,人们迁移的动机不再是出于个人意愿,而是出于商业和职业原因,这是全球移民最显著的变化之一。Sena的论文对中国和日本进行了有意义的比较,探讨了非洲学生在两国的经历,揭示了富裕国家与新兴大国对非工作的相似与不同。
疫情期间,即使是线上课堂,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深入讨论当时共同关心的问题。Sena是一个高度敏感且观察敏锐的人,他总是能够在课上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燕京学堂的同学们在入学时都才华横溢,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可以反映出各自所在社会的状况。毕业时,他们俨然已成为明日新星,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个体层面,他们都对中国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长远来看,无论这些同学前往哪个国家,他们都将成为中国和目的国之间的友谊桥梁。当然前提条件是,我们的教师需要更加地信任他们,并提供一个让他们成长的环境。
城际铁路与区域发展: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张成:2017级中国学生
专业方向:中国学(经济与管理)
课程名称:Intercity Railway and New Town Development, Dean’s Research Grant of the Yenching Academy, 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研究基金项目《城际铁路沿线中小城镇的发展》)
授课教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赵鹏军
院长研究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范士明
课程论文:New Town Development Along Intercity Railway Corridors in China: Retrospective and Perspective(中国城际铁路沿线的新城镇发展:回顾与展望)
毕业去向:上海国际集团
在张成看来,城际铁路沿线中小城镇的发展是个跨学科的问题,涵盖城乡发展、交通规划、区域经济学等多个领域。他心目中的燕京学堂无疑是跨学科研究的“圣地”。”作为一名铁路爱好者,2017年入学时,张成便欣喜地从学业导师的名单中发现了中国交通规划领域的专家——赵鹏军老师的名字,并顺利地在入学后成为他的学生。赵鹏军老师每周组织周会,他鼓励张成大胆、独立地开展课题研究。鉴于当时全国掀起的城际铁路和高铁新城建设热潮,张成在与赵鹏军老师讨论过后,把院长研究基金项目的题目定为New Town Development Along Intercity Railway Corridors in China: Retrospective and Perspective(中国城际铁路沿线的新城镇发展:回顾与展望)。同年,他还选修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薛领的区域发展课程,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方法论层面的建议。
截至2017年末,我国共有17条运营中的城际铁路,同时还有许多城市圈内的城际铁路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当时,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动城际铁路沿线的综合开发,建设“高铁新城”,但并非所有的新城都能实现预期发展目标。为平衡时间进度和研究深度,张成对已建成城际铁路沿线的新城新镇发展情况做了归类,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开展现场调研,试图深入探究发展状况及背后的成因。课题报告中,他将城际铁路视为区域发展“锦上添花”的部分,并建议高铁新城、新镇发展需有产业基础,不能指望“平地起高楼”。面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当再度回望这份研究报告时,张成深有感触:“开展课题研究时,我没有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变化、房地产行业变革及其对新城镇开发的影响,当然也无法预料到新冠疫情及其对人们跨城通勤行为的巨大影响。如果有机会,我想重新探访当时研究的几个新城镇,看看现在怎么样了。”
做这项课题研究促使我充分挖掘燕京学堂跨学科交流学习的机会,选修城环、政管、经济、光华等院系开设的不同课程,拓宽学科视野,让我从不同视角理解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燕京学堂的院长研究基金给予我亲临一线了解城际铁路中间站规划、开发和运营真实情况的机会,使我深刻理解与践行“脚上有泥,心中才有数”。
在燕京学堂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经历对张成的毕业论文以及实际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9年,在院长研究基金项目的基础上,张成聚焦沪宁城际铁路沿线车站的发展,撰写了毕业论文《沪宁城际铁路沿线中间站周边开发空间差异的研究》。目前,张成在上海国际集团从事投资研究工作。上海国际集团是上海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始终致力于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作中,张成经常需要评估潜在的投资项目,在燕京学堂培养出的系统性思考、跨文化沟通、跨学科思维等能力都一直影响着他,并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持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评语:赵鹏军老师
张成的院长研究基金项目重点关注城际铁路沿线对中小城镇上的发展,中小城镇分布广、类型多,因而这个题目的研究面也较广,该项目的开展为他提供了较大范围尺度的案例,能够有利于他理解城际铁路对于区域的整体影响状况。我在指导张成学位论文时,建议他内容要更加深入,要突出理论上的思考和创新,研究某一个地区的某一类型的城际铁路影响,像“解剖麻雀”一样仔细分析,于是他最终把研究案例缩小在沪宁城际铁路沿线的中间站周边区域,这类区域发展快,对于捕捉高铁对于区域开发的影响来说,是个典型案例地区。
我在指导张成的过程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性格积极向上,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去做研究,从科研题目的选择、文献阅读、数据采集、章节撰写,一直到后面的论文修改、答辩准备等等,张成都按时高质量完成。我认为城市规划是个涉及人文、社会、经济、自然、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学科,需要跨学科的训练,而这恰恰是燕京学堂学生的优势与机会,学生们可以去不同学院选择与自己科研相关的专业课程,得到充分的跨学科训练,这个探索很难得,也是很成功的。
教师评语:范士明老师
高铁在201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奇迹的一张名片,对于对城市规划和乡镇建设感兴趣的学生而言,研究中国高铁带来的发展效应是非常好的选择。作者回顾了有关城际铁路的前期文献,并解释了这些城市之间不同发展差距的经济学理论。通过实地研究,他仔细考察了武汉和郑州附近两个城镇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比研究,张成的报告指出,新兴城镇的经济增长不能完全依赖高铁,高铁只是“锦上添花”,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发挥其比较优势来促进区域发展。
燕京学堂的“院长研究基金”(Dean’s Research Grant)致力于鼓励学生自主地就中国问题进行探索,从经济、国际关系、社会、历史、文化、法律等多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加深对中国的了解、认知与认同。该基金为青年学子们提供了独立开展研究项目的机会,鼓励申请者选择与个人学术领域相关、与当代中国前沿问题相关的课题。张成对城际高铁沿线新城镇发展的研究正是这样的案例。
采访:Cynthia Yingjuan Lin、Serena Cicy Liu、杨深深
文字:杨新颖、杜涛